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讯:台湾《联合晚报》文章说,民进党败选,理由罄竹难书,应该是集体搞砸的结果,从个人到派系,不同世代间,各自都犯了不少错,加上彼此间的梁子结的可能比和国民党还深,这让民进党顿时陷入“未找到合格党主席”的困境,在好像很多人都可以的情况下,其实是好像都不太行。
文章表示,民进党内部当前不同势力的领袖,从陈水扁、谢长廷、吕秀莲、苏贞昌、游锡,一路扩展到具代表性的派系人物,过去4年,大家合力把内部权力冲突发挥到淋漓尽致,闷着头在自己家里画地盘,以致无暇感受外面的真实世界,过度满足手上所掌握的一小撮力量,终究对大环境的改变麻痹而没有自觉。
唯一绑着让每个人同进同退的,全赖“权力资源分配”这条绳子,官位大家轮流坐,维持住了一时的表面和谐,但520后就只剩余“党主席”宝座,在累积的恩怨(个人到幕僚,再到支持者)伴随下,原本因为选举暂时强行缝合的伤痕并没有痊愈,再由这些党内山头出马,恐怕又会发生带来一批人同时挤掉一批人的情况。
于是,民进党有人抛出应该世代交代大幅换血,以求彻底改变,由年轻一辈站出来领导民进党,包含罗文嘉、段宜康都被点名,但内部反应冷淡,对所谓“世代交替”的论调兴趣缺缺,原因和民进党“下一世代”还不成气候有很大关系。
文章指出,民进党8年“执政”,绝大多数时间内外都是乌烟瘴气,反映在选举上就是节节败退,愈输愈没信心,为此党内改革声音一直存在,老中青世代甚至同时间都在畅谈改革,但问题就在“改革的方向”,在现实利益的牵绊下变得相当迷惘,在谈改革的过程中,反又提供大家再吵一架的素材。
于是,现在每一个可能的党主席浮上台面,大家一眼看到的,先是这个人背后代表的特定势力,再来就是他和同志间的旧帐,看来看去,大家都有沉重的包袱,民进党一时间,也就很难决定要把千斤重的党旗交到谁手上。
责任编辑:
 |
|
共1页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精彩时评 |
|
|
 |
 |
精彩博文 |
|
|
 |
 |
新闻排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