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松山 |
扇子崖 |
 |
 |
步天桥 |
升仙坊 |
 |
 |
玉皇顶 |
东御座 |
 |
 |
第一山 |
十八盘 |
 |
 |
虎山公园 |
天上人间 |
|
|
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25公里处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发现并发掘,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命名地。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观的背壶、钵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198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角纹彩陶豆 1974年泰安大汶口出土。泥质红陶,斜折宽沿,微敛口,腹部微鼓,喇叭形高圈足。口沿及底部均饰白衣,上绘竖线纹及圆弧纹。腹部绘有白彩竖线纹,间隔四个八角形纹。足下部饰对称半圆纹 。其图案设计简洁新颖,彩绘线条刚劲流畅,装饰色彩鲜明绚丽,风格独特,为大汶口文化彩陶制品的代表。
黄釉青花葫芦瓶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1)礼奉岱庙之物。此瓶有古朴敦厚的葫芦造型、淡雅柔丽的青花色泽,体现着独特的民族工艺神韵。黄釉青花葫芦瓶与沉香狮子、温凉玉 圭并称为泰山"镇山三宝"。
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东岳泰山之神,是道教中的重要神。泰山神的出现,源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神的崇拜。道教产生后,纳入道教神系列。道教认为,泰山神"主管人间贵贱尊卑之数,生死修短之权"。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元两代均有封赐。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均在岱庙礼拜泰山神,因此泰山神地位越来越高。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 为泰山女神,俗称为"泰山奶奶",深为民间广大群众所信仰和崇拜。在百姓心目中,碧霞元君的神威远远超过东岳大帝,香火愈烧愈旺。明万历二十一年王锡爵撰写的《东岳碧霞宫碑》云:"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数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民间对碧霞元君的崇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