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哈腔

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根据山东省德州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有关文化部门的考察资料,远在明代,哈哈腔已在鲁西北各县和河北沧州地区各县流行,延至清乾隆期间,又进一步流传到河北保定地区各县农村。2006年5月20日,哈哈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根据山东省德州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有关文化部门的考察资料,远在明代,哈哈腔已在鲁西北各县和河北沧州地区各县流行,延至清乾隆期间,又进一步流传到河北保定地区各县农村。由此看来,哈哈腔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小戏。哈哈腔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其发展经历了当地的民间歌舞、民间小戏两个阶段,最后定型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腔曲调的小戏。在不同地方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下,哈哈腔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中路“、”东路“、”西路“三路流派。 

    2006年5月20日,哈哈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哈哈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是由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演变而形成的。在明代的时候,哈哈腔已在河北沧州地区各县流行了。到了清代乾隆期间,又进一步流传到了河北保定地区各县农村。哈哈腔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方语言特点和民间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东、中、西三路。东路流行于山东省的无棣、乐陵、宁津一带;中路流行于河北省沧州,衡水地区;西路流行于保定地区和麻坊的部分地区。

    到20世纪初的时候,哈哈腔进入了兴盛阶段。从这之后,哈哈腔曾经多次进人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演出。在河北省沧州、保定、衡水、廊坊、石家庄等地的哈哈腔子弟会,半职业班社也很活跃。

文化特征

    伴奏乐器

    哈哈腔乐器以“拙笙、巧弦、浪荡笛”三大件为主,西路的笛子尤其突出,富于民间吹打乐的特点。其最富特色的托腔手法,是吸收民间吹歌艺术的音型化伴奏,俗称“小抬杠”。

    表演

    哈哈腔表演手段丰富,既能表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生活,亦能表演俚俗纷争的故事,各行当都有着自己的表演特点。哈哈腔的服装和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相同。

    哈哈腔的表演朴实,以唱见长,叙述性、说唱性较强。开始主要演明物生活戏, 如《小年过》、《检姓》等,以后连步能演明较大型历史故事戏。

    主要曲牌

    哈哈腔的曲牌,约有百余支,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气氛、伴奏人物动作,多是从京剧、河北梆子和冀鲁民间音乐吸取来的。打击乐器,原曾用高腔锣鼓,后改用河北梆子锣鼓。

    角色行当

    哈哈腔的行当分生、旦、净、丑四个门类,各门类均有系统的表现程式。

    唱腔

    哈哈腔唱腔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流水板、三板、拨子和哭板等,流水板是核心板式。哈哈腔各行当唱腔大体相同,分男腔、女腔两种,男女同调,唯旋律稍有区别。哈哈腔用清苑方言演唱,唱词系七字、十字的上下句式。其上下句尾音均落“1”音,上句落于眼上,下旬落于板上。

    唱词

    腔的唱词是7字、10字的上下句式。上句唱腔通常是板上起唱,尾字落在眼上的“1”音;下句一般也是板上起,尾字却必须落在板上的“1”音。由于上下句尾音均为“1”,因此上句落眼,下句落板,是区分上下句的主要标志。各种板式相交,以流水音板在戏中使用最多,所以流水音板是哈哈腔的核心板式。

代表剧目

 

    截止2015年,哈哈腔传统剧目有一百余种,以喜剧风格见长,代表性剧目有《王小打鸟》《三拜花堂》《双灯记》《李香莲卖画》《金锁记》《女中魁》《卖水》《杨二舍化缘》《唐知县审诰命》等,另外还有《小过年》《拴娃娃》《摔纺车》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以及《全忠孝》《乌玉带》等从梆子移植的大戏。

传承价值

 

    哈哈腔积淀了中国戏曲和清苑文化许多历史层面的艺术创造,凝聚了历代艺人和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清苑社会的历史变迁,充分体现了近代清苑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生存状态和社会风貌,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中新网、新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