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国防部发布通报称,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强盾在手,不惧亮剑!专家表示,陆基中段反导技术是当下最为前沿的军事技术之一,难度极大,目前仅有少数国家掌握该项技术,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的成功率位于世界前列。

     国防部重磅宣布:2022年6月19日晚,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一则消息短短几十字,可谓是“重磅炸弹”,瞬间冲上热搜!

  这是我国第6次对外公开宣布进行陆基反导技术试验,此前5次分别发生在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2018年2月5日、2021年2月4日。根据此前官方通报的信息,试验均取得成功。

     专家表示,陆基中段反导技术是当下最为前沿的军事技术之一,难度极大,目前仅有少数国家掌握该项技术,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的成功率位于世界前列。

  我国发展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是一种战略性投资。现在各国都在强调攻防兼备,而我国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发展适度的防御能力,保证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尤为重要。

什么是“陆基中段反导”技术?

  弹道导弹的飞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上升段:当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飞出大气层之前,这一阶段叫做上升段;

  中  段:导弹飞行飞出大气层,在大气层外飞向目标,这一阶段是飞行中段;

  末  段:重返大气层后,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方继而命中目标,这一阶段被称为重返大气层阶段,或者叫末段。

  针对导弹的三种飞行阶段,自然而然也就分别对应了三种拦截方式:“助推段”防御系统、“中段”防御系统、“末段”防御系统。

  “陆基中段反导”技术主要是指在大气层外、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对导弹进行拦截,可以说是导弹防御技术当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部分。大气层以外空气稀薄,此时导弹的飞行速度非常快,拦截弹要进行动能撞击,也就是要求发射的拦截弹要与对方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对撞在一起。

  此外,这种拦截方式首先需要有雷达识别来袭弹头,判断它的轨迹、速度等,还要对其进行跟踪,所以中段反导拦截技术难点非常大。

美国“萨德”系统

  目前各国普遍把100公里高的卡门线确定为大气层的分界线,100公里以外是外层空间,100公里以内是航空空间。有些短程弹道导弹,导弹顶点刚刚出大气层,甚至还没有出大气层。不同的弹道导弹,弹道顶点高度是不一样的,近程弹道导弹不到100公里,洲际导弹则超过1000公里,所以显然不能用一条固定不变的高度线,或者出没出大气层来确定弹道导弹的不同飞行阶段。

     弹道导弹的初段又称为主动段,也就是弹道导弹发射到末级发动机关机的这一段,导弹发动机处于工作阶段。中段是从初段结束时开始,到末段或者说再入段的飞行阶段。而再入段并不是以进入100公里以内的大气层来计算的,学术上通常把末级发动机关机的高度,确定为重返高度。弹头下落到这个高度以下,就被认为是再入段。

  此外,中段反导系统也好、末段反导系统也罢,也并非完全严格按照拦截位置来确定。据介绍,美国“萨德”系统实际就是根据“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缩写音译的,它的杀伤区高界大约150公里到200公里,特别是它的增程型,不仅超出大气层,也确实在不少中近程弹道导弹的中段,但它仍然被称为末段反导系统。

  现在经常谈及的最典型的中段反导系统,通常是针对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研制的,主要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的反导系统。有些针对中程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进行拦截的反导系统,也被归为中段反导系统。但这样的反导系统,拦截高度相对较低。


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


  以弹道导弹为例,其在飞行中段的高度通常已达到1800公里以上,飞行速度达到20马赫。导弹在飞行中段通常已经完成了弹头和弹体的分离,弹头的雷达反射面积小,而采用现代隐身涂层的洲际导弹弹头雷达反射面积只会更小,大概还不到0.1平方米,且多采用诱饵弹技术,想要在高空,高速的条件下,精确地识别真正的拦截目标,这对一个国家的雷达技术要求特别高,通常而言,一般的雷达有效探测距离仅为300-500公里左右。能够掌握中段反导技术,说明一个国家至少已经具备了强大的雷达探测技术。

  虽然陆基中段反导技术难度很大,但这种拦截方式的优势也是极为明显的。弹道导弹有大概80%的飞行时间都在飞行中段,且在该飞行段中导弹的弹道平稳,不像助推段和末段一样轨迹多变,因此对于防御一方而言,无论从反应时间还是弹道的预判上,在该飞行段进行导弹拦截都更具优势。此外,一旦拦截成功,掉落的导弹残骸也不会落入本国领土,能有效减少对防御方地面目标的毁伤,大大降低附带伤害。

  也正是在实践中认识到中段反导更具可行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但目前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成功进行过类似试验。

为什么大国要搞中段反导?

