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闲庭信步游国博 感受古代人间烟火气

1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专题展览。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套),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真实刻画古代劳动人民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深刻表达中华民族对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憧憬。

封面

封面2

  人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享受生活从吃开始、幸福味道从美食出发。但吃,不仅是为了果腹与生存,更是一种生活的状态,调羹弄膳之间,处处流露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1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专题展览。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套),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真实刻画古代劳动人民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深刻表达中华民族对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憧憬。

食自八方

粟

炭化麦粒

炭化麦粒

陶牛1

陶牛

  中国是粟、稻两种主要农作物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驯化犬、猪、鸡等家畜家禽的地方,距今4千年前后我国还从西亚等地引进了羊、牛、马、小麦等。由此,中国人多种粮食加肉食的饮食格局,早在史前时代便已形成。相较于西方的肉食型食物结构而言,中国人的杂食性食物结构更为科学合理,它能使人体从各类食物中获取丰富而均衡的营养成分,也充分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多样而统一的特征。

茶韵酒香

蒸酒

酿酒蒸馏场景

酒器

  我国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悠久,酒和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两朵璀璨奇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让古人的饮食生活更具艺术化色彩。酒使人沉醉,而茶使人清醒,所谓“酒如豪士,茶如隐逸”,新茶陈酒可以给饮者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精神需要。文人墨客书写的关于酒和茶的诗文词曲,也共同构成了博大宏富的中华酒文化和中华茶文化。

琳琅美器

朱漆皮

青花花果八格食盘

青花花果八格食盘

  饮食器具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出现最初的食器,到历代发明的陶制、金属制、瓷制饮食器具,无一不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在讲求实用的同时,还始终贯穿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彩陶的古朴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铜器的庄重之美,漆器的秀逸之美,金银器的辉煌之美,玉器的莹润之美,都给使用者带来美好的享受,“美食配美器”,此之谓也。

鼎中之变

968e1aff3dcfaa4395d7369965d99b6

微信图片_20220309111141

  火的使用使远古先民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饮食生活,从生食到熟食的转化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起点。俗话说“水火不容”,但智慧的中国古代先民却在烹饪上实现了“水火相成”:只要让水、火之间有一层薄薄的隔离,它们就能共存相成。

  釜(fǔ)、鼎、鬲(lì)、甑(zèng)等首批被发明出来的炊具决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烹饪技法以蒸、煮为主。汉代是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在粮食储藏和加工、主食制作、菜肴烹调、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基本饮食格局。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中原饮食文化互相吸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华饮食文化。

礼始饮食

微信图片_20220309105033

78a85c0d093beb4bd2f50d700c05e65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象征的“礼”,首先是建立在饮食的基础上。饮食前必先祭拜祖先和神灵的习俗,自新石器时代产生以来,至商周时期愈演愈烈:从饮食礼器名数组合到使用中表现的礼仪,从肴馔品类到烹饪品位,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无一不强调着等级之序次。先秦时期的典籍对于饮食礼仪有着详细的叙述,很多礼仪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多媒体互动区体验乐趣

DSC00378

DSC01801

DSC00752

宋代点茶场景

  此次展览特别设置了多媒体互动体验区,展陈形式丰富。在“茶韵酒香”单元,有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宋代点茶过程;在古人席地而食体验区,观众可以进行拍照打卡;还可以用模具制作面食,敲打编钟,触摸外来作物,感受古代饮食文化氛围。通过好看的、好玩的、能体验的、能动手感知的内容与展览形式设计,拉近了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编辑策划、摄影:张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