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从文化到国族认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多重社会意涵、作用及影响

柳金财

柳金财,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作者 柳金财 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近日国台办发言人表示,为创建更多两岸交流合作平台,给予两岸民众提供更多回顾历史、品味文化、畅叙亲情及共同发展的机会,以促进“心灵契合”;经由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在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和四川绵阳盐亭嫘祖陵公园,设置2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以展现“慎终追远、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溯源追根文化,作为追思中华始祖、铭记炎黄荣耀的重要平台场域。而本年早先也批准设立4家,包括福建龙岩长汀汀州客家首府、泉州安溪清水岩,江苏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和四川绵阳梓潼文昌祖庭,作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事实上,从2009年至今大陆已先后在山东、湖北、福建等24个省区市批准设立8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其中2021年即有两波新设立6个交流基地,这显示大陆对台政策取向,仍是以“融合促统”为主轴路径,藉由展现“软实力”精神的民族情感、同文同种、文化同根的中华国族主义,通过扩大两岸交流及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达到“两岸一家亲”、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目标。换言之,从文化、历史、民族认同,逐渐发展成国族认同乃至政治认同,势将成为涓滴细微的民心重建工程。

  设置“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目标以促进两岸社会、历史、文化及宗教交流及有机联系,连结两岸民间社会构筑共同历史、文化及情感,为国家完全统一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立扎实根基。无论是两岸妈祖、张学良故居或宫庙、历史文化交流,交流基地皆提供两岸民众更多交流合作机会,尤其2020年疫情爆发后,交流基地成为两岸民众进行 “云交流”的重要平台,藉以弥补实质交流之不足;此 “云交流”尽管无法完全替代“实体交流”,但仍发挥“互相交流”、“双向融合”作用。

  首先,凸显福建在对台政策中具有关键地位及作用。据统计显示,自2009年以来24个省区市共批准设立81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其中最多的是福建,目前有18家,其他如江苏、湖北、浙江各有6家,山东、四川、广东各有5家;云南4家;安徽、河南3家;山西、江西、北京、重庆2家;海南、陕西、贵州、甘肃、辽宁、天津、广西、内蒙古、河北等1家。这显示大陆当局赋予福建省对台政策特殊角色,搭建闽台融合为两岸融合的战略前沿地位。台湾、福建基于地缘临近性,两地民众的血脉、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系出同根同源、根脉相连。在81个两岸交流基地中福建省即设置18个,显见在两岸交流合作及融合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为关键角色。

  其次,印证两岸宗教系属同源且拓展宗教影响圈。2020年2月到3月,福建湄洲妈祖祖庙和台湾妈祖宫庙、团体联合举办“天佑中华祈福武汉—海峡两岸妈祖宫庙携手抗疫在线祈福”活动,涵盖台湾120多家的妈祖宫庙,3000多名信众在现场参与,20万人观看在线直播。这种既在线又线下交流模式,涵盖宫庙、参与信众及旁观民众,不仅具有共同溯源、印证同属一脉意义;也有创造共同文化、宗教信仰之作用。类似案例包括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和台湾保生大帝宫庙,已联合举办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

  尤其是推动两岸宗教交流,包括湖北道教、广东佛教、福建客家永定佛、关公、济公、妈祖、文昌等交流,确定“宗教中国化”的发展方向,认同并融入中华文化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使宗教发展不仅“中国化”,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

  复次,串起两岸共同历史情怀。从2020年10月始,辽宁的张氏帅府博物馆和台湾的张学良故居合作,每月一次联机直播,让沈阳和新竹的观众能够实现“云参观”、“云相聚”,增进共同的历史记忆,激发新的体验和情感。先前所设置台儿庄大捷、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同胞纪念馆、孙中山陵,不仅链接两岸历史共同记忆,利于加强爱国教育;同时,也试图降低民进党当局执政后,不断采取 “去国民党化”、 “去孙中山化”、 “去蒋介石化”等一系列 “去中国化”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再者,协助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及进行两岸基层交流特色及目标。例如福州建置两岸青年交流基地,办理青年“说论坛”、“交流汇”、“体验行”三大板块活动,涵盖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此外,为便利台湾青年在绵阳创新创业、实习就业、孵化兴业,也设立“绵阳市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同时,也拓展两岸地方基层交流与小区治理。高雄市、台北市、桃园市等基层民众纷纷踏足四川绵阳,品中华文化、话乡村振兴,尤其是高雄市小区与绵阳小区治理交流,促进两地交流合作。特别是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基层与小区治理经验的交流更显蓬勃发展;但自民进党执政后在无 “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两岸基层及小区治理经验互动分享趋于寂静。

  最后,建构亲缘认同强化“同文同种”民族情感。例如建置永定客家文化园,该基地由永定客家博览园、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吴伯雄祖籍地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等多个点组成。此印证台湾社会为一移民社会,无论是闽南或客家族群,绝大部份民众祖先来自大陆。永定客家文化园区纳入两岸交流基地,凸显“慎终追远、薪火相传”的客家族群传统寻根溯源文化,成为追思共同族群历史记忆、纪念祖先荣耀的重要平台场域。设置交流基地体现台方针政策取向,其主旋律即是“融合促统”,启发“同文同种”共同历史、文化记忆,透过亲缘、血缘的纽带积极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及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我群意识”。

  综合归纳上述两岸交流基地设置有其运作特色,包含既有民族共同资产、同文同种及地域文化,也有两岸民众共同历史记忆、宗教同源和文化传承,强化两岸社会民众的有机连带关系。大陆藉此积极强化对台交流的全覆盖,培养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历史认同,从而强化国族认同及改变政治认同。就此而论,组建交流基地符合对台政策“融合促统”策略路径,这加速两岸社会经由文化融合到政治统合过程,达成从形塑历史记忆、民族认同到政治认同之目标。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柳金财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