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伊玛堪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赫哲族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赫哲族是中国满一通古斯语族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省境内的松花江下游,自松花江至乌苏里江的右岸及乌苏里江的西岸。据1990年的中国全国人口普查,赫哲族人口为4245人。中国的史籍和俄国的一些史料都表明:“明清以来,黑龙江流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口是那乃人(即赫哲人)生息、活动之摇篮。”完备的父系氏族制度为抢夺妇女、财产、血亲复仇而进行的部落战争;以及为了生计而进行的频繁的氏族迁徙;普那路亚式的等级族外婚;以萨满为中介的多神宗教活动等,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是满一通古斯人生活区域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内容。像渔猎经济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是赫哲族的主要生产方式。民间口头创作、造型艺术、音乐在赫哲族都很发达。大约是氏族社会末期,在神话、传说、故事、民歌、萨满歌、祝辞的基础上产生了赫哲族伊玛堪,从而它成了艺术水平较高的民间大唱,成为赫哲族传统文学的经典形式。赫哲族伊玛堪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积淀,不同文化成分的影响、渗透等,也不同程度地印刻在某些诗篇中。

艺术特点

    表演特征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赫哲族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如各种“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赫哲族人的创世传说;“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 

赫哲族伊玛堪在说唱的时候,每一步的开头时歌手都先拉个长声说句“赫哩啦——赫哩啦——”这是伊玛堪的惯用套语,相当于汉语讲故事用的“话说”“却说”“且说”之类的词语。一定的场合唱,然后歌手就是以叙述的形式交代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所以说伊玛堪说唱就是从说白入手。 

由说白转入起唱以前,都要把最后那句末尾的字音拉长几个拍节,如同叫板一样,随后,便唱起“赫哩拉调”。什么时候讲述,什么时候唱歌,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情节叙述是说,主要对话是唱。一定的场合要唱,如主人公遇难、作战求救、哭述衷肠、欢庆胜利等,就用歌唱形式来表达,一句话,凡是喜怒悲欢最动感情的地方,都要唱。唱的曲调也不一样,老头唱的、妇女唱的、小伙唱的、小孩儿唱的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调,各种调演唱时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由唱转为说白,一般用“啊啷——”起兴,也有用“额乞合希——安切,啊日那——”来结束唱段的。就这样,一说一唱地重复下去,循环不止,直到把故事说唱完。

    情景模式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对于赫哲族人来说唱赫哲族伊玛堪是经常的事,平常谁家盖房等一些事,都互相帮助,大伙转圈坐着,喝起圈酒来,有的讲,有的唱,有时会通宿的唱,唱的内容都差不多,都唱伊玛堪。过年过节也唱,大家在一起热闹几天,唱赫哲族伊玛堪。在赫哲婚嫁的时候,要说唱伊玛堪助兴,唱的最多的是《祝福歌》,祝福新婚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在村屯上说唱赫哲族伊玛堪的情景是这样的:村里哪家有红白喜事,来的人多,三间屋子两铺炕,炕上人都坐满满的。像娶新媳妇这样的红事是当天晚上就开唱,热闹非常,不管男女老少,整夜地唱呀,说呀。那时候唱伊玛堪,不是像现在现学现卖,都有点底蕴,脑子里都有点东西,点谁名谁都能唱出点儿。老太太唱,老头唱,小伙子也唱,各有各的调。像这些时候都是成本大套的唱。 

在捕鱼汛期,赫哲族人要在一起祭祀江神、水神和火神,然后让歌手讲唱赫哲族伊玛堪。每天晚上讲唱关于莫日根的故事。赫哲人认为,伊玛堪不仅仅是讲给大家听,它更是一种传统,一种礼仪。每天晚上讲唱之声不断,演唱者一般都是男歌手,内容主要是歌颂打鱼的英雄故事。听的人很多,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围成一圈,中间点篝火,歌手们在篝火旁一边喝白酒,吃烤鱼,一边说唱赫哲族伊玛堪。 

除此之外,也在鱼滩地、沟地、船上、庭院里等地随时随地说唱。这时也不唱成本大套的、从头到尾的,也可以哪段热闹就唱哪段

    传承方式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在说唱传播方面,赫哲族伊玛堪以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为主。家族传承就是传承人会说唱的赫哲族伊玛堪是从家族内部上辈亲人那里传承下来的。社会传承是传承人会说的赫哲族伊玛堪是在社会上各种活动时与人接触中学来的。20世纪30年代,赫哲族差不多都会说唱赫哲族伊玛堪。好多全家都是歌手,而且一家一个调。他们对赫哲族文化都有很大的贡献。过去赫哲族家庭里的孩子自幼就接受传统民间文化的熏陶,用故事里英雄(赫哲族语为莫日根)的形象鼓舞和教育自己及伙伴们同困难做斗争。长期熏陶下,学会了不少的赫哲族民间文化艺术,说唱技巧提高,逐渐成为传承赫哲族的一个说唱歌手。 

在社会传承方面,像吴连贵、尤树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说唱的伊玛堪是听别人说唱,自己学会后,把听来的再说唱给周围的人,在一定的社会生活范围内传承。

    唱腔曲调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赫哲族伊玛堪的唱腔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流行地和艺人的不同,所采用的唱腔曲调也各有区别,常见的曲调有【赫尼那调】【赫里勒调】【苏苏调】【喜调】【悲伤调】和【下江打渔调】等。

    作品类型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据考察,赫哲族伊玛堪作品包含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基本上都是萨满英雄的故事,这类作品萨满文化特征明显,作品篇幅一般较长,萨满神歌、跳神仪式等穿插其中,是伊玛堪作品中最古老的部分,也是伊玛堪作品的源头,它们是萨满文化的直接产物,赫哲族歌手把它们称为“伊玛堪大唱”。 

第二种类型主要是一些民间传奇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往往建立在玄幻传奇故事的基础上。尽管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的神奇能力和故事的神异色彩依然浓烈,但却少了前一种类型中主人公身上充斥的神性和英雄性,取而代之的是非英雄化的传奇性和故事性。这些变化决定了主人公性格的多样化,说明伊玛堪在脱离神性的过程中,更加生活化和世俗化了。它代表新的审美情趣的出现和成熟,标志着伊玛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三种类型主要是平凡的日常生活故事。在伊玛堪叙事兴趣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一批新的作品出现了,题材与主题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们同前两种类型作品相比,篇幅一般较短,内容清新活泼,由于演唱起来比较容易,所以也更具传播力,赫哲族人把其中有的作品叫作“伊玛堪小唱”。

经典剧目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赫哲族伊玛堪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亚热勾》《西热勾》等。

曲艺价值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赫哲族伊玛堪是中国东北部赫哲族人民世界观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玛堪用赫哲语叙述,采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由许多独立曲目组成,描述部落联盟与战争,包括赫哲族英雄战胜恶魔和入侵者的故事。这项口头传统强调对民族身份和领地完整性的保护,也保存了有关萨满仪式、捕鱼和狩猎的传统知识。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由于赫哲族没有书写系统,所以赫哲族伊玛堪在保护母语、宗教、信仰、传说和习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

编辑策划:王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