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设两岸交流往来的“第一家园”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以来,福建省制定《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出台42项具体措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两个同等待遇”,建设两岸往来最便捷、合作最紧密、政策最开放、服务最贴心、交流最活跃、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园”,在闽台经贸合作、惠及台胞利民、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不断优化的对台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落地福建。
2019年福建省新批台资项目1382个;全省台企数量同比增长18.7%。厦门、泉州获批以“一区两园”方式设立“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莆田妈祖健康城获批设立“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入驻32家台资企业,年创产值近10亿元人民币。台湾最大半导体零组件供应商鑫天虹在厦门投产,古雷炼化等一批重大台资项目加速推进,台湾奇美、长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项目落地。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全力支持台胞台企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台联电在完成厦门联芯一期投资基础上又增资到位35亿元人民币。
一年来,福建引入台资的体制机制也在不断创新。两岸首家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获批设立,台企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政策、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颁证工作扩至全省,82家金融机构开通台湾地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全文】
两岸关系形势虽复杂,交流“不掉线”
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吴凤娇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两岸关系复杂形势影响,两岸交流活动及人员往来大大受阻,但是两岸交流合作并未因此中断。
钟志刚也说,当前,两岸关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变得更加复杂严峻,但两岸民众要求继续交流往来、亲望亲好的呼声不绝于耳,海峡论坛将继续扮演两岸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福建本土疫情基本阻断,也为举办海峡论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海峡论坛是由两岸共同主办、两岸民众共同参与的迄今为止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广泛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自论坛开办以来,超过30万两岸民众参加论坛,其中台胞约10万人次。论坛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始终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和广泛性”的鲜明定位,深受两岸同胞的肯定与喜爱,对沟通两岸同胞情感、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现了强大而深厚的两岸民意基础。
历史不能选择、现在能够把握、未来可以开创。两岸同胞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