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东方吉金---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之韩国古代青铜文化

“东方吉金——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展出中韩日三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青铜器类精品文物约50件(组),充分呈现了三国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与科技、艺术成就。本期策划重点介绍本次展览中的韩国古代青铜文化。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东方吉金——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亮相国博。本次展览分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韩国古代青铜文化”、“日本古代青铜文化”三个单元,汇聚中韩日三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青铜器精品约50件(组),通过三个国家各具特色的古代青铜器,呈现三国的传统文化、礼仪文明与科技、艺术成就,阐释三国古代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人文底蕴,以及三国之间广泛密切的交流与互鉴。

  华夏经纬网文化频道特此推出系列策划,本期策划将重点介绍本次展览中的韩国古代青铜文化。

展示韩国青铜文化的诞生和发展轨迹

  “韩国古代青铜文化”单元重点展示了韩国青铜文化的诞生和发展演进轨迹。

图1

展览现场。(摄影:虞鹰)

  韩国青铜器的使用始于公元前15世纪左右。在其青铜时代早期,青铜器仅有小型工具、装饰品等,尚未普及。公元前12世纪以后,琵琶形铜剑广泛扩散到韩国各地。公元前4世纪左右,随着细形铜剑的流行,韩国青铜文化达到了顶峰。

  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包括青铜时代的多钮细纹镜、原三国时代的漆鞘青铜剑、迄今发现最早的高丽时代梵钟、高丽时代最大的青铜悬香炉、目前保存完好且年代最早的朝鲜时代青铜银入丝香炉等。

迄今发现最早的高丽时代梵钟

图02

青铜钟。韩国 高丽时代(公元918年-1392年)

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出土。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这是迄今发现的韩国历史上最早的高丽时代的梵钟。此钟既继承了统一新罗时代梵钟的形制,又体现出部分高丽时代的文化因素。该钟由器身、龙钮和音筒组成。龙钮为昂首远眺的龙,嘴衔如意珠,为高丽时代的新风格。音筒呈竹节状,可分为5个部分,饰唐草纹和宝相花纹。钟的天板边缘装饰多瓣莲花纹,钟肩和钟裙饰以莲花纹和宝相唐草纹。器身下半部分装饰着相互交错的撞座和飞天(合掌且脚踏祥云)。梵钟下端的飞天和撞座之间留有一个牌位型铭文郭,体现出高丽时期的文化因素。根据铭文内容可知,该梵钟制于圣居山天兴寺,年代为辽代统和二十八年,相当于高丽显宗元年(公元1010年)。

高丽时代的青铜小塔

图3

青铜多层小塔。韩国 高丽时代(公元918年-1392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这是一座高丽时代的青铜小塔,由方形基座、11层塔身和相轮组成。小塔为木构多层楼阁式建筑,其特征体现在屋顶上落水面的瓦沟、屋顶末端的龙头等。此小塔的基座,由上中下三段组成,面向塔身设有阶梯。阶梯两侧分别装饰护门的仁王(佛)像。11层塔身中,初层塔身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窗为格子形,每个角布置四天王像。各层的柱顶上用作承檐的斗拱制作得非常写实。塔顶为相轮,按照方形露盘、覆钵、盛开的荷叶状仰莲的顺序叠砌,为研究高丽时代的塔相轮提供了重要资料。

  高丽时代的金属塔或可用作庄严用品,将舍利放进里面供奉于佛殿,或与舍利一起供奉在塔中。

韩国古代的青铜剑

  韩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以剑为大宗,可分为琵琶形铜剑和细形铜剑两类。它们都采用分别制造剑身和剑柄,再将二者合为一体的制作方法,与剑身、剑柄一体制作的中国青铜剑有所区别。朝鲜半岛清川江以南出土的细形铜剑的特征在于,其剑身中部呈弧线形。

  青铜剑

图4

青铜剑。韩国 青铜时代后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韩国和顺大谷里遗址出土。韩国国立光州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这种形制的铜剑因剑身较窄,所以又称为“细形铜剑”,可视为韩国青铜时代后期或原三国时期的代表性器物之一。除此之外,和顺大谷里遗址的墓葬中还随葬了精纹镜、八珠铃、双头铃等各式青铜器,是开展韩国青铜器研究的重要遗址。

  原三国时代的漆鞘青铜剑

图5

漆鞘青铜剑。韩国 原三国时代(公元前1世纪-公元3世纪)

韩国昌原茶户里出土。韩国国立金海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此青铜剑为细形铜剑,剑柄和剑鞘为木质,残留有刷漆痕迹。剑鞘的横截面呈凸透镜状,两块涂抹黑漆的木板中间夹一根木芯。剑鞘可分为四节,每一节均以金饰相接。与乐浪漆器不同的是,该剑的剑柄、剑鞘表面并未涂抹底漆,而是直接将漆涂抹于木板之上。涂漆技法较为原始,不仅用于展现光泽,同时又兼有防水和防腐功能。这种漆器文化和制作技法,可以说是茶户里别具一格的文化因素。

