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又闯南海,意图拉拢地区国家遏制中国

美军又闯南海,意图拉拢地区国家遏制中国
华盛顿又在南海开始了新一轮的搅局。美国“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刚打着“航行自由”旗号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后不久,美国印太司令部又高调宣称,“里根”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执行任务。这些行动的时机选择,颇是微妙——正是所谓南海冲裁案裁决6周年的日子,美国国务卿还特意发表声明炒作此事。

  据报道,美国“里根”号航空母舰打击群13日进入南海活动。当天早些时候,美国“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刚因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被赶走。与此同时,30多艘舰艇及170多架战机正在太平洋上参与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军演”,两架美军B2隐形轰炸机正在澳大利亚执行所谓的“特殊任务”。美国及其盟友的长枪短炮已经快多到太平洋都塞不下的地步,但华盛顿仍对外宣称,致力于维护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亚太地区正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示范区,滑向日益明显的安全困境。包括东盟成员在内的许多地区国家,都反复表达了这种担忧,美国虽然嘴上对这种担忧进行安抚,实际上却把亚太地区拖入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危险中。

  美方这一系列动作都是由于其追求“绝对安全”的心态导致的。中国的军事力量近年来发展壮大以后,美国认为这种情况破坏了它想要的“绝对安全”。当美国发现它无法对中国“为所欲为”时,又不愿意接受“相对安全”,心态就越来越失衡,安全感不断丧失。

  实际上“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安全”归根到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相对安全”的角度来讲,美国的安全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目的是着眼于维护自身安全,不是为了威胁或者打败美国。因此,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所谓“安全困境”的问题,美国需要恢复到一个正常国家的心态,改变自己追求“绝对安全”的心态,因为美国绝对的“安全”带来的是别的国家绝对的“不安全”。

“里根”号航母进入南海

     美国印太司令部发布新闻稿称,“里根”号航母打击群在南海期间,将举行海上安全演练,其中包括固定翼和旋翼飞机的飞行行动、海上打击操演以及水面与空中部队的协同战术训练。除航母 “里根”号外,该打击群包括“安提特姆”号导弹巡洋舰、“希金斯”号导弹驱逐舰,以及第5舰载机联队、第70特遣队等兵力。

  据美媒报道,第70特遣部队/第5航母打击群指挥官海军少将迈克尔·唐纳利声称:“我们的打击群始终保持能力和战备,我们在南海开展活动期间也将持续聚焦这一点,以展示我们对该地区的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 唐纳利在谈及“里根”号进入南海时提到,此次行动将在“英勇盾牌-2022”演习成功举行的基础上,汲取相关经验教训,与盟友和伙伴一起协同训练。“英勇盾牌-2022”是指6月上旬,由美国“林肯”号航母打击群、“里根”号航母打击群以及搭载F-35B隐形战斗机的“的黎波里”号两栖攻击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在菲律宾海举行的联合演习。据报道,在此次演习中,美军还在塞班岛布置了类似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的全尺寸战术模型,外界推测这是模拟解放军的导弹阵地。

  专家分析,“英勇盾牌-2022”演习强调的是海、空以及海军陆战队三军种之间的联合演练。此次“里根”号航母打击群来南海演习,是希望召集南海周边某些国家举行联合军演,而演习针对性尤其明显,剑指中国,这显然不利于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在“里根”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开展演习行动的同时,美军“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13日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但美国海军随后发表的声明宣称,美国捍卫每个国家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进行飞行、航行和行动的权利,中国无论说什么,“都不会阻止我们”。

  美军在为自己的“航行自由”行动做辩解时经常使用类似口径,这种表态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虚伪性和迷惑性。首先,表面上说是为“每一个国家”进行辩护,但其实是维护美国独有独享的霸权,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像美国这样在全球部署兵力和需要这种全球通达性。其次,所谓“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这个国际法并非公认的普遍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际法,而是作为非缔约国的美国选择性地挑出来的对自己有利的国际法。最后,看似维护所有船舶和飞机的航行自由和权利,其实背后真正维护的是美国军用舰机的“横行自由”。

