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南海成惯性 美重启四国机制拉盟友“抗中”

搅局南海成惯性 美重启四国机制拉盟友“抗中”
2月以来,美海军已先后派遣“麦凯恩”号和“罗素”号导弹驱逐舰,两次在南海开展所谓“航行自由”行动。随后,“罗斯福”号和“尼米兹”号两个航母打击群还在南海开展联合演练,这也是自2020年7月以来美军再次进入南海演习。从这些行动看,美政府换届还没对南海博弈带来根本性改变。

    在大选中誓要通过与盟友建立“统一战线”对抗中国的拜登政府,近期频频出招。美国以重启“四方安全对话”,迈出了与盟友协调对华政策的第一步。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将“四方安全对话”打造成“印太小北约”。而摒弃了特朗普大多数政策的拜登政府,不但继承了这一对话机制,还在积极推动对话升级,举行“四方安全对话”首次领导人会议。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为此起了个大早,于华盛顿当地时间18日早7时开始与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印度外长苏杰生和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举行闭门视频会谈。

  虽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介绍此次会谈时没有直接提到中国。但日本共同社则称,四国外长在电话中“围绕中国展开磋商”。《日本经济新闻》说,此次会议旨在维持特朗普执政期间构筑的框架,针对中国的海洋行动商讨共同对策。

    茂木敏充会后表示,日本表达了应对海洋问题需要采取共同措施的诉求,四方强烈反对中国“试图改变东海、南海现状”的做法,并就此达成一致。多家日媒称,由美国主导的此次会谈企图通过强化合作,在印太地区牵制中国。

联合盟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四方安全对话”于2007年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大力推动下启动,他的想法是拉盟友一同抗衡中国崛起。《今日日本》评论说,这个组织日益被视为平衡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的中国的一种努力。此次外长会谈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该机制首次启动。拜登此前说,与盟国密切合作将是他应对中国的关键策略,美国的目标是“在竞争中胜过”北京。

  2019年,“四方安全对话”在纽约举行第一次外长会,去年10月又在东京第二次碰头。美国前不久放风提议举行“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首次线上峰会,让这一次的外长会格外受到关注。《日本时报》称,在中国地区影响力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正努力安排领导人首次会晤。有消息人士告诉该报,拜登政府似乎急于重建对这一集团的重视,就像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所说的那样,“四方安全对话”是“美国在印太构建实质性政策的基础”。

  “美国之音”评论说,四方外长会谈显示,拜登政府会延续前政府在应对中国“安全威胁”时采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特别是联合包括印度在内的地区盟友和伙伴的力量,共同抗击中国的挑战。

    香港《南华早报》称,“四方安全对话”是拜登政府决心继承特朗普政府的为数不多的政策之一。随着拜登政府寻求增强这一机制,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四方安全对话”有可能发展成抗衡中国在亚太影响力的“迷你北约”。

  这几天,美国将密集推进与盟友协调对华政策的尝试。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强调要捍卫更加“多边”的世界秩序,并称他们正寻求与中方接触,而不是形成潜在危险的新冷战集团。德国WEB新闻网站评论称,拜登希望与盟友组成多个联盟来应对中国的挑战,包括“四方安全对话”,以及正在讨论中的“六眼联盟”“科技12国联盟”“民主联盟”和 “经济联盟”。但正如中国问题专家萨斯基亚·希伯所说,现实是,我们在所有重要问题上都需要中国——环境与气候、经济与贸易,也不要忘记军备控制。

  拜登所看重的“四方安全对话”,也未必能如愿成为对抗中国的同盟。法新社报道称,在拜登上任与印度总理莫迪首次通话后,印方在声明中并未如白宫一样提到“四方安全对话”一词,而是以“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一笔带过,引发外界对该机制前景的猜测。印度呼吁建立一个“自由、开放和包容的印太”,这与美国强调的“通过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建立自由、开放的印太”概念,虽然只有些许不同,但仍增加了一抹微妙色彩。

    印度《德干先驱报》评论说,特朗普政府此前试图将“四方安全对话”固化并使其转型为印太地区的“小北约”,但由于其他国家没有做好“与美国一道公开对抗中国的准备”,导致这一构想最终流产。现在,莫迪政府希望在对“四方安全对话”前景作出进一步回应前,先了解拜登的印太战略是什么。

四国机制难成实质同盟

 

  按照一贯的说法,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旨在“维护开放自由的印太秩序特别是海洋秩序”,这一开始就包括对东海和南海局势的共同关切。因此,即便“四方对话”就东海和南海问题上形成了某些共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四国对待东海、南海等涉华海洋问题的关切和政策并不相同。

  美国在涉华海洋问题上的首要政策目标是,维系对其有利的力量格局和主导地位。按照美国的逻辑,即便中国什么都不做,但只要力量在发展,就会被视为对其主导地位的挑战。因此,美国在外交、法律、军事和舆论等各方面极尽全力对中国进行打压也就不足为奇。美国每年派遣数千架次的侦察机和上百艘次的军舰在中国周边海域活动,同时还经常抱怨和指责“中国试图将美国力量赶出东亚海域”,对中国偶尔在关岛和夏威夷附近海域的正常军事活动却大肆炒作。

