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挑战“超级课程表”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1-08-17 09:16:29

  7月19日,海军工程大学举行2021届学员毕业典礼。嘹亮的军歌声中,首批无人装备工程专业学员出现在舞台上——作为院校调整改革后该校11个新开专业之一,该专业第一届学员顺利完成学业。他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奔赴万里海疆。

  4年时间,学员们坚持勤学筑基,把与专业共同成长的拓荒之路走得异常精彩——在校期间,他们先后获第八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制作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一等奖、“智胜空天-2018”无人机挑战赛一等奖等军地奖项10余个。

  今天,让我们从一张课程表开始,走近他们的奋斗故事。

  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

  “这份课程表是我最好的青春记忆。”毕业典礼结束,学员郑澳璠再次来到学习室,把满是圈圈点点的课程表翻了又翻,4年的记忆一下子涌上心头。

  入校前,郑澳璠许下了“要在部队建功立业”的豪言壮语。让他没想到的是,挑战是从一张课程表开始的——

  在新生入学专业导论课上,舰船与海洋学院教员霍聪介绍了无人装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密密麻麻的必修课和限选课挤满了整张课程表。郑澳璠一下被晃晕了眼。

  


  

  学员们在做实验。作者提供

  “挤得跟向日葵花盘似的。”郑澳璠表情夸张地说。

  “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这是我们面对的新挑战。”看着学员们畏难的表情,霍教员说,专业跨度大、交叉融合多、技术要求高,是无人装备工程专业的特点。为了完成对海上无人装备的运用与指挥,要求学员既要掌握作战指挥相关的专业技能,又要熟悉通信、导航、保障、武器载荷操控等领域专业知识。

  近70门必修课,涉及7个院系百余人的教学团队。跨院系的专业课程多,就意味着教室会分散在校园各个角落。

  “你知道一天下来换个教室都得跑步是啥感觉吗?”回忆起专业课最忙的几个学期,郑澳璠做了一个累趴的手势。

  比在教室之间“赶场”更累的,是专业思维的来回切换。郑澳璠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连上两堂跨专业课的痛苦——上一堂课刚跟本学院同学争论什么样的船体性能更好,下一堂课又跟另一个学院战友讨论阴雨天气哪种导航定位方式更准确,一不小心还把航行原理的知识写到了导航原理的笔记中。

  “我就不信了!”前几周的忙乱让郑澳璠憋了一口气,他逼着自己要当堂跟上教员授课进度。几个月下来,郑澳璠终于能顺利衔接每门课的学习。既是提醒,也算庆祝,他特意在当天的笔记本上标粗了几个大字:“保持这股劲儿。”

  跨专业学习的这股劲,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对于学员王慈恩来说,忙碌的跨专业学习让他收获了自信。入学之初,不喜欢社交的他,不管是担任兼职骨干还是参加各种活动,都以“不感兴趣”为由推脱了。但专业课程繁多,每名同学都“分摊”到了兼职教学骨干任务,王慈恩被“赶鸭子上架”,学着整队报告、协调联络、规划碎片时间。几个月下来,他甚至觉得自己“参谋的活也能干了”。

  “课程紧、标准高,既是为了打赢,也是对他们综合素质的进一步锤炼。”舰船与海洋学院领导说,刚刚完成的毕业论文答辩,学员们全部得分优良以上,学员张吉喆的论文还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

  全面锻炼,课程表外的“风景”也精彩

  铃声响起,大步冲出英语四级考试考场,张吉喆一把扯过行李箱,跑去田径场与伙伴们汇合——他们要去西安参加“智胜空天-2018”无人机挑战赛。

  那是刚上大二的他们首次参加校际大赛,如果不能在闭会前赶到赛场,几个月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飞驰的高铁上,他们一边继续熟悉汇报要点,一边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方案。张吉喆记得,教员动员大家报名参加挑战赛时,有学员调侃道:“咱们是海军,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参加空军的比赛?”张吉喆坚信,未来的无人作战将会是跨域协同作战,要趁早抓住机会看看课程表外的“风景”。

  最终,张吉喆与郑澳璠、赵津唯顶着压力,选择了创新设计项目参赛。对手是近百支军地院校专业团队,其中不乏硕士博士领衔的种子队伍。

  “不试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第一次小组碰头会,张吉喆毛遂自荐担任组长,他一边给大家打气,一边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

