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又成为中国最早的煤炭工业城市之一。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发达的文化,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目前,枣庄境内已初步确定的古建筑等有史料价值的地址有800多处。在枣庄这块热土上,曾经发生许许多多名扬天下、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历史上名人辈出。著名的思想家墨子、以“好客善士”而闻名天下的孟尝君、以勇于自荐而留名千古的毛遂、刻苦好学“凿壁偷光”的汉丞相匡衡、号称“车圣”的造车鼻祖奚仲等无数先贤铸就了枣庄文化的基础。枣庄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热土,无数先烈谱写了枣庄革命斗争的辉煌篇章。枣庄人杰地灵,歌颂枣庄的文学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如《铁道游击队》、《血战台儿庄》、《车轮滚滚》等等。正是这些历史的、民族的、传统的、现代的优秀文化,造就了枣庄人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及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气质。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枣庄人,使枣庄名扬四海、蜚声中外。
枣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枣庄气候宜人,境内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多。西有碧波万顷、藕香鱼肥的微山湖,南有黄金水道台儿庄运河,北有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峄城的万亩石榴园、青檀寺,台儿庄的古运河码头及保留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山亭红山峪村的民俗文化等。近年来,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以光明广场、墨子纪念馆等为标志,建起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在其辐射带动下,全市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成了文化大院,80%的城市社区建成了文化中心,滕州市级索、大宗等村镇还兴建了可以与城市媲美的文化广场。
枣庄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枣庄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境内水路、陆路网管密集,交通十分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枣庄的城市地位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化的步伐大大加快。2000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加快了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目前,新城区行政中心建设已完成投资1·2亿元,老城区也先后完成了青檀路、华山路等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兴建了一大批现代化住宅小区、商业街和城市基本设施项目,老城区焕发了勃勃生机。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