青铜时代的多钮细纹镜

  韩国青铜镜带有两三个钮,而且它们都偏离铜镜的中心,与单钮式中国青铜镜有所不同。

图6

多钮细纹镜。韩国 青铜时代后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韩国咸平草浦里遗址出土。韩国国立光州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此器出土于韩国咸平草浦里遗址,该遗址与和顺大谷里遗址均为韩国青铜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武器和铜铃,包括细形铜剑、细纹镜、双头铃等。该遗址出土铜镜3件,均为施文精致的细纹镜。

  这件多钮细纹镜背面附带两个低矮的半环形镜钮。铜镜的纹饰可划分为内、中、外三圈,均为几何形纹饰。外圈环绕交错的三角锯齿纹,中圈、内圈装饰着密集排列的交错平行线纹。与韩国细形铜剑文化相同的是,该形制的铜镜也主要出土于清川江以南地区。通过文化交流,细纹镜、细形铜剑文化逐渐传播至日本列岛。

韩国古代的青铜铃

  八珠铃、竿头岭、双头铃等各式各样的青铜铃也是韩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特征。

图7

竿头岭(图左)和双头铃(图右)。韩国 青铜时代后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韩国咸平草浦里遗址出土。韩国国立光州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这种竿头铃是一种青铜礼器,一般两件一组配套使用。其器身内部下端设厚约0.3厘米的隔板,铃内放入珠子,摇晃可发出声音。器身钻有4个杏仁状的孔洞,使声音在晃动时能够传播得更远。此类竿头铃的器身孔洞间饰有斜线或虚线纹,柄部则饰有上下相对的梯形纹饰。随着时代发展,器表纹饰由精细变得粗糙,器身孔洞的长度则由短变长。

  这件双头铃,条带两端各有一个铃,所以可称为“双头铃”。这种铜铃仅发现于韩国,是形制较为独特的的青铜礼器。条带中央有一方孔,便于悬挂。铜铃四面均钻有柳叶形孔洞,内置青铜珠,摇晃可发出声音,部分青铜珠表面有几何形纹饰。双头铃往往两件一组搭配使用。

  在韩国古代社会,青铜剑象征政治支配权,青铜镜、铃则象征祭祀权。这些青铜器往往共同出现于古代墓葬之中,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形成了祭政一体的权力结构。公元前3世纪中叶,随着新的铁器文化的传入,韩国的青铜时代逐渐走向衰落。但普遍使用铁器以后,细形铜剑作为统治权威的象征仍然沿用了很长时间。

韩国古代的青铜香炉

  高丽时代最大的青铜悬香炉

图08

青铜悬香炉。韩国高丽时代(公元918年-1392年)

韩国忠清北道青州出土。韩国国立清州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此青铜香炉圆腹、带盖、悬挂云形环,是清州思恼寺出土的两件悬香炉之中较大的一件,器身以三条宽弦纹分段。器身上端的宽弦纹之下为插云形提梁附着环,提梁两端呈荷花花蕾状。盖子呈半球形,镂雕出如意头形烟孔,盖顶附有宝珠形钮。这种悬香炉在同时期的周边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是高丽具有独创性的香炉,在弥陀会等场合中与香垸、光明台一起使用。这是迄今发现的高丽时代最大的一件青铜悬香炉,也是造型非常优美的精良之作。

  目前保存完好且年代最早的朝鲜时代青铜银入丝香炉

图9

青铜香炉。韩国朝鲜时代(公元1392年-1910年)

韩国庆尚南道晋州出土。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这是一件由圈足、喇叭状柄、外折平沿、圆筒形器身形成的香炉,又称香垸。它继承了高丽时代的香炉形制,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佛教香炉。此香炉是目前保存完好且年代最早的朝鲜时代的青铜银入丝香炉,融合了高丽时代晚期元素与朝鲜时代早期元素,体现了佛教背景下与王室祈愿、信仰有关的内容。

青铜器广泛应用不同领域

拼图2

  在后来的韩国历史时期,青铜器继续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宗教信仰等不同领域。在佛教信仰广为流行的高丽时代(公元918-1392年),为了祈求国家安泰和个人幸福,人们普遍供养佛祖,香炉、净瓶和烛台等各种供养用具多以青铜制造。这一时期,匠人们制造青铜工艺品时灵活掌握了银入丝技术,表现出高丽文化本身的独创性。

编辑策划:虞鹰  摄影、制图: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