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北故宫的“新故宫”计划,也打着“对内争取民众认同”的主轴策略,打算让孔子也“转型”!7月的“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展,台北故宫内部讨论确有将“万世师表”字样撤换的声音。 尽管,台北故宫强调“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只是暂定的展名,确切展名还在讨论,但打着“避免造成对立”为立场,已然将台北故宫的言下之意表露无遗,尾随蔡当局的“去中”步伐,台北故宫切割回避孔子及孔子身后所代表的中华文化,才是其真正目的。
作为一家世界知名、台湾地区最大博物馆,台北故宫地位重要至极,它裹藏着战火纷飞两岸分隔的时代悲剧,更保存着中国数朝代的各类珍品,“翠玉白菜”、《快雪时晴帖》,《富春山居图》、《寒食帖》……国宝重重,历历在目。
毫无疑问,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是台北故宫的脊梁,唐朝人、宋朝人、清朝人的一起一坐,是台北故宫收藏与回顾的灵魂。
孔子,怕是连黄毛小儿都知道“万世师表”的渊源,如今台北故宫自认的“自我切割”,宛若可笑的“自我阉割”。没了中华文化烙印的文物,台北故宫犹如没了脊梁与灵魂,只剩下数典忘祖的苟延残喘,枉顾90多载的荣耀!
责任编辑:黄杨
 |
|
共1页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各抒己见 |
|
|
 |
 |
评论排行 |
|
|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