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走进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看古代冠制的发展史

华夏经纬网文化频道特推出系列策划,聚焦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带您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史,感受古代服饰文化之美。本期策划关注古代冠制,小编为您介绍我国古代冠制是如何演变发展的?看看古代人戴的各种“帽子”又有什么不同呢?

  编者按:服饰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的实用功能,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华夏经纬网文化频道特推出系列策划,聚焦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带您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史,感受古代服饰文化之美。

  本期策划关注古代冠制,小编为您介绍我国古代冠制是如何演变发展的?看看古代人戴的各种“帽子”又有什么不同呢?

  秦汉时期在传承商周服制的基础上,确立了一整套服饰制度,成为大一统王朝等级礼法制度的标志。冠制从属于服制,是身份、品阶以至官职的象征。

0111

陕西咸阳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所戴之冠(摄影:虞鹰)

  古代的冠和现代的帽子不同,它起初只是加在髻上的发罩,并不盖住整个头顶。我国古代士以上阶层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而为成人,所以戴冠首先是礼仪上的要求。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所戴的冠也有所差别。

02

西汉的冠(摄影:虞鹰)

012

鹊尾冠及其模型(摄影:虞鹰)

  现有历史文献中对先秦时的各种冠有所记载,但由于缺乏实物或图像相印证,具体形制不明。目前只能从资料稍丰的秦冠说起。

03

冕的相关文物及图示(摄影:虞鹰)

  《周礼·司服》记载,周代有“五冕”,分别为衮冕、鷩(bì)冕、毳(cuì)冕、絺(chī)冕、玄冕,然而尚无考古材料证实。自东汉始,以冕为祭服。皇帝的冕十二旒(liú)系白玉珠,王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系黑玉珠。《白虎通义》说:“前俛(fǔ)而后仰,故谓之冕也。”冕顶上的綖(yán)板略向前倾,表示恭谨,垂旒表示非礼勿视,耳旁所垂黈纩(tǒu kuànɡ)表示非礼勿听。造型立意于对天地的敬仰,全然不带倨傲之气。隋以后冕的使用范围稍扩大,但也只在极隆重的大典礼上戴,一般场合中虽身为帝王也不戴冕。

貂蝉冠

09

貂蝉冠相关文物及图示(摄影:虞鹰)

  等级最高的武冠是貂蝉冠,为皇帝的近臣如侍中等人佩戴。这种冠前有金珰(dāng),珰上附蝉,并在一侧簪貂尾。蝉取其“居高食洁”之意,貂取其“内劲悍而外温润”之意。但汉代的貂蝉冠尚待发现,十六国以来实例渐多。

武冠

06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墓主所戴的武冠图示(摄影:虞鹰)

  武冠又名武弁大冠,是弁与帻结合而成。弁起初用繐(suì)布,即一种细而稀疏的麻布制作。后来改用涂过漆的纚(xǐ )纱,并在弁的周围裹细竹筋,顶部用竹圈支撑,使它成为一个不易变形的壳体,这样的武冠又名笼冠。

07

武冠的演变示意图摄影:虞鹰)

鹖冠

08

鹖冠图示摄影:虞鹰)

  武士的弁上还可以插鹖(hé)尾。《汉书》记载:“鹖者,勇也,其斗一死乃止。”鹖是一种好斗的小猛禽,插其尾表示勇敢。战国时期将鹖尾插在弁上,东汉时期则插在笼冠上。

进贤冠

04

进贤冠结构示意图(摄影:虞鹰)

  进贤冠是我国服饰史上影响深远的一种冠式,从汉代到唐宋,一直在文职人员的礼服中居重要地位。东汉时的进贤冠衬以介帻,并在介帻后部延伸出上翘的冠耳。原来的冠体成为它的一个部件,名“展筩(tǒng)”。汉代的展筩是有三个边的斜俎形。至晋代则成为只有两个边的人字形,同时冠耳升高。至唐代,冠耳由尖变圆,展筩则有人字形变成卷棚形。

05

进贤冠的演变(摄影:虞鹰)

010

弁的图示(摄影:虞鹰)

011

图左为弁的模型;图右为秦始皇陵出土的戴弁骑兵俑(摄影:虞鹰)

  弁(biàn)近似搭耳帽,也是武职人员戴着。秦代直接在头上戴弁,汉代也有先戴平上帻,其上再戴弁的。

013

图左为山东汶上孙家村汉墓画像石中戴平上帻者;图右为介帻模型(摄影:虞鹰)

014

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中戴介帻者(摄影:虞鹰)

  帻(zé)起初是包发的头巾,后来演变成类似便帽之物,到东汉时才流行开来,当时身份低的人不能带冠,只可带帻。帻分介帻和平上帻两种。介帻,又名屋帻,上部成屋顶型,一般为文职人员所用。平上帻在顶上覆巾,一般为武职人员所用。

编辑策划:虞鹰 摄影: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