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观察】台湾经验助力大陆社区建设 邻里共筑美好家园

【两岸新观察】台湾经验助力大陆社区建设 邻里共筑美好家园
社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文化存在,而社区营造不仅是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对社区人文的改造。台湾地区20年的社区营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模式和具体做法对大陆社区发展具有可取之处和借鉴意义,引入更多台湾专业人才来大陆闯出一番新天地不仅能够提升大陆社区治理水平也能为两岸同胞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社区总体营造”这个概念是集文创、参与等贯穿始终的,其中文创是从艺术活动到文艺创作的一条道路,核心是通过文化建设来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个观念的导入也发挥了社区的特色,提升了社区的软实力,改变了社区的形象,同时也为社区营造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这也是观念的转化和“自下而上”的精英式决策模式,使得居民成为社区营造的真正主体。由此,台湾社区营造给大陆社区建设也带来了一些启示:社区建设引入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民意,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只有社区居民的参与才是促成环境优化和自身生活品味提升的必要途径。台湾的“社区”在生产、生活、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具体做法也有一定的可取借鉴之处,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多的象征一种文化,包括像“7-11”或者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域还有一些景点,因其文化成分而被作为一个社区,所以“社区营造”贯穿于台湾基层社会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两岸同根同源、相互交织,有各自独到内涵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社区营造 台湾怎么做

照片为台中市西屯区何德里的社区营造场景

  社区营造,已成为两岸基层治理中的焦点话题。什么是社区营造,台湾的社区营造又如何开展?

从一片空地开始做起

  街角的公园面积虽不算大,但绿树茂密,环境优美,儿童滑梯、健身器材、石凳座椅等一应俱全。白天时烈日当空,老人和孩子们在这里避暑、玩耍,享受闲暇时光。到了晚上,周围居民更是来此健身、跳舞、闲谈,可谓人气满满。这便是台中市西屯区何德里街心公园的场景。

  “早些年,这里还是杂草荒芜的空地。部分居民在这里圈一小块用来种菜,但因各自打理,所以颇为杂乱。一到夏天,这个街角空地成为了蚊虫的聚集区,居民们都刻意绕着走,哪像现在这么愿意来。”何德里里长林志雄感慨说,社区营造就要从小处入手,一些不起眼的细节的改变,都可能让当地居民有获得感。林志雄还举例说,通过清理建筑废墟、规划建设停车场,社区的环境更美了,生活也便利了;在灰白墙上制作花博主题和妈祖绕境巡礼主题的马赛克拼贴画、在看板上粘贴介绍本里风土民情的闽南语诗歌,这些举措都让社区更有文化味了,居民也更有归属感了。

  与城市社区不同,台湾许多农村的社区营造还会突出特定产业的发展。例如台南市关庙区的东势里,就把当地的凤梨做成凤梨冰、凤梨馒头售卖,开发以凤梨、竹笋、宫庙面为特色料理的推广体验活动,成立社区剧场开展有当地文化元素的演出等等,这些元素都吸引周围民众和游客前去观光体验,社区和居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幅增加。为了反哺社区公共服务,东势里把产业发展带来的部分收入用于老人的关怀照顾,这一举措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一切不忘“宜居为本”

  台湾社区营造行之有年。上世纪90年代,在经历一段时期的高速经济成长后,台湾开始出现环境污染严重、居住品质下降、人际关系解构等问题。1994年,台湾主管文化工作的“文建会”推动“社区总体营造”,期望从社区出发,通过社区环境改善、社区资源整合、社区特色产业发展,让社区变得更宜居,居民对家园更有认同感。“要说台湾社区营造的迅速推广,不得不提921大地震。这场灾难让台湾损失惨重,与此同时各地迅即开展了灾后自救,重建家园。”辅导何德里进行社区营造的台中市黎明生活美学协会荣誉理事长张昭友告诉记者,当时他到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南投县参访时,发现许多灾后重建的新家园比原来更漂亮、更宜居,因而触动很深,开始思考怎样让自己的社区也变得更舒适、公共设施更亲善,尤其是住在同一个大楼的居民可不可以不再如同陌生人?于是,他和志同道合者开始了社区营造的工作,并且一做就是20年。