  事实上,与南海相隔万里之遥的美国从来没有放弃介入南海事务,尤其在所谓“南海仲裁案”六周年之际,更是加紧了动作。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道,美国作为域外国家,罔顾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和客观事实,违反和歪曲国际法,违背其作出的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公开承诺,挑拨地区国家间关系,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美国以“南海仲裁案”为借口在南海及菲律宾周边进行演练,表明美国的挑衅态度已经常态化。美国航母在菲律宾海以及南海演练已经不是一两次,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以南海问题为抓手来遏制中国,尤其是在新任菲律宾领导人上台后,美国在南海地区加大挑衅力度,意图通过此举拉拢周边一些国家成为遏制中国的帮手。此外,美国的演习行动也是为了熟悉南海的战场环境,以备不时之需。

“环太军演”为冷战“招魂”

  近年来,美国极力在亚太推销“印太战略”,“环太军演”对抗色彩愈发浓重,暴露出美西方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有美国军方人士表示,军演“阵容强大”,将会让“潜在对手”接收到“有力的威慑信号”。无论是拉拢南海周边国家加入军演,还是明显针对南海、东海和台海等敏感地区的演习内容,美方政客所谓“大国”“潜在对手”等说辞的针对性十分明显。

     此次“环太军演”参演国数量、出动舰艇规模、兵力配置都创下新纪录。据美方宣称,军演安排了一系列“实战程度较高”的演练课目,演习场景的复杂程度也有所提高,对参演各方在情报信息共享、战术保密通信等敏感领域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新型装备和作战力量也将在演习中得到检验。

     在美国推进“印太战略”能力备受各方质疑的背景下,美国借军演“亮拳头”“秀肌肉”,打着“帮助和促进自由开放印太”的旗号,实质还是为了维护自身在地区乃至全球的霸权,为此不惜把太平洋搞得乌烟瘴气。

  今年参加军演的26个国家中,近一半是北约成员国或与北约有伙伴关系的国家;军演覆盖了“四边机制”“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等美国在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成员国;日前作为亚太地区伙伴国首次参与北约峰会的日本和韩国,也在军演中表现活跃;此外,美国还邀请多个东南亚国家、南太平洋国家参加军演。

     不难发现,依托“环太军演”,美国一边指挥北约加快将触角伸向亚太,一边拼命拉拢地区国家加入其军事“俱乐部”,意在表示锚定“印太”的决心,显摆美国对亚太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归根究底,美国搞的还是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同盟体系强化自身霸权的冷战把戏。

如何化解亚太的“安全困境”?

src=http _pic2.zhimg.com_v2-911e5d0f55e8e9befc0baa63b9362aab_1440w.jpg source=172ae18b&refer=http _pic2.zh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

  有分析认为,美国越来越把南海作为其“围堵中国”的重要一环,并且正探索在南海与中国“竞争”的新范式。正如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所说,事实再次说明,美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风险制造者”“地区和平稳定破坏者”。

  亚太地区面临陷入安全困境的危险,根子就在美国错误的安全观。华盛顿所讲的“安全”极度自私,只求自身绝对安全,不顾他国合理关切,既缺乏规则意识,也没有道德约束。这种畸形的安全观,严重脱离了当前世界的现实和趋势。现在华盛顿又把目光瞄准了亚太地区。

  太平洋是和平发展的舞台,不是集团对抗的擂台。亚太是团结合作的热土,不是地缘政治的棋局。在21世纪的今天,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谁的胳膊粗拳头大,谁说了算”的霸道逻辑与时代发展潮流相悖,某些美国政客的冷战迷思、霸权旧梦,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真正的安全,一定是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安全赤字的有效方案。这一议题如今显得越来越紧迫。亚太各国有必要在这一议题上加大对话力度,共同反对个别国家在亚太地区挑起争端的行为,并确认无意加大军备竞赛、推升安全困境的一致意愿。当前,有人想在亚太安全的堤坝上凿出裂口,所有地区国家更应该合力加固堤坝,防止更危险的恶浪趁虚而入。


     来源:环球网、海外网、外交部网站、南部战区微博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