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传指尖技艺 富一方乡亲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申遗保护      2021-11-17 16:07:26

  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11月2日,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三石竹艺中心,张三石正在细心地制作瓷胎竹编。50公斤萍乡本地种植的慈竹经过近十道传统工序后,仅能抽取400克左右的竹丝,用于瓷胎竹编。加工后的竹丝薄如蝉翼,与瓷胎结合,在张三石手中就可以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瓷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清代中叶。瓷胎竹编以竹丝为瓷器编织“外套”,有着“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特点。一件完整的瓷胎竹编作品,从制陶、抽丝到编织完毕,需要一名熟练工匠花费近30天时间、经过84道工序才能全部完成。

  张三石是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人,从小酷爱竹艺,曾远赴四川、浙江等地学习竹编工艺,如今是手工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瓷胎竹编第五代传承人。他在江西景德镇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其作品远销海内外。在2018年杭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他的作品还作为国礼送给了52位与会国家的领导人。

  张三石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湘东区优质竹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2017年张三石从景德镇回到家乡发展,希望能够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张三石在江口村建起了竹艺中心和竹编博物馆。在这里,他以“精益、传承、创新”的理念,全力助推竹编工艺融入现代雅致生活。他不仅创作了大量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新型竹编手工艺品,还手把手地为本地村民传授传瓷胎竹编指尖技艺,先后培养吸纳了30多名本地村民在竹艺中心工作,熟练工每年每人可增收5万元。村民谢和斌是家中独子,以前在外地务工,现在他可以就近就业,收入稳定,还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

  如今瓷胎竹编非遗技艺在江口村得到传承,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还撬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研学观光、农家乐等产业发展。近年来,到竹编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近15万人次,江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7500元增加到1.1万元。(记者杨继红)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杨继红  |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