  除了何德里,台中市黎明生活美学协会还辅导了不少村里做社区营造。上课讲解、活动参访、答疑解惑、撰写计划书、申请补助款、措施落地……几乎各个环节,协会的老师们都会帮社区把脉,找到合适、可行的道路。“社区营造的总体目标都是追求宜居,但方式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只需考虑本地居民的舒适感,而有的还要考虑产业发展。”张昭友说,如果要做产业,就得要想怎样打造当地的特色产业,这些产业的收入怎么分配才能让社区居民有获得感?假如是做旅游产业,那么社区一次参观能容纳多少人,停车场和公共卫生间是否足够,有哪些景点可看或活动可以体验,有没有伴手礼采买?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清楚。“发展产业的目标最终还是要让本地居民生活得更好。如果只是居民赚到钱而社区里环境变遭了,贫富差距大了,那社区营造就失败了。”

两岸应当互学互鉴

  “两岸社区治理各有特色、优势互补,今后不妨互学互鉴,一起为两岸民众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近年来,张昭友频繁来往于海峡两岸,关注两岸社区发展。不论是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还是西部山区的云南、贵州,他都深入基层,了解大陆社区营造的情况。他表示,两岸业者若能发挥各自优势,透过联合培养人才、开展社区项目合作等方式,共同营造社区,将有助于彼此互学互鉴,促进深化两岸社区融合发展。如今,两岸之间在社区营造、基层治理的交流上越来越频繁。两岸基层治理论坛、两岸社区营造论坛等活动在各省市如火如荼地举办,两岸社区营造专家和基层人士的互访与考察交流也在持续不断地开展。

  与此同时,许多台胞和台湾团队也都亲身参与大陆的社区营造工作中。例如海峡两岸社区营造工作坊主任、台胞周芷茹就通过工作坊邀请台湾专业管理团队入驻,借助台湾社区营造的理念和经验,提升厦门的社区治理水平。2016年起,周芷茹投入中华街道社区营造工程中,前后花了近1年时间盘点街区内所有不可移动文物和建筑,并按照时间、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把点上的文物串联成线,最终设计出三条游览线路。另外,大陆许多社区还聘请了台籍社区助理,希望借助台湾经验,让大陆居民的社区生活变得更美好。

台湾“社区营造师”携手村民“蝶变”家园

在平原官井街,街道旁的墙上绘制有藤牌操图腾,由台湾设计团队”上趣开新“绘制

  福建省平潭岛上特有的藤牌操元素,点缀着焕然一新的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官井村。沿官井街道的石厝外立面,被绘上了五彩斑斓的图案,给保留原汁原味的老街叠加了新的色彩。2018年11月中下旬,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社区营造的台湾上趣开新团队入驻官井村,通过融入当地生活环境、深入了解地方文化,为街道景观改造拟定设计方案。“要改造一个村子,先要真心实意地爱上它。”上趣开新团队设计师张欣颐从2014年开始带领团队扎根福建基层,以三明泰宁的“耕读李家”为起点推广台湾的文创理念。

  在官井村,上趣开新团队把石厝、海岛风情等平潭特色元素融入立面改造,以隧道文化为主线,融合遗址文化、抗倭文化,打造隧道文化街区。在张欣颐看来,改造社区的目的不止于硬件条件的改善,住在里面的人也应该成为环境营造的一份子。“所以,我们要把官井街道改造成人在这里可以走动,儿童可以嬉戏,老人家可以寒暄的地方。”张欣颐说,“描绘乡村振兴路线图,要整合在地资源,挖掘特色文化,创造更大的价值。”

  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是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福建以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闽台农业合作的新步伐,开辟美丽乡村乡建乡创的新平台,开创村居治理的新模式。平潭综合实验区探索两岸共建共管,引进台湾同胞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已累计引进64名台湾社区营造师,在92个村(居)开展闽台融合试点,覆盖面达到42.4%。

  在福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平潭三十六脚湖周围,来自台湾的郑胜中常常带着孩子们开展“自然教育”课程,了解动植物的分类和保护,了解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在平潭流水镇后田村担任社区营造师的这位“80后”台青,被平潭的孩子们亲切地叫作“森林老师”。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的模式,郑胜中组织起爱心志愿者和巡守队。“爱心志愿者以维护村容村貌为主,巡守队以维护治安为主,目前人数不多,只有20多人,但希望能持续吸引村民加入。”郑胜中的目标是村子能变得更好,打造一个全新的后田村。他认为,台湾年轻人有更多的创意,敢于追梦,虽然经验上可能不够,但是希望用努力和时间弥补,打造出更有活力的村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后田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之间彼此支持配合,在郑胜中看来,这也值得台湾的社区借鉴。“会选择留在平潭,是这里离家很近,早上坐‘海峡号’中午就到家吃饭了。”郑胜中也说,这里的政策倾向于吸引台湾年轻人来创业,他就留下来了。

