沐浴堂,回民俗称“水房子”,是一个供回族等穆斯林群众洗大小净用的公共卫生设施,是清真寺的配套建筑设施之一,一般清真寺里都有,但规模大小不等。小清真寺里,沐浴堂较小,约有三间房;大清真寺里沐浴堂有七八间房子。沐浴堂内一般设施较好。有的用的是大铁锅,有的装有锅炉,锅炉旁是自来水龙头或打的井,沐浴堂里还有专门做烧水等服务工作的寺师傅。
沐浴堂内有净下(即小净)的小隔间,每个小隔间里都有一个南北方向的下水池。除此以外,还有洗大净用的沐浴间。每个沐浴间都有更衣的小木板或小木床,有浴巾,有吊罐或自来水喷头。在整个沐浴堂的中间,用石头或水泥砌成一个长方形的大水池,池子上面安置着一个特制的放汤瓶、搭毛巾、挂帽子的木头架或铁架,池子两旁摆着两排较矮的长坐凳。沐浴的人可以坐在上面洗手、洗脸、洗头、洗脚等。整个沐浴堂的污水通过下水道排出寺院。
这几年,回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回族的沐浴堂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建筑质量、样式和内部装修越来越好。有的沐浴堂是水磨石地板、瓷砖墙,不少沐浴堂用上了锅炉、电灯、自来水、喷头等先进设备。(《回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