  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和东海划界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因此乐于拉拢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非争端方为自己“站台”,特别是在中国海上实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日本结成“海上对华统一阵线”的冲动就更为强烈。这也是为何在此次“四方对话”后,日方积极披露所谓“共识”的原因。近年来,日本还加大了对南海事务的关注和介入,甚至在南海保持着常态化的军事存在。

  澳大利亚一向自诩为亚太地区的“副警长”,对包括东海和南海在内的亚太事务都负有责任,在涉华海洋问题上,与美亦步亦趋。其根本原因是,澳大利亚自建国以来就有远交近攻的传统,不信任亚洲的任何大国,且带有西方式的傲慢。

  印度是世界上对海洋自由限制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美国的“印太战略”将其推到重要位置,所以近年来也有对相关海域问题发声,但调子与美日澳三国相比更低一些。

  因此,尽管四国经常称要在印太地区“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也有一些泛泛的共识,他们的目标、能力和决心却是完全不同的。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且有意愿在海上遏制中国的力量,日本在东海对中国构成了强大的挑战,澳大利亚主要是敲敲边鼓、凑凑热闹、表现存在,而印度对南海和东海等问题的介入主要局限在外交和舆论层面。目前四国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协同也停留在外交和舆论层面,短期内形成实质性同盟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与实质性动作相比,外交表态的成本相对低廉。

多国军舰跟着美军“打酱油”

    日本共同社透露,法军护卫舰“牧月”号于19日在九州海域与美国和日本舰艇展开联合演习,“此举是努力增进相互理解并提高战术水平,有意牵制中国海军的活动”。

  法国国防部长弗洛朗丝·帕利表示,法国本月向南海海域派出了一艘攻击型核潜艇。而一位英国国防官员也在年初表示,英国的旗舰级“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已准备好进入南海。另外,一艘加拿大皇家海军军舰则在1月份途经台湾海峡,加入正在附近海域进行军事演习的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海上力量。

  分析家们认为,如果中国对周边海域的管理方式触及西方国家前殖民地的利益,或者影响到他们当前在亚洲的经济利益,例如自由进出繁忙的海上货运通道,西方国家势必将有所不满。

  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欧国家等国派遣船只是为了向美国表示支持。美国2020年时常在南海航行,本月又两次向该海域派遣驱逐舰。西方国家领导人希望借此对中国“产生影响”。而产生影响的其中一种方法是确保中方认真对待欧洲的价值观,以及在国际水域维持所谓的“自由和开放通过的原则”。

    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后,美欧关系趋向缓和,在美方要北约配合美军部署与活动的前提下,英法相继向南海派出军舰,既有作为北约成员国站队的考虑,也有在印太地区刷“存在感”的想法。但如今英法军力持续缩减,充其量就是跟着美国军舰“打酱油”。

美国搅局南海已形成惯性 

  2月以来,美海军已先后派遣“麦凯恩”号和“罗素”号导弹驱逐舰,两次在南海开展所谓“航行自由”行动。随后,“罗斯福”号和“尼米兹”号两个航母打击群还在南海开展联合演练,这也是自2020年7月以来美军再次进入南海演习。

  从这些行动看,美政府换届还没对南海博弈带来根本性改变。拜登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极限施压的重心,将从军事和外交打压转向规则和法理的遏制。在此政策驱动下,美国将打着“基于规则的秩序”这一旗号,在法理方面给予南海其他声索方更多支持,推动与盟友和伙伴开展联合行动;美军在南海及周边的军事活动和存在也将延续增强态势,继续通过规律性“航行自由”行动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进行干预。

  这一政策在美军方声明中可见一斑:美方把自己粉饰成国际法“维护者”,不仅污蔑中国对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构成威胁”。美声明还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故意将台湾与越南并列视为主权国家。显而易见,美方一面要求别国遵守国际法,另一面却习惯性地把自己视作国际法约束的例外者,在海洋法方面更是长期如此。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美国是当前国际社会中极少数尚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但却动辄挥舞《公约》“大棒”对他国海洋政策与地区海洋事务指手画脚。美方所谓“航行自由”,与《公约》中的公海航行自由没有任何关系。

  南海是半闭海,生态环境脆弱,沿岸国人口众多。美方反复以危险方式在南海开展“航行自由”,不仅威胁沿岸国的国防安全和国家安宁、对南海海洋环境造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地区国家正致力于建设的和平稳定的南海秩序。美海军片面解读航行自由,漠视其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国际社会对海洋安全的共同期盼,几乎成了现代版的“海盗”。

  中方需要高度重视美国与盟友的联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制和应对,但也不必过度焦虑和紧张。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是严峻的,四国机制无疑加重了这种挑战,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已非百年前的世界。

 

    来源:环球网、参考消息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