  他们决定根据战场真实情况研究一种跨域无人作战概念。之后连续几周的研究推演,张吉喆体验了很多课堂上不曾遇到的经历——资料不够去哪里找?大家意见相左要怎么处理?怎么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现设计方案……一次次头脑风暴、一次次团队协作,磕磕绊绊一路走过。最终,他们确定设计一种兼具水空两栖能力的多航态跨介质航行器。

  “正是这一独具特点的跨介质设计,为我们赢得了决赛入场券。”高铁到站的提示音响起,张吉喆收回思绪。他是汇报主讲人,一直在提醒自己“要把特点讲透”。

  终于赶在闭会前,他们拖着行李箱奔入了会场。此时,观众早已离场,剩下几只参赛队伍正在收拾东西,似乎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然而,从容走上汇报席的张吉喆,越讲越流畅、越讲越自信。他从航行原理、性能验证讲到军事战法应用再讲到系统设计,数月的努力成果在十几分钟的汇报里,展示得淋漓尽致。汇报完毕,掌声响了起来——那是来自评委的赞扬与肯定:“你们的方案值得我们等待。”

  不久,总分第一名的消息不期而至,3名年轻学员激动得抱在一起。

  “站上另一个山峰,可以看到原来山头的样子。”张吉喆说,跨域参赛让他们触类旁通收获很多,对海上无人装备的理解也更加立体。

  “人才培养方案也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性竞赛活动纳入能力教育训练计划,这是一张更大的课程表。”霍聪说。

  后来,这群学员的舞台越来越大,收获越来越多。郑澳璠参加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获一等奖,赵津唯决胜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制作大赛获特等奖……

  “相信将来的某一天,经过全方位锻炼的我们,一定能够为海上无人装备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张吉喆说。

  最后一课,也是扬帆时刻

  “开始甲板备航!”学员马兆昌眉头紧锁,在回复指挥战位口令的同时,手指在软件界面上流畅地运作……毕业实习综合演练中,马兆昌主动请缨示范操作,这在原来绝不可能。

  “这是我们军校生涯的最后一课,也是军旅生涯的扬帆时刻。”马兆昌有点遗憾自己的觉悟来得晚了一些。

  刚入学的一段时间,马兆昌一度想退学。经过教员和队干部的持续开导,他端正了态度,但耽误的学业一时没法追赶上来。直到去部队实习前,他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仍信心不足。

  实习中,一级军士长杨冠军注意到这个有点局促的学员。了解马兆昌的心结后,杨冠军主动表示愿意带个“徒弟”:“专业学习的一时挫折,不等于岗位能力的永远落后。”

  拧螺丝、掀盖子、通电检测……一连3天的维护保养,马兆昌跟着班长爬上爬下,沾得满身油污。曾经最讨厌重复工作的他,这次找到了乐趣。

  接触越多,学得越多,印证越多,马兆昌的眼睛越来越亮,信心越来越足。看到马兆昌的变化后,带队教员叶青有意在分战位学习过程中,让他负责动作口令最复杂的战位学习和讲解。

  行云流水地完成了10多个操作步骤讲解示范后,马兆昌深深呼了一口气:“其实,我也可以走在前列。”返校后摸底任职意向,心结打开了的马兆昌毫不犹豫地写下赴边申请书。

  部队实习,是学员任职前的最后一课,也是促进学员尽快消化所学、融入部队的“催化剂”。很显然,这个“催化剂”在马兆昌身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进入大四开始,实践任职类课程开始增多。这一年,教员黄政带着他们去了许多工厂、院所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他们直观接触了无人装备的研发生产。让马兆昌印象最深的是,在某研究所大家尝试操作某型无人装备后,一起嚷嚷的那股兴奋劲儿。

  离岗位和战场越来越近,意味着那张课程表即将到了尽头。最后一课,也是扬帆起航之时。

  7月底,学员们陆续离校,留下宣告胜利的那张课程表,它记录着他们一路拼搏的身影。

  对于这场胜利,大家的看法出奇一致:“亲眼见证并参与无人装备工程专业披荆斩棘、从无到有的建设之路,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作者:侯 融 张艺凡 熊 峰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邓芳华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