2e7d-fyrpeie4510930

俄罗斯空天军防空反导部队A-135反导系统

  理论上讲,拦截弹道导弹,比较理想的方式是能在飞行全程进行多层拦截,尽量将首次拦截窗口前移,助推段进行首次拦截,中段进行二次拦截,末段时“查漏补缺”。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对于远程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的主要拦截方式是中段拦截,这和不同阶段拦截的技术难点相关。

  助推段的弹道导弹机动能力差,通常不采取突防措施,就拦截本身来说是相对容易的。但助推段飞行时间比较短,这就对预警、跟踪、拦截的反应速度要求都很高,而且拦截窗口很小,对拦截弹的加速能力要求高,要比导弹晚发射,还要“追”上去,难度比较大。而且,在助推段拦截,己方拦截平台靠对方较近,自身生存也成问题。总体成本较高、技术难度大。而末段拦截的主要问题是一旦拦截不成,那基本上就没有补救措施了。而且对于洲际导弹、远程导弹来说,通常携带核战斗部,在末段拦截即便成功,也可能造成本国领土较大范围的核污染。

  因此,进行中段拦截就成为军事大国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洲际导弹的主要方式。弹道导弹的中段飞行时间较长,给进行拦截提供了更多窗口。中段拦截还能利用弹道导弹飞行速度较慢的一段。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结束时达到最快速度,洲际导弹可以达到大约22倍音速。然后导弹凭借惯性飞行,直到飞行到弹道顶点时,基本是在减速,过了弹道顶点开始下落,又开始加速。在弹道顶点时弹道导弹弹头速度最慢,如果利用弹道顶点附近相对较慢的速度,可以降低拦截难度。


“宙斯盾”军舰装备的“标准-3”舰空导弹正在发射资料图片
“宙斯盾”军舰装备的“标准-3”舰空导弹正在发射


  大气层外进行中段拦截也非常适合使用红外成像制导方式。目前美国的中段拦截弹,通常使用直接碰撞动能拦截技术,想要实现很高的命中精度,往往是依靠红外成像制导。拦截弹自身飞行速度非常快,如果是在大气层内飞行,红外成像导引头会受到气动加热导致的热噪声,严重影响目标捕获。而在大气层外则无此担忧,且环境温度很低,更适合红外成像导引头捕捉目标。

  当然,中段拦截也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美国的一些弹道导弹在飞行中段会释放一些诱饵,这个过程中识别诱饵也是比较难的。

  目前服役的最典型的中段反导系统包括美国“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MD)和配备“标准-3”拦截弹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陆基中段防御系统”并不是武器种类,而是具体型号,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采用常规战斗部、用于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宙斯盾”反导系统最初只能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随着对“标准-3”拦截弹的不断升级改进,目前也具备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


以色列的箭3大气层外拦截系统


     俄罗斯的A235“努多利河”反导系统也可以算是一种中段反导系统。中国也多次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此外,以色列的“箭-3”、印度的PDV反导系统,都已涵盖了一些导弹的中段。

  有观点认为,完全独立自主研制的只有中美俄这三个大国。以色列背后有美国的资金和技术援助,而印度的反导系统甚至还用的是以色列的雷达。其实,反导本身的技术难度非常高,投入也很大,在哪个阶段进行拦截,都不是小国技术和经费能够独立支撑的。

     一个国家想要“练就”陆基中段反导技能,首先要具备陆、海、空、天等平台的弹道导弹预警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排除各种自然以及人为设置的干扰,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真正的拦截目标。其次还要具有精确跟踪目标的能力,掌握雷达跟踪、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惯性、红外等制导技术,这样才能准确锁定高超音速状态下飞行的拦截目标。最后还需要具备拦截弹碰撞杀伤的能力,因为弹道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为了避免高温烧毁,通常十分坚固,因此,拦截弹碰撞时必须非常准确才能有足够的动能将拦截目标摧毁,这就对拦截弹弹头的制导设计和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发展中段反导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庞大的体系。除了拦截弹本身之外,需要大量传感器网络。其中,预警卫星是一个基本配置,它能快速探测到对方导弹的发射,粗算飞行轨迹,然后由大型预警雷达进行跟踪并实施进一步的精确计算。此外,在中间还要使用波长更短、更精确的雷达,精确测量目标参数,并进行目标识别。这些大型雷达动辄上亿美元,不是小国能承受的。

美步步紧逼,中国重视反导防御能力

307450_810x600c

  根据美国导弹防御局数据显示,美国从1999年到2019年总计进行了二十余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但是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美国开展的陆基反导试验中,发射的靶弹没有采用洲际弹道导弹常用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试验中没有完全模拟真实的作战环境,因此作战效能也受到多方质疑。

  今年4月,美国陆军参谋长詹姆斯·麦康维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陆军准备在2023年底之前部署远程高超音速导弹和中程地对舰导弹,但不是在基地固定部署导弹,而是利用运输机在离岛和较远地带灵活使用导弹。美媒称,美军设想针对中国沿“第一岛链”部署中程导弹,不过关于平时的部署地点,麦康维尔仅表示“根据政策判断做出决定”。

  此前还有日媒报道称,美国在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后,正在与日本商议在驻日美军基地部署中程导弹。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中导。如果美方执意部署,就是在中国“家门口”挑衅,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反制。

  如果美国依托它的“岛链战略”,把导弹部署到多个点,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反导压力增加,还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中国目前反导试验的规模并不算大,在未来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高阶的试验,去模拟更为复杂的环境,以提升我们的反导防御能力。

     在一些国家“蠢蠢欲动”,意图将弹道导弹武器系统部署在中国周边地区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格外重视防御能力,特别是反导系统的建设。


     来源:环球网、央视军事、国防部发布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