  郑胜中正计划在后田村打造一个香草植物花园,发展乡村游。而平潭芦洋乡马腿村的台湾社区营造师黄桂坤,则把社区营造的落脚点放在健康福利上,以回应居民需求,提升居民获得感。台湾苗栗县头份市忠孝里人口老化严重,黄桂坤曾在此担任里长,花了很多人力、时间开展社区关怀,对此经验颇丰。“在平潭也是一样。”黄桂坤说,“进行社区营造,必须先了解社区怎么了,脏了、乱了还是欠缺什么,然后要让社区民众共同参与治理,让社区能够永续经营。”入驻马腿村一年多来,黄桂坤嫁接台湾社区营造的理念,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重点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清运、生活污水治理等。黄桂坤认为,应着眼于推进福利社区化,精准划分社区居民需求;建立反馈机制、维护基金等,优化居民生活;综合运用云端技术,提高社区健康服务水平,让社区更有“温度”。如今的马腿村,村容绿化亮化美化,海漂垃圾清理,老人幸福院打造,都在黄桂坤和村民们共同努力下不断推进。黄桂坤希望通过一两年的时间,让马腿村蝶变,“建设美丽乡村,我们的条件都具备了,就差起飞了”。

台商蔡幸爵:田间地头的社区营造者

引进治理经验 打造没有“围墙”的社区大学

上井村社区大学首期研习班结训典礼 受访者供图

  “感谢社区大学,让我在64岁的年纪,还能够重返课堂,学习这么多新知识。”在上井村社区大学第一期“岚台巾帼”妇女研习班的结训典礼上,小湖社区居民李美玲说,希望社区大学能持续开课,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受益。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由平潭两岸国学中心、上井村村民委员会联合成立的上井村社区大学。去年8月揭牌成立,几个月的时间里,岚台两岸的讲师已开设六堂课,收获了各个社区居民的肯定与赞扬,但这对上井村社区大学而言,仅仅是一个开始。

  引进台湾经验 发展终身教育

  研习班的四十位“学生”平均年龄约58岁,64岁的李美玲是“班长”,她退休后加入了潭城镇活动文化中心女子英姿腰鼓队,得知上井村要办社区大学后,李美玲便带着队员们一起报了名。“这六堂课我们一节不落,老师们讲的课非常生动,还能用到实际生活中,每堂课我们都不打瞌睡。”说起这段时间社区大学的经历,翁美玲满怀喜悦之情,她说,1974年读完中学之后,自己一直想要重返课堂,没想到四十多年后能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这是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上井村社区大学引进台湾社区大学“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不设门槛、不论年纪和基础,面向任何有学习意愿的居民开放。首期研习班聚焦家庭主妇群体,开设“如何做好沟通技巧”“做好亲子教育”“创业技巧”等课程。

  “台湾几乎每个社区都有社区大学,开设插花、柔道、计算机等各种各样的课程,只要是社区居民愿意,男女老少都能去,不少成年人在社区大学重新找到学习的意义,甚至转变了价值观念。”台籍社区营造师叶铠嘉是上井村社区大学的发起人之一,他表示,这次在上井村开设社区大学,也考虑到平潭的实际情况,连社区都不限制,其他社区居民只要想来也都可以参与,希望通过营造终身学习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一方面,打破了“学”的门槛,另一方面,上井村社区大学的“教”,同样秉持开放的态度。课堂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鼓励学员积极发表见解,与讲师沟通互动。“这一期研习班我们一共有5位讲师,其中有4位是台胞,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我们和平潭本地居民充分地交流互动,加强岚台基层群众间的思想碰撞,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台籍讲师、平潭台商协会监事长薛清德说。

上井村社区大学首期研习班学员在课堂上发言

  融入国学经典 助力社区治理

  林香金是上井村的村民,第一期研习班课程内容是“如何做好亲子教育”,这堂课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发现把课上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后,自己跟孩子、家人之间的沟通都更加和谐了,相互之间越来越聊得来。”林香金笑着说,好像上了学,日子都过得更乐呵了。

  这节深受学员喜爱的课程,是由台籍讲师、平潭两岸国学中心的文化义工陈翠娟带来的。课堂上,陈翠娟将国学经典与实践导行相结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大家对亲子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及了解。“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亲子教育也就尤为重要,在传统文化中浸蕴而生的国学经典对当代家庭亲子教育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陈翠娟认为,国学经典的真正意义正是要让它走进千家万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平潭两岸国学中心负责人游文娟表示,上井村社区大学第二期研学班正在规划中,预计今年开班,接下来的课程中将融入更多国学经典,让村民感受身边的国学内涵,厚植平潭国际旅游岛、两岸共同家园的文化底蕴,为建设美丽乡村、和谐社会作贡献。上井村社区大学带来的变化并不止于此。讲师们除了授课以外,同样关注学员们是否通过课程学习增加了自信,是否会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社区活动组织。由于学员之间居住在同一个社区,共同话题也逐渐从家长里短,转向了社区里的新变化、新举措。

