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弘扬中医药文化——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简史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组成部分。

我国中医药发展简史

图编者按

原始社会:中医药起源

  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图源于网络)

  伏羲被尊称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为他开创文字、推演八卦、作结绳网、节奏音声、医药学,是多个领域的创始人。传说中医针灸是由伏羲探索发现的,古有“伏羲制九针”一说。但这个针是砭石,一种有尖有刃有圆的石头。伏羲也曾亲尝百草,但更著名的还是“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就是炎帝,相传炎帝为了解决子民常误食毒草,不治而亡的问题,决心亲尝百草,鉴别药毒,确定药性。这期间也多次中毒,幸亏有茶解毒。经过不断尝试,他发明了药草疗疾,这就是中药的重要起源。黄帝时代,中医理论逐渐形成。

先秦时期:中医理论产生

  周朝,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疗结构并制定了相关医疗制度。周朝的医疗机构不仅设有医师,上士,下士等医职,且有负责管理药库的府职和编撰记录的史职。另有学徒若干。在具体医科上又分了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

扁鹊

扁鹊。(图源于网络)

  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下,医药卫生逐渐摆脱巫术的制约而趋于独立发展,由于人们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药物知识不断丰富,所以中医药学理论由此产生而发展形成。医界也是人才辈出,秦有名医医缓和医和,齐有长桑和徒弟扁鹊。

  秦景公时代的著名医生——医和就用大自然的阴、阳、风、雨、晦、明“六气 ”失和来解释病因,这在世界医学史是最早的病因观。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相传《难经》为他所著,这是一部古典医籍,其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

秦汉时期:中医药学获重大发展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秦汉时期中医药学取得了重大发展。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它是秦汉以前数千年用药经验的朴素总结,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张仲景1

张仲景。(图源于网络)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黄帝内经》其主要内容就是岐伯和黄帝的对话。后世称中医为岐黄之术,也正因为此。《黄帝内经》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切脉诊病创始于扁鹊到《黄帝内经》已有了脉诊的基本理论,虽然在《内经》时代仍以切全身脉的遍诊法为主,但也明确提出切脉独取寸口的方法。

  西汉时期,中医理论逐渐完善,将阴阳五行学说纳入医学体系,是医家的必备基础。名医淳于意正是诞生在这个时期。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深研古典医籍,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伤寒, 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方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 “方书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学理论充实提高

  两晋南北朝在秦汉时期形成的医学理论和临证医学成就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充实提高。据记载,本时期问世的医方书籍近200种,在内科、外科、骨伤科、妇儿科以及各种急救处理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

王叔和

王叔和。(图源于网

  诊断学和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规范化,在总结整理前代成就的基础上有重大发展。西晋医家皇甫谧稽古论今,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对后世针灸医学影响很大。魏晋名医王叔和博通经方,尤精切脉,对中医脉学有独到见解,其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叔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集古代诊脉法的大成所著的《脉经》十卷,盛传于世,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药物学有突出进步,本时期本草著作达70余种,最有影响的是南北朝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他将前代本草学成就进行了较彻底的整理,又总结《本经》后数百年的新经验,参考《名医别录》和本人研究心得著成此书,不但药物品种成倍增加,对药物限制、度量衡、剂型等严加考订,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新的本草分类方法,影响深远。雷敩所撰《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现知药物炮炙的最早专著。

  世界第一个医学院也是在南北朝时期诞生,后由隋朝完善了这一医学教育机构,并命名“太医署”,分医,药两部,说明医与药已分别教授,虽相互依存,但各有千秋,药有药师,医有医师。而医学分科也愈加细致,妇科已成,儿科已有雏形,王未钞与徐叔响分别著作了《小儿用药本草》和《疗少小百病杂方》两部儿科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儿科医书。

隋唐时期:医药学空前鼎盛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稳定繁荣和内外交通的发达,为医药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载列证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其中对一些病因病原理描述比较详尽科学,如:认为绦虫病系吃不熟的肉类所致。

孙思邈1

孙思邈。(图源于网络

  唐朝医药学达到空前鼎盛。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20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成《新修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州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书的传抄本规定为学医的必读课本。

  唐代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集毕生之精力,搜集药方5000多个,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两册典籍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孙思邈还提出“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公元752年,唐代医学家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又是一部医方巨著,全书共40卷,载方6000余首,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为后世整理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

两宋时期:中医药学繁荣发展

  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稳定,科技发展,中医药学取得繁荣局面。政府重视中医教育,专设“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内经》、《难经》、《伤寒论》等。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两具铜人,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作为最早的教学模型,是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宋朝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使许多濒临亡佚的重要医籍得以保存刊行,流传至今,为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中医典籍都是当时校订和刊行后流传下来的。另有医药名著《太平圣惠方》、《养老奉亲书》、《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要广注·词义月光》等。

《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来源:三九养生堂)

  宋代在中医药各科取得重要成就,先后有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宋慈《洗冤录》、官修药典《开宝本草》、《嘉佑本草》、《本草图经》等等。其中儿科专著《颅囟经》、《小儿药证直诀》问世,表明儿科已成独立学科,并有“儿科之圣”钱乙专精少儿疾病。

金元时期:医学流派涌现

张从正,字子和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医学家,四大名医之一。(图源于网络)

  金元时代由于连年战祸使疫病增多,迫使更新有效的医疗手段,所以出现了许多具有争鸣和创新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被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多用寒凉药物的刘完素;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后世称之为“攻下派”的张从正;重在温补脾胃,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的李东垣;以养阴降火为主,被后世称之为“养阴派”的朱震亨。而且中药的“气化说”、“归经说”、“升降沉浮说”等理论,经各医学家阐发,得以体系化。

明清时期:中医药较快发展

  明清时期,中医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突出代表是医家李时珍历时27年之久写成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蕴含进化论思想,体例详明,用字严谨,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不仅是一部药物集大成著作,而且是一部研究动植矿物的博物学巨著,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百科全书”。

bf096b63f6246b60fa5bcdc8e3f81a4c510fa231

《本草纲目》。(图源于网络

  明代中医药文献整理总结和各科都有很大的发展,如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汪机的《石山医案》等等。此外,官修《本草品汇精要》,以工笔彩绘1358幅精美的药图而著名。

  明代时,我国中医已经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直到18世纪英国琴纳发明牛痘接种发明牛痘接种后才逐步代替,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等。清代医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中医药的发展也带动了中药堂、中药铺的兴起。广誉远创始于明嘉靖年间1541年,是中医药史上现存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陈李济创建于1600年,是现存最古老的中药堂,取名陈李济,寓意“陈李结缘,同心济世”。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同仁堂、雷允上、九芝堂等中药堂。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医药网、历史百家汇等)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