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天宫”: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筑梦天宫”: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6月17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着壮美升空,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入轨约6.5个小时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随着我国航天员顺利入驻“天和号”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17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着壮美升空,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入轨约6.5个小时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飞船在太空实施的首次快速交会对接,也创造了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最快载人对接记录。随后,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18时48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至此,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与以往的星际探索不同,这一次,“三人组”不仅是去外太空“看一看”“住两天”,而是要“住下来”,甚至要“走一走”。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首航太空,在“神舟五号”内写下“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如今,中国人不仅来了,还要驻留3个月。这无疑是革命性的。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后来一次次的飞天梦想,中国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如浩荡长歌,从未停歇。而这一次从太空游客到常驻居民的身份进阶,也是一次巨大的跨越。此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合作,也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更大发展。中国人跟外太空的距离,正在一点点拉近。

  此去转瞬,筹谋卅年。从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自力更生、攻坚克难。

点击进入下一页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中国航天人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终于迈入空间站时代。今后,我们将可以经常看到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迈进的身姿,也是一个大国这些年集智攻关、自主创新的典型缩影。重大科技创新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就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是高标,也是底线。神舟序号从“一”到“十二”的演变,刻录的就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奋斗的轨迹,就是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神舟”问天,谁主沉浮。这次出征,是对以往科技创新努力成果的检验,也是一个起点、一个序曲、一个大放异彩的前奏。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探索太空,在浩渺的外太空留下脚印,营造一个“家”,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这一伟大创举,在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也坚信,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必将在未来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动能,推动着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复兴。

探索浩瀚宇宙 飞天梦新起点

点击进入下一页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将进行大量验证积累,对整个空间站任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任务安排,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4方面主要工作:一是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二是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三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四是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开展日常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会在太空驻留长达3个月时间,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素质、知识技能、应急能力等都是巨大挑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告诉记者,针对这些挑战,航天员系统科学规划,设计并实施了八大类百余科目的训练,包括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耐力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以及大量航天专业技术训练等。

资料图:研制场景 王淇俊 摄

  在太空中,航天员的重要任务是进行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和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机械臂将成为航天员的得力助手,实施完成大量舱外作业,包括大型设备的搬运和人员的转移,这十分考验航天员在舱外配合使用机械臂的能力。黄伟芬介绍,在日常训练中,航天员要身着水下训练服,被吊车放到10米深的水槽里,通过使用铅块增加或减少配重,使航天员达到中性浮力状态。通过一次次冲破极限的挑战,不断锤炼航天员对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心理素质。

  为确保在紧急条件下接回航天员,神舟团队还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飞船作为发射飞船的备份,作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根据系统,神舟队伍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实施以来,在航天器技术、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员选拔训练等领域,与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等国际航天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进入到空间站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季启明透露,我国计划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神十二”乘组担负一些特殊任务 

点击进入下一页

  空间站任务艰巨复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坦言,在轨飞行长达3至6个月,对航天员的训练以及保障性载荷的研制提出了巨大挑战。

  首先是身体素质的挑战。“长期失重环境对人体的肌肉骨骼、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累积效应显著增加,出舱活动任务对航天员的上肢力量也有更高的要求。”黄伟芬说,载人飞行中,航天员要经历超重、震动、噪声、失重、旋转冲击等多种环境工况。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环境中,远离家人和熟悉的环境,失重、震动、噪声也容易使他们出现烦躁、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

  另外,因为空间站任务极为艰巨复杂,航天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长期在轨健康生活工作的能力;人工控制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实验舱等飞行器交会对接、撤离和舱段转位等方面的能力;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能力等。

  而对于神舟十二号乘组来说,还有一些特别的任务。“神舟十二号任务是空间站任务的首次战略飞行。因此,他们要完成一些相对特有的任务,主要是参与空间站任务的长期驻留,再生生保、出舱活动,空间物资补给、机械臂操作控制等关键技术的验证。”黄伟芬说,还要开展空间飞行人体生理行为能力方面的研究,医学样本的分析处理等一系列实验试验,开展空间站站务管理、物资盘点、日常维护等等,为后续任务奠定基础。

20210618_7a9cd2a4a1859db61969f932c2ebe9ea.jpg

  按照规划,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以及建造阶段有4次载人飞行。针对这4次任务的特点,航天员系统按照统筹规划、新老搭配、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一次选出了4个飞行乘组,每个乘组是由3名航天员组成,指令长由有过载人飞行经验的航天员担任。

