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连射洲际弹道导弹“以核谋霸”

美军连射洲际弹道导弹“以核谋霸”
不到一个月内,美军连续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不排除有向外界展示美国核威慑力的目的。近年来,美国持续推动核武现代化项目。实际上,美国核武库规模庞大,老化问题并不明显,所谓核武现代化项目只是美国对其核武库迭代更新,以核优势维持霸权的幌子,体现其冷战思维。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出台《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情况说明书:2022年核态势评估与导弹防御评估》等文件,多次强调“降低核武器作用”。拜登曾表示,目前的核武库完全可以满足威慑需求,未来美国将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和开支。然而,美国的实际行动与其言论南辕北辙,在“唱衰”核武器的同时,其一直暗箱操作推进核武库升级换代。

  截至2022年1月,美国拥有5428枚核弹头,在全球位居前列。美国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3种核打击方式,构成陆、海、空“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

     资料显示,2021年,美国共有1800件战略投送工具。其中,美国空军拥有400枚“民兵-3”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配套发射井450个;60架具备核武器发射能力的战略轰炸机,包括20架B-2战略轰炸机和40架B-52战略轰炸机。

     美国海军拥有14艘能够发射“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此外,美国还拥有大量小型战术核武器,约有400枚核炸弹,可由F/A-18战斗机、F-15E战斗轰炸机、F-16战斗机、F-22隐形战斗机和F-35隐形战斗机挂载投掷。

  目前,美国正加紧研制“哨兵”洲际弹道导弹,以替代“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建造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以替代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发B-21轰炸机,作为未来空基核打击平台。

三周两射“民兵-3”展示核威慑力

  本月初,美国空军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发射一枚未携带核弹头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其上装有3个分导式再入飞行器。导弹飞行约4200英里(约合6759公里)后,落入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预定靶场。这是不到一个月内美军第二次试射该型导弹。

  八月中旬,美军刚刚试射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同样是从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发射,并在飞行约4200英里后落入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不同之处在于,8月发射时使用的是机载发射控制系统,即从E-6B型空中指挥机上下达发射指令。当时,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强调,试射导弹是美军开展常规和周期性训练的组成部分。

  按照美俄等国标准,洲际弹道导弹是指射程超过5500公里的弹道导弹。也有国家将射程达80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划归为洲际弹道导弹。此类导弹主要搭载核弹头执行战略打击任务,弹头当量大部分从十几万吨到数十万吨不等。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远、速度快、突防能力强,从发射到命中只需约半个小时,因此,在此类导弹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拦截。

  美军最近两次试射的“民兵-3”是一种3级固体推进洲际弹道导弹。它是美国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军目前唯一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可携带一枚W87热核弹头,射程在9700公里至10000公里之间。

  自“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诞生以来,美军共进行了300余次试验。美国空军一般会提前3年至5年拟订“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时间表,至少提前6个月进入准备阶段。而定期发射的目的,是验证武器系统的有效性、战备状态和准确性。按照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的说法,“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的任何试射“都不是当前全球性事件的结果”。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军接连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不排除有向外界展示美国核威慑力的目的。在8月中旬那次试射后,美军第576飞行试验中队指挥官克里斯·克鲁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试射结果表明“美国的核威慑力安全、可靠、有效,足以令盟友放心”。而在9月初完成试射任务后,他又强调:“今天的行动旨在展示美国核力量的准备状态,并让盟友对美国核威慑的杀伤力和有效性充满信心。”

损人害己,不得人心

  美国不遗余力推动核武现代化项目,体现其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这种激进的做法损人害己。一方面,美国对核武现代化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将使本就存在问题的美国经济背上沉重负担。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为研发生产并部署新型核弹头和战略投送工具,美国国会需要在2030年前投入6340亿美元。未来30年所需的资金投入将达到1.5万亿至2万亿美元。

  在美国通货膨胀问题严重,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将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资金本可用于缓解美国国内社会矛盾、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此外,核武器方面如此大幅的资金投入,势必挤占研发生产常规武器装备和开发新技术所需的资金份额。

  另一方面,美国对核武器的升级换代,将影响世界战略格局,破坏战略平衡。特别是美国在推进核武现代化项目进程中,对低当量核武器格外重视。美国开发的B61-12核炸弹,爆炸当量可根据需要在300吨至5万吨范围内调整,由F-15E战斗轰炸机和F-35隐形战斗机等战术飞机挂载投掷。美国此类做法会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极易引发核误判,从而将全球安全置于重大核风险之中。

  事实上,美国核武现代化项目面临的阻碍和问题颇多。受近期国际形势影响的供应链危机,使美国核武现代化项目受到影响,原本10天完成供应程序的零部件,现在需要90天。

  除供应链问题外,新型核武器的研发生产也存在诸多问题。作为美国核武现代化项目优先事项的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因设计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建造进度延迟。此外,该潜艇的分包商被爆出在质量检测和焊接工艺上存在缺陷,不能达到预期质量。超过一半的分包商未做好建造该级艇的准备。

  相比“开局不利”的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此前进展较为顺利的B-21轰炸机项目也遇到挫折。原计划于今年进行的首飞推迟至2023年。尽管美国军方没有公布具体原因,但分析人士认为或与美国供应链吃紧、半导体产能不足、相关技术人员紧缺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美国消极对待国际核军控进程,大开历史倒车,先后退出《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一系列重要军控条约,并对谈判新的核裁军条约设置附加条件。与此同时,美持续强化核力量建设,发展新型核弹头、低当量核武器、高超音速武器等,并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近6340亿美元,对“三位一体”核力量进行全面升级换代。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国家,对核裁军负有特殊、优先责任,理应以可核查、不可逆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方式,进一步大幅、实质削减核武库,为其他核武器国家加入核裁军进程创造条件。但美国一味谋求绝对军事优势和核霸权,导致全球核武库向下削减的趋势出现停滞甚至逆转,已成为国际核裁军进程的主要障碍。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腾讯新闻、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