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C折翼:美军又在南海栽跟头!

F-35C折翼:美军又在南海栽跟头!
正在南海“耍大刀”的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一架F-35C战机在甲板降落时发生事故,造成7人受伤。这是美国航母舰载机F-35C首次在海上部署任务时发生事故。此前,美方还吹嘘目前是在印太地区部署第五代F-35战机数量最多的时刻,并称这“有助于威慑中国”。话音刚落,就秀肌肉不成,反而“肌肉拉伤”。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1月24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表声明称,一架F-35C战机在“卡尔·文森”号航母甲板降落时发生事故,导致7人受伤,飞行员“安全弹射”坠海后被救起。

     报道称,事故发生后,除了飞行员,另外6人均系在甲板上受伤。其中3人需立即送至菲律宾马尼拉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但目前情况已经稳定,另3人只需在航母上救治。声明还称,事故系“机上事故”,原因正在调查。这是美国海军F-35C战机首次在海上部署任务中发生事故。

  美国军方对这次事故的许多细节语焉不详。半岛电视台称,美国海军在声明中未解释何以伤员中3人需要送到马尼拉治疗,他们的伤情到底有多严重,声明也未提供出事战机的状况和航母是否遭受任何损坏的细节。

     法新社称,尚不清楚出事的F-35C战机究竟是坠毁在飞行甲板上,还是落入海中。美联社援引第七舰队发言人兰福德的话称,航母飞行甲板受创是“表面性”的,航母及其搭载的飞行联队都已恢复运行。

  韩国《中央日报》分析认为,这架美国海军最新的 F-35C 隐形战斗机可能在降落时已经坠毁,未来的部署可能会受到影响。

F-35战机三大型号接连出事

     短短三个月内,美国F-35系列战机A、B、C三种型号接连出事:先是2021年11月,一架F-35B战机试图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起飞时坠入地中海;接着在今年1月初,韩国空军所属的一架F-35A在训练飞行中起落架失灵,不得不用机腹着陆,造成战机几乎损毁。这次轮到F-35C战机出现重大事故。

  美国《海军时报》称,这起事故也是近几个月来发生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第五起重大航空事故。上次事故发生在2021年12月31日,当时一架CMV-22运输机在航母甲板上处于静止状态时意外起火。

  实际上,F-35从问世至今已不止一次被爆有明显缺陷,这次事故只不过是因为之前美国军方高调在南海“秀肌肉”,受到国际广泛关注而引发了热议。

     CNN称,过去几年间F-35至少卷入另外8起事故,包括2020年5月美国空军一架F-35战机在佛罗里达埃格林空军基地着陆时坠毁,2019年4月日本一架F-35坠毁在日本北部附近的太平洋上,导致飞行员丧生。

     去年早些时候美国审计与检查办公室 (GAO) 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11 月,所有 F-35 的缺陷数量比半年前增加了 2 个,达到 872 个。

     韩国SBS电视台称,日前在韩国发生的F-35事件显示出该款战机有着“史无前例的重大缺陷”。报道质疑称,相对其每架超过1000亿韩元的价格,F-35战机显得太“名不副实”了。

美海军为了作秀疲于奔命

  就在事故发生前几个小时,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卡尔·文森”号和“亚伯拉罕·林肯”号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已驶入南海进行演训,而一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称,此举旨在安抚盟友并展现“抗衡恶意影响力”的决心。

     在此之前,美国这两个航母战斗群曾在台湾以东的菲律宾海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举行联合演习。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进入南海炫耀武力。并宣称这次演习是迄今为止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F-35最大一次集结,共有26架。

  据美国海军协会网站报道,该演习中的舰只包括“卡尔·文森”号航母、“林肯”号航母、“美国”号和“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3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日向”号直升机母舰。该网站还公布了演习照片,特别是舰载机编队飞越参演战舰的照片,摆拍的意图很明显。

     “卡尔·文森”号本想在南海“耍大刀”,结果“大刀砍到了自己”。作为美国当今最先进隐形舰载机,F-35C没有达到非常可靠的作战状态。专家认为,其中可能存在两方面原因,首先是舰载机飞行员对该机型还不是特别熟悉;此外也有可能是飞机本身可靠性或者说稳定性存在问题,如果是这样,想要在航母上大规模使用F-35C的后果是,不仅没有办法有效威慑对手,还会让自己受伤。 

  专家介绍,美国航母的单次海上部署时间通常为6个月,但近年来随着五角大楼全球部署的战略需求,美国航母不断创造新的连续部署纪录,2021年“尼米兹”号航母甚至连续出海长达10个月。“卡尔·文森”号从去年8月从本土出发至今已经接近半年,算是进入正常部署阶段的尾声。然而不同于其他航母“走走停停”的部署模式,“卡尔·文森”号自出海以来就保持高强度的演习节奏。

  从美国海军的官方通报就能看出这艘航母的超强度部署:2021年6月俄海军舰队在夏威夷附近举行大规模演习,刚完成维护升级的“卡尔·文森”号不得不匆忙结束磨合训练,为它的后续部署带来了糟糕的开始。

     当年8月,“卡尔·文森”号离开美国西海岸开始这轮部署,随即赶往西太平洋参加横跨17个时区的“大规模演习21”。8月底,该航母抵达日本附近海域,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多艘直升机母舰在冲绳和南海接连举行多场大规模联合演习。

     10月,该航母与英国航母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后,又前往印度洋参加美日印澳“马拉巴尔-2021”联合演习。在返回西太平洋的途中,该航母与日本“加贺”号直升机母舰在南海进行了复杂的战术演练。

     11月中旬,美日澳德加5国舰艇在菲律宾海举行联合演习,其中也有“卡尔·文森”号的身影。11月底,该航母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附近联合演练“打击海上目标”。12月,它又赶赴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展开联合演习。今年1月,“卡尔·文森”号接连在中国东海、南海搞事……

  专家表示,美国航母在6个月的海上部署中如此高频率地举行演习非常罕见。各种舰载设备存在使用过度的问题。例如高强度出击可能导致舰载机发动机损耗程度增加,需要提前维护;航母上的弹射器和阻拦索寿命也是有限的,需要定时更换。

     美国《海军时报》披露,“卡尔·文森”号在2021年最后6周里一共发生4起舰载机A级事故,其中3次都发生在一周内,包括两次“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发动机事故和一次“鱼鹰”运输机的发动机起火事故。这些频发的事故足以证明“卡尔·文森”号在高强度部署中“疲于奔命”。

     长年累月高频度派出舰艇、飞机耀武扬威,寻衅滋事,使得美军士兵精神高度紧张,身心疲惫,发生事故难以避免。这一点可以从前几年美军巡洋舰、驱逐舰连续发生撞船事故,以及几个月前美国核动力核潜艇发生水下撞击事件得以证实。美军应该停止派出舰机四处寻衅滋事,停止危害别国主权安全的行径,否则的话,事故只会更多,不会减少。


     来源:环球网、海外网、观察者网、参考消息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