  “选拔中我们综合考虑了飞行经验、出舱活动的要求与各自任务的匹配,年龄新老搭配、心理相容性等方面的因素来确定乘组。”她表示,“我们加大了对临床潜在问题的排查,增加了高空减压病易感性的检查,确保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能够满足任务的要求。”

  心理素质方面,兼顾了长期任务的特点、不同角色对心理素质的特性的需求、相容性等,重点对乘组的情绪稳定性、危机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她介绍,每组航天员都参加了为期30天的综合模拟验证试验,航天员在模拟舱里,按照在轨生活制度和飞行程序安排进行工作和生活。

  另外,飞船上也配备了百余种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航天员如果生病可以及时处理,“因为飞行时间长,所以我们对航天员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大大增加。他们的自我救护和互相之间的救护能力大大提高。”黄伟芬说。

航天员服装和舱内鞋设计融入中国元素

  “中国航天员专用服装是以功能性和工效性优先,兼具美观性的多功能服装,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在面辅料、色彩图案,甚至服饰细部缝迹线都融入了中国特色时代元素,展现中国航天员作为中国梦的太空筑梦人和守护者的美好形象。”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负责人、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教授介绍说。

  全系列航天服及配饰的款式、颜色、图案、质地等不仅彼此之间要相互匹配,还要与舱室环境相融,在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的同时,体现航天员群体的职业特点和精神风貌。各具功能的不同类型服装,有的能够帮助航天员在长时间太空飞行中起到对抗失重对人体肌肉的不利影响,有的还能呵护航天员调节他们的情绪和心情,同时还要考虑舱内光线环境下进行摄影、摄像和图像传输后的显示效果,可谓是“一样菜必须满足百家胃”。

  例如在航天员常服设计中,在天空色湖蓝基础上加入象征地球天际线和外太空色调元素,深浅明暗的变化搭配,让服装看起来更立体饱满,更有层次感。工艺上多以立体直线条为主,前肩隐喻航天飞行轨迹的“S”型弧线与前胸象征胜利的“V”型直线拼条呼应,呈现粗细曲直和谐之美。

  除了服装本身,航天员佩戴的一些服饰用品的设计还要依据服装的色彩和造型进行系统规划。其中,航天员荣誉徽标的主线条犹如在湛蓝的宇宙中航天器飞行的轨迹,给人以向上奋飞的动感,五角星的数量表明了佩戴者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次数。团队通过航天员专用服装这样的综合载体,用艺术设计彰显“飞天”的内涵与风采。

航天员空间站任务舱内用鞋。 东华大学 摄

  天和核心舱就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它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长达三个月的日常生活起居。在“大房子”里“长时间”居住,当然离不开一双既舒适又美观的航天员“居家鞋”(航天员空间站任务舱内用鞋)。

  “航天员舱内用鞋要‘柔性’保护脚部安全与舒适,同时要兼顾时尚的设计和厚重的文化。”据东华大学航天员舱内用鞋研发设计团队负责人、东华大学国际时尚科创中心教授郑嵘介绍,舱内用鞋的设计研制整合了学校人体测量学、人体工学、材料学、三维建模、快速成型、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优势,并获得了行业资源及相关合作企业和单位的支持。最大程度地应用了以人体工(效)学为基础的相关先进技术和成果,结合了足部三维扫描技术、足底压力分析、一体织造等科技,精细而全面地考虑了包括空间站的特殊环境、人体的特征、运动的需求等设计影响因素。

  舱内用鞋的材料以热塑材料、混纺针织材料为主,柔软、轻便、环保、抗静电、透气、富有弹性,保证了航天员在飞船舱内及空间站失重环境下进行活动时脚部的舒适和安全。舱内鞋的点睛之笔在于鞋底,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整个鞋底的镂空设计源于“九天揽月”的篆书汉字艺术设计变化,外圈环绕的周天“星宿”,周而复始,不仅彰显了“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凌云壮志的大国气魄,中国式的浪漫与情怀也跃然纸上。

中国这次成功,有美国的“功劳”

