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交流记 | 垃圾话题上“云端”?京台民众连线,共享治理“金点子”

云上交流记 | 垃圾话题上“云端”?京台民众连线,共享治理“金点子”
近日,垃圾治理成了京台两地的“云端”话题?4月25日,京台生活垃圾治理研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在北京东城和台湾高雄两地同步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人、环保专家和社区居民代表共聚云端,一起分享交流生活垃圾的治理经验。 就“关键小事”分享两岸经验 会上,京台两地的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座谈研讨的形式,就垃圾分类居民发动和长效机制建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交流。

  近日,垃圾治理成了京台两地的“云端”话题?4月25日,京台生活垃圾治理研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在北京东城和台湾高雄两地同步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人、环保专家和社区居民代表共聚云端,一起分享交流生活垃圾的治理经验。

就“关键小事”分享两岸经验

  会上,京台两地的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座谈研讨的形式,就垃圾分类居民发动和长效机制建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交流。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柴文忠致辞,会议介绍了北京市生活垃圾治理情况,用短片展示了东城区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特色实践。台湾专家则详细介绍了台湾地区生活垃圾治理管理体系、居民动员、收费政策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两个基层短片分享了台湾垃圾处理优秀社区和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典型案例。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就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研讨会内容专业深入,贴近实际,气氛热烈,与会者普遍反映交流会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2020年5月,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条例》实施一年来,北京垃圾分类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入户推广、实现积分兑换机制、定点定时回收、建立城市生态岛……在交流环节,北京市的嘉宾向台湾嘉宾一一展示了北京在落实垃圾分类方面的措施和成果,相关做法得到了台湾嘉宾的肯定。

  在该条例实施一年之际,北京市台办和市城市管理委,聚焦生活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关键小事”,为两岸专家、管理人员、基层工作人员,架设了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互学互鉴,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北京市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借助京台交流平台持续加强在垃圾分类、城市治理等方面的交流,并进一步促成京台两地在街道、社区和家庭层面分享垃圾治理的经验和做法,持之以恒抓好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共同提升京台两地垃圾分类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北京人好奇台湾的“垃圾软实力”

  交流会上可以看出,北京市民非常好奇,台湾是如何做到教育民众,自觉定时定点倒垃圾且做好垃圾分类的。前高雄市环保局长吴家安吴家安表示,垃圾袋随袋征收在台湾施行时,一开始确实有很多困难点,譬如专用垃圾袋辨识度、垃圾袋通路、防伪标章、成本等评估等;台湾近20年来慢慢让民众习惯垃圾分类、垃圾车定时定点收运垃圾等,让民众养成习惯,建立起“把垃圾丢进垃圾车之前,大家都要为这袋垃圾负起责任”的观念。

前高雄市环保局长吴家安对垃圾治理进行精彩分享。图片来源于中评社

  北京也有相关领导询问垃圾减量需有什么措施、台湾方遇到瓶颈与解决之道?吴家安说,改变民众生活习惯,一开始并不容易,这项法令是从20年前便开始推动,因此民众现在已经很习惯。他认为培养民众对于垃圾减量、分类的习惯,必须要有“硬的技巧”与“软的实力”。所谓“硬的技巧”譬如法令、规范、惩处等;“软的实力”就是办活动、宣讲、奖励措施、名人代言、集点活动等,但真正关键还是在基层里长。因为第一线的里长是把环保习惯融入生活当中的人,是推动资源回收、垃圾分类与意识最重要的软实力。

  前金门县环保局长、中原大学环境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傅豫东认为,资源回收与分类透过“市场化”才更有诱因,但政府必须先主导,慢慢让它走向市场经济且不能单打独斗。教育民众进行资源垃圾“初分类”,但民间可投资“资源分类厂”近一步提升资源回收效率,这有赖民间、学校、社区及回收商四合一的努力。

如何“变废为宝”的台湾经验

  “两岸一家亲,大家共建美好家园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通过研讨交流让两岸共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垃圾分类治理水平。”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名誉副会长柴文忠表示,生活垃圾分类是民生领域的关键,需要持之以恒、全民参与。在他看来,台湾地区城市街道的干净整洁,离不开“垃圾不落地”政策的实行和全社会的集体参与。

京台生活垃圾治理交流研讨会台湾现场,在高雄香蕉码头。图片来源于中评社

  研讨会上,台湾空气品质健康安全协会理事长沈世宏介绍,垃圾分类需要资源回收车、厨余回收车、垃圾焚化设备和降解技术等,这些方面台湾储备充足;在法律方面,台湾地区制定了多项法律规定,对垃圾分类活动进行规范;在经济领域,台湾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例如垃圾费随袋征收、设立资源回收基金等;在社会动员方面,台湾经常举行宣导推广和垃圾分类比赛活动,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参与垃圾分类。

  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台湾开始实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建立起完整的垃圾分类回收机制。研讨交流过程中,台湾方面的嘉宾就台湾垃圾分类处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与制度文件、居民动员情况和生活垃圾收费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视频放映的形式,台湾方面的嘉宾还展示了如何利用回收油制造手工皂,这一场景让不少北京的嘉宾印象深刻,连连感叹。“北京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们在源头管控、引导宣传、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至于垃圾分类完成后如何变废为宝,我们还应该向台湾多学习。”北京市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用回收油制造手工皂,台湾地区将塑料制品回收加工成衣服、日用品的做法也值得称道。

推动专业议题的两岸视频交流

  25日,在位于高雄的香蕉码头的台湾现场,高雄市社区联合发展协会理事长刘高钿,在现场分享了高雄社区资源回收、垃圾分类、民众定时定点倒垃圾的影片,希望透过在地垃圾治理经验,与北京朋友分享。刘高钿在受访时表示,他曾以基层里长身份赴北京市东城、丰台等区交流,也跟对岸建立走亲情感。但当前两岸关系紧张,像这种专业议题的视频交流,他来之前其实考虑再三,就是因为当前大环境跟过去已不一样,很多人现在对“两岸交流”、“两岸视频互动”会有疑虑。

高雄与会者包括产官学、基层里长、环保队员、环保资源业者等。图片来源于中评社

  刘高钿表示,在活动上大家都有默契不触碰敏感政治议题,只针对相关专业进行交流。今日得活动很单纯,就是分享彼此在基层垃圾分类、民众环保意识、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实务经验。北京人口众多相对垃圾量也是城市发展很重要的一环。他1993年当选里长后,便开始社区营造,算是比较了解民众对于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的学习过程。他认为只要政府带头、透过法令与一些柔性诉求,久而久之还是可以建立起不错的环保意识。

  刘高钿认为,在全球新冠肺癌疫情之下,两岸交流暂时看不到契机,但网路视讯交流会是常态,只是当前大环境对两岸关系都敏感,因此也还看不到和缓迹象,对两岸关系的沟通、经商往来、人员交流造成极大影响,两岸关系短时间内恐没有起色。

  (华夏经纬网综合报道,部分资料参考中评社、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