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碗碗腔

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典雅,音乐悠扬轻盈,音律细腻声韵严谨。

来源:百度百科

  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典雅,音乐悠扬轻盈,音律细腻声韵严谨。

  该剧种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一带,清初时就已经形成并且成熟完善,历史剧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戏形式演出流行于民间。主要盛行于陕西西安、渭南、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的晋南及吕梁、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

  195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首次将传统剧目《金琬钗》由皮影戏搬上大舞台获得成功;1958年,周恩来总理将该曲种易名为“华剧”,但在民间一般仍称“碗碗腔”;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历史

 

来源:百度百科

  碗碗腔的形成年代无准确的文字记载可考,只能根据一些年代久远的碗碗腔唱词剧本来调查分析。清乾隆初年,西安有碗碗腔班社的演出;演出以皮影形式出现,比较简单。相传洋县碗碗腔在乾隆时期由洋县万家宫艺人雍朝杰所创。雍原为皮影桄桄戏艺人,赴渭北演出中,在朝邑学得碗碗腔后,与桄桄唱腔结合,后其子雍可敬与徒弟福娃又吸收了道情唱腔,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皮影碗碗腔。清乾隆年间根据现有史料查证,当时碗碗腔相当流行,各种唱板已相当齐备,且产生了有名的剧作家李十三。道光、咸丰年间已发展为十余箱班,西府凤翔碗碗腔有早于东府碗碗腔之说,清中叶后盛行,流行于凤翔、千阳一带。皮影戏时期,在陕西发展为:东路,以旧同州府为中心,也叫东府碗碗腔;西路,以凤翔府为中心,也叫西府碗碗腔;以洋县为中心的陕南碗碗腔与东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光绪三年前后,大荔一带艺人因荒灾,逃荒入山西,碗碗腔传入山西汾阳、曲沃、新绛及汾阳、孝义一带,遂形成山西的碗碗腔。至光绪末期,孝义碗碗腔的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遍布全晋,还远达宁夏、辽宁等地。辛亥革命前后又有发展,取代了皮影桄桄戏,其流行地区主要在洋县东乡;同州、朝邑两地有50多个班社。民国初年,曲沃碗碗腔进入兴盛期,建国前,陕西的各支皮影碗碗腔先后衰落。西府碗碗腔大致在20世纪30年代已告绝迹,其余也在建国前夕消失。

来源:百度百科

  建国后,经有关部门的挖掘、抢救,各支碗碗腔先后发展为戏曲剧种。1949年以后,曲沃县正式成立了专业剧团;1950年代初,有了女演员,打破了只有一个男演员“保本”的单调演唱;1952年,适应现实生活的景物,增加了乐队演唱人员,演出了现代戏;1955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成立; 1958年,孝义市组建碗碗腔剧团,开始由皮影戏走上真人舞台; 1960年,陕北碗碗腔也改为舞台剧,皮影由真人代替。

艺术特色

  行当

来源:百度百科

  碗碗腔剧种行当齐全,俗称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即十三网子。包括了剧种全部角色的性别、年龄和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概括起来则是:生、旦、净、丑,四大类。

  唱腔

  碗碗腔的唱词典雅,讲求声韵和谐;句了或长短不一,或齐整划一,以上句押韵落板,其唱腔既有擅长表现欢乐的“欢音”,又有擅长表现悲伤的“苦音”。主要板路有慢板、快三眼、慢紧板、紧板、滚板、扬句子、尖板、西厢调、花花腔、叠腔等。皮影碗碗腔阶段,各支派均有不同特点的音乐唱腔。

  服饰

来源:百度百科

  戏曲服装分为古代戏服装和现代戏服装,至于清代的服装则有专门的清装,如箭衣、马褂、大帽、长辫、靴子等;还有一些特定职业的古装戏服,如素道袍、箭衣、官衣、水袖等;同时,为了更符合舞台艺术的需要,传统戏除蟒、靠、校卫衣外,生、旦角服装全部用反面缎材料;还有梅兰芳大师所要求的“三白一展”(即领子白、水袖白、靴底白,衣服平展)。服装按剧情需要分门别类,形成服装分箱口: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头帽等。

  妆容

来源:百度百科

  秦腔、眉户、碗碗腔、同州梆子、京剧等戏曲剧种的人物妆容大同小异。传统戏有固定的脸谱,生、旦为俊扮,净、丑为粉扮。新编古代戏多按人物脸谱结合人物性格加以改革。现代戏则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在演员自然形象的基础上,采用生活化的化妆,并加以美化夸张。