  3名中国航天员今天升空并成功进入“天宫号”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当火箭推着“神舟十二号”一跃而起在空天之间划过时,它就像刺破美国严厉技术封锁的长矛。这不仅是中国人倍感振奋的时刻,也是美国对华“封锁派”“脱钩派”倍感沮丧的时刻。

  在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中,航天一直处在最严之列。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在大国里只把中国排斥在了门外,华盛顿一直傲慢地相信:中国的技术进步全靠“偷”,隔绝就能把中国锁死在落后中。然而航天恰恰成了中国迈出最强有力追赶脚步的领域,因为被排斥,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建立起来了,而且数年之后它将成为在轨的唯一空间站。中美围绕航天国际合作的博弈形势正在嬗变。

  这样的变化刚刚开始,中国后劲十足,心态开放,美国靠封锁维持存量优势的僵硬政策将被一次次刺破,越来越难以为继。同时将被改写的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技术交流体系,世界将形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技术中心格局,各国间的技术交流将更加平等,美国可以滥施制裁、决定他国命运的霸权体系将随之逐渐崩溃。

  美国当前对华技术封锁以半导体为核心杠杆,航天领域对封锁的颠覆注定将在半导体领域重演,而且这将是美国半导体公司丧失全球超级影响力的过程,最终在华盛顿封锁政策中窒息的将是它们。

  不少媒体不约而同地提到国际空间站一直将中国排除在外。BBC称,这让中国在十多年前开始进行自己的空间站计划。法新社说,中国的太空雄心部分由美国禁令引燃。

  与美国的做法截然相反,中国明确表示,欢迎俄罗斯等国的航天员参加中国空间站的飞行。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进入空间站阶段,中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俄《报纸报》援引航天专家伊戈尔·利索夫的话表示,中国建设空间站有一个深思熟虑的科学计划,空间站舱段有大量科学研究装置,还使用通用设备,便于未来邀请外国研究人员参与科研。

  “神舟十二号”为国际社会增强对中国自主科技进步的信心添加一个新元素,这样的添加将会是源源不断的。美国支持了太多妖魔化中国的宣传,中国从容不迫的和平发展就是最强有力的回答。

  中国航天事业并不具有对外较劲的属性,它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应有题中之义。中国人至今主张高科技领域应有尽可能多的合作,然而美国一直在拒绝我们。那么就让我们的手中有更多资本吧,也许只有我们成功的自主发展能够改变美国的态度。我们会很坚定地这样做。美国“逼着”中国独立发展,而中国的能力、经济规模等能够使自己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空间领域这样,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抓住“大航天”时代的历史机遇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在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航天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系统、行星探测、应用卫星等各领域全面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相比近年来我国航天高密度发射体现的技术成熟度和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前些年有学者预测,中国即将迎来“大航天”时代。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与“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如果说航天发射频次的倍增和探测距离的增加是“大航天”时代的序曲,那么以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为标志,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大航天”时代真的来了。

  空天科技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载人航天活动更是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就是欢迎的,只有少数国家的无良政客和媒体表现出夸张的焦虑与不安。诸如一段时间以来某些国家实施元器件出口禁令、炒作火箭残骸问题、制裁中国高新科技企业这样的动作,就是他们惯有的伎俩。对于各种围堵、打压,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必须笃定方向、坚定信心,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

  就空间探索活动而言,有人参与和无人参与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人在太空的长期存在,是中华文明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必由之路。如今,国家已经明确把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在这一背景下,相信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会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以空间站为平台开展大量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既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促进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空间站将从平台资源、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为发展空间科技提供充分的条件,有望取得一大批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性科技成果。这也将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外层空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一开始就树立了比“太空争霸”更为崇高的志向。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是中国作为一个有实力、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后续将在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中更好地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科学贡献,打破西方一些势力设立的壁垒,把更多有志于空间科学研究的国家、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联合起来,推动全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回顾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来,中国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相继发射成功,通过实验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升空,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由此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上天,在轨完成了多项操作,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多人多天成功巡天,圆满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搭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英雄翟志刚从轨道舱进入太空,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了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胜利。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再次与天宫一号对接,先后通过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次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以及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入驻天宫一号,突破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飞行,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成功完成交会对接后进入了天宫一号。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景海鹏和陈冬执行30天组合体驻留任务,考核了中期驻留支持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升空,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快速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稳步向前推进。

 

    来源:新华社、中新网、经济日报、环球网、新京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