  “经过这段时间社区大学的学习,村民们会越来越关注村里的各种公共事务,逐渐有了主人翁意识。”上井村村委会主任曹而銮说,社区治理同样要依靠教育,下一步,将继续借由社区大学这个平台,慢慢加入技能培训、村居管理等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让社区大学成为民间的主要学习机制,同时也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举措,这是平潭社区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计划逐渐扩大社区大学的影响范围,如果其他社区居民有兴趣,我们可以让他们来直接参与课堂,也计划组织讲师进入其他社区开班授课,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和社区。”叶铠嘉说。

在平潭两岸国学中心,两岸青年一起诵读经典国学著作

嫁接“台湾经验” 基层治理让社区旧貌换新颜

  “多亏了社区学苑,我还能约上老姐妹一起学习新技能,和街坊邻居联络感情,幸福感满满。”在平潭海坛片区辕门社区,60多岁的陈平谈起退休生活,笑得合不拢嘴。陈平口中的社区学苑是由辕门社区组建的“辕来是一家”社区综合学苑,集就近教育、交友分享、活动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开设书法、碟古巴特、编织培训班,邀请辖区内有特长的老党员为居民授课。课程表一推出,就广受居民欢迎,首期吸引超40人报名参加。

  “通过组织教育培训、公益活动等,让居民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在提高个人技能之余,还能增进邻里感情,扩大自己的‘朋友圈’,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台胞、辕门社区社区营造师帅和美说。在辕门社区,不仅培训班办得有声有色,一条独具特色的彩绘街道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每逢节假日,便有不少居民路人聚集在此,拍照打卡。

  谁能想象,两年之前,辕门社区还是一副“老破差”的光景。辐射人口5000多人的辕门社区是平潭典型的老旧社区,社区内以民房为主且建筑密度高,道路破损、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一度层出不穷。如何完善社区管理体系,改善居民邻里关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辕门社区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改变,源于辕门社区积极将“近邻”模式运用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引进台湾先进的社区营造理念,助推社区旧貌换新颜。2019年7月,在辕门社区党支部的邀请下,来自台湾屏东的帅和美前来参与社区营造。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帅和美联合社区党支部组建社区志工队,深挖在地人文资源,逐步改善社区环境,打造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创产品,引导居民参与共建和谐社区。平潭公交总站位于辕门社区中心地带,也是社区的“门面担当”,因年久失修,外围墙面斑驳脱落,常遭受附近居民“吐槽”。“秉持着环保理念,我们号召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清理街道垃圾,回收海蛎壳、贝壳等废品来装扮墙面,创作各式各样的立面彩绘,打造总长40米的社区形象墙,为社区增添活力。”帅和美说。

  平潭南、北街是辕门社区的一大特色。辕门社区借鉴台湾社区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的做法,积极探索“党建+近邻+旅游”,组织古街“导览员”,邀请民俗专家、古街文化爱好者、辖区老街坊担任导游,策划生成“‘詹功显’故居-南北街-‘中正堂’-‘高诚学’故居”路线,加强墙面、站牌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守护社区历史文化根脉,大力发展观光旅游。

  着眼于加强网格化管理,辕门社区还推出“五联绘三色”社区治理新模式,将辖区内的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分为红、黄、绿色三种群体,联动社区党支部、街庄长、志愿者等五大力量,对困难群众进行每周登门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还将辖区17个街庄划分为7个网格,设置7个网格长、17个街庄长,并根据党员住址设置数个网格员,通过包片干部和网格员、街庄长解决网格片遇到的大小问题,积极塑造“亲如一家”的街庄邻里文化。辕门社区党支部书记肖红说,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主心骨”的力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营造,激发社区“人文精神”,实现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就地就近融合共建、联动共治、资源共助,实现“陌邻”变“睦邻”。

  在平潭,除辕门社区外,还有不少社区主动融入台湾元素,推动基层治理。“两岸交流合作室”“两岸艺术交流文化中心”“楼台会”等具有台湾特色的社区场所遍地开花,成为居民交流互动的据点。“通过打造邻里之家、近邻评理室等,我们因地制宜培育社区近邻文化,探索社区融合的‘平潭模式’,打造更加融洽、更具温度的新型社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党群工作部组织处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福建日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