  乐器

来源:百度百科

  在皮影时期,代表乐器主要有弦乐器有月琴、硬弦(二股弦)、板胡,管乐器有唢呐、马号(喇叭),打击乐器有梆子、铜碗、边鼓、堂鼓、铙钹、铰子、手锣、大锣(勾锣)等。发展成舞台戏曲剧种后,文武场分开,加进了笛子、扬琴、三弦儿、提琴之类。碗碗腔搬上大舞台后,在传统乐队基础上,加进了古筝、二胡、扬琴、大提琴、三角铁等中西乐器,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曲牌

  分弦索曲牌,总数约八十余首,节奏分为散、慢、中、快四种类型,音乐结构分为只曲反复与多曲联套两种形态。其来源一部分曲子民间小曲和吹鼓乐:一部分则是从秦腔、同州梆子及眉户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衍化而来,特别是唢呐曲牌、多数与秦腔近似或相同,但较秦腔原始。弦索曲牌则与眉户比较接近。搬上大舞台后,对传统曲牌进行了革新,同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配乐,丰富了剧种音乐的表现力。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曲牌、板式和锣鼓音乐。

  音乐

来源:百度百科

  碗碗腔的音乐特色是细腻、幽雅、耐人听闻;不但有独特、悠扬、清丽的乐曲,而且有抒情、优美、感人的唱腔;能表达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和各种不同人物的复杂感情。碗碗腔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除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小调和说唱音乐外,又受秦腔、同州梆子、眉户和蒲州梆子等剧种的影响较大,其弦索曲牌多数与眉户相同或近似,唢呐曲牌则与秦腔、同州梆子大同小异。1972年起,采用了和声、复调、配器等新的作曲技法,丰富了色彩、增强了厚度、扩大了表现力,使伴奏艺术有了新的发展。

表演特色

来源:百度百科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在大量吸收蒲剧等剧种的舞台表演技艺的同时,还继承和发展了皮影艺术中“皮人”的表演风格,特别是女演员模拟“皮人”图案、动画的动作,颇为群众所喜爱。这些卡通动作结合剧本内容配上碗碗腔的特殊音乐,抒发欢快、轻佻、愤恨等各种感情非常协调,使剧词、音乐、表演融为一体。所以人们风趣的称这种表演为“活皮影”,这是人们对戏曲舞台碗碗腔艺术风格和表演特色的一种形象比喻。每个形态各异的皮影,都共有精巧细致,形体玲珑,图案花纹优雅的特性,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地域气息,表达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带给观众的是听觉与视觉上合二为一的艺术享受。

艺术流派

  陕西碗碗腔

  碗碗腔过去一直是皮影演唱,在陕西以同、朝为中心。民间流传有“华州的迷胡,合阳的线,同、朝的灯影天下传”之说。据《重修华县县志稿》记载:“时腔,即碗碗腔,来自同、朝一带”,称为东路碗碗腔,流布于关中东府一带。

  孝义碗碗腔

来源:百度百科

  据传,清末光绪初年,陕西朝邑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生。当地碗碗腔艺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后分为南北两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义、汾阳一带,受中路梆子和孝义皮腔、汾阳地秧歌等影响,逐步形成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曲沃碗碗吸收了曲沃秧歌、曲沃地方戏曲蒲剧和眉户剧的强调,吸收曲沃民间音乐的曲牌,同时吸收蒲剧、越剧、川剧、晋剧等剧种的服饰、脸谱、舞台美术、念白及表演方式,更将曲沃皮影的表演风格保留下来。曲沃碗碗在晋南地区享有盛誉,被誉为“晋南第一腔”,深受群众的喜爱。

剧目

  传统剧目

来源:百度百科

  《香莲佩》、《春秋配》、《十王庙》、《玉燕钗》、《白玉真》、《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

  新创改编古装剧

  《金琬钗》、《白玉佃》、《贵妃醉酒》、《杨贵妃》、《囊哉》、《女巡按》、《法门轶事》、《真的·真的》、《铡美案》、《枫洛池》、《钗头凤》、《葬花吟》、《西厢记》、《李十三》、《十八里相送》。

  现代戏剧目

来源:百度百科

  《瘦马记》、《红色宣传员》、《芦荡火种》、《红色娘子军》、《天池山》、《蝶恋花》。

  陕西地区主要剧目

  《五花马》、《困铜台》、《清白居》、《昭君和番》、《大西汉》、《花柳林》、《六月雪》、《双报恩》、《红灯记》、《白玉钿》、《三忘卖布》、《老少迷》、《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白洋河》、《董家桥》、《五花马》、《桃花计》、《包公赔情》、《哭长城》。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

编辑策划:王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