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一位老板,花了20万元,请全公司的2600名民工吃了一顿团年饭。音乐环绕工地,民工推杯换盏,团年饭的现场,确实蔚为壮观。这样的创举,当然是一大新闻。当地媒体浓墨重彩,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但在团年饭现场,就有记者向那位老板提出了“是否涉嫌炒作”的问题(2月6日《成都晚报》)。
看到这顿“工地盛宴”,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去年春节前“作秀大王”比特在深圳组织的那场“百丐宴”。既然是“作秀大王”组织的,“百丐宴”当然是“作秀”了。那么,这场“千名民工团年饭”是否也是“作秀”呢?我感觉,要想作出否定的回答,恐怕难以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不过,即使是“作秀”,我也觉得这场“秀”作得好。
首先,作这样的“秀”是需要“资格”的。且不说20万元的花销本身就不是个小数目,至少不存在拖欠工资的现象。如果有民工的工资被拖欠,那个老板肯定不会也不敢搞这种团年饭,不然,“工地盛宴”变成了“集体讨薪”,如何是好?
再者,作这样的“秀”有利而无害。判断一件事情的是与非,关键是衡量它的利与害。如果无害,就无可指责;如果有利,就值得肯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一位农民工的这句话应该代表了工友们的心声;照片中民工们的笑脸,也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的兴奋。这场团年饭,不仅让农民工们享受到了丰盛的美食,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也许,那个老板确有出风头的动机,而且他也确实扬了一次名。即使如此,又如何呢?于其他人,又有什么损害呢?如果无害于任何人,有什么理由横加指责呢?
我希望这样的“秀”越多越好,因为这样的“秀”越多,就意味着欠薪讨薪、跳楼赌命之类的事儿越少。不管那位老板的动机如何,这样的“秀”都是一种“友爱”的表示,都是以“诚信”为前提的——而“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作者:蒋正之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