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传承中医药精神 弘扬中医药文化之理疗篇:拔罐

拔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伤风感冒等。

5.拔罐

图编者按

  拔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腹痛、痛经等。

  拔罐疗法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拔罐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亦多论述,起初主要为外科治疗痈肿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工具多为兽角或竹罐。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罐的质料和拔罐的方法已有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临床治病时,常与其他刺灸法配合使用。常用拔罐方法有闪罐法、火罐法、抽气法、水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等。

拔罐的发展历史

  先秦时期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据医史文献方面的专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表明我国医家至少在公元前六~二世纪,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治疗方法。

  晋唐时期

  东晋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疗脱肿;所用的角为牛角。鉴于当时此法盛行,应用不当易造成事故,所以葛洪特别告诫要慎重地选择适应症候,书中强调:“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肘后备急方·卷中》)。

  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竹罐取材广泛,价廉易得,大大有助于这一疗法的变及和推广;同时竹罐质地轻巧,吸拔力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在隋唐的医籍中,记载这方面内容较多的是王焘的《外台秘要》。如《外台秘要·卷四十》中就有关于用竹罐吸拔的详细描述:“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节长三、四寸,孔经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细竹作之。才冷搭得螯处,指用大角角之,气漏不嗍,故角不厌大,大即朔急差。速作五、四枚,铛内熟煮,取之角螫处,冷即换。”指出应据不同的部位,取用不同大小的竹罐。而当时所用的吸拔方法,即为当今还在沿用的煮罐法,或称煮拔筒法。《外台秘要》在第十三卷中提到,先在拔罐的部位上,“以墨点上记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和改进,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金元时期

  到了宋金元时代,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吸筒法”替换了“角法”。在操作上,则进一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亦即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乘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元代医家萨谦斋所撰的《瑞竹堂经验方》中曾明确地加以记述:“吸筒,以慈竹为之削去青。五倍子(多用),白矾(少用些子),二味和筒煮了收起。用时,再于沸汤煮令热,以筋箕(箝)筒,乘热安于患处。”    

  明代

  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较之前代,又有所改进。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记载:“煮拔筒方:“羌活、独活、紫苏、艾叶、鲜菖蒲、甘草、白芷各五钱,连须葱二两。预用径一寸二、三分新鲜嫩竹一段,长七寸,一头留节,用力划去外青,留内白一半,约厚一分许,靠节钻一小孔,以栅木条塞紧。将前药放入筒内,筒口用葱塞之。将筒横放锅内以物压,勿得浮起。用清水十大碗筒煮数滚,约内药浓熟为度候用。再用披针于疮顶上一寸内品字放开三孔,深入浅寸,约筒圈内,将药筒连汤用大磁钵盛贮患者榻前,将筒药倒出,急用筒口乘热对疮合上,以手捺紧其筒,自然吸住。约待片时,药筒已温,拔去塞孔木条,其筒自脱。”(《外科正宗·痈疽门》)。

  这种煮拔药筒的方法,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外科大成》等以及《医宗金鉴》,都有详略不等的载述,表明此法当时十分流行。除了煮拔筒法,也应用一些更为简便的拔罐法,如明·申斗垣的《外科启玄》就载有竹筒拔脓法:“疮脓已溃已破,因脓塞阻之不通……如此当用竹筒吸法,自吸其脓,乃泄其毒也”。    

  清代

  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尽管价廉易得,但吸力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产生燥裂漏气。为补此不足,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对此,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叙述颇详:“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其次拔罐方法,有较大进步,“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如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颠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舍于内,即卒不可脱,须得其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此类拔罐法即目前仍颇为常用的投火法。同时,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恰如《本草纲目拾遗》所云:“拔罐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可使“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另外,清·《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还提到一种治疗疯狗咬伤的特殊拔罐之法,即在咬伤处,“急用大嘴砂酒壶一个,内盛于热酒,烫极热,去酒以酒壶嘴向咬处,如拔火罐样,吸尽恶血为度,击破自落”。

罐的种类

  罐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罐有以下几种。

  竹罐

  用直径3~6 cm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9cm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竹罐的优点是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价廉,不易摔碎,适于煎煮。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

  玻璃罐

  玻璃罐由玻璃加工而成,其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也可用广口罐头瓶代替。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观察所拔部位皮肤突起的情况,便于随时掌握情况。缺点为易碎。

  抽气罐

  目前抽气罐多由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抽气装置以便抽气。也有用特制的橡皮囊排气罐,其规格大小不同。抽气罐使用方便,不易破碎、安全性好,吸着力强且易于调节,是现代应用较多的拔罐工具。

  陶罐

  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罐的吸附方法

  罐的吸附方法是指排空罐内的空气,使之产生负压而吸附在拔罐部位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火吸法

  火吸法是利用火在罐内燃烧时产生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

  用长纸条或用镊子挟乙醇棉球,用火将纸条或乙醇棉球点燃,使火在罐内绕l~3圈后,迅速将火退出,并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在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但需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2)投火法

  用易燃纸片或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燃烧片刻,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容易落下烫伤皮肤,故多用于侧面横拔。

  3)滴酒法

  用95%乙醇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稍等片刻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

  4)贴棉法

  用大小适宜的乙醇棉花一块,贴在罐内壁,用火将乙醇棉花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需注意棉花浸乙醇不宣过多,否则燃烧的乙醇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

  5)架火法: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水吸法

  水吸法是利用沸水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此法一般选用竹罐。将竹罐放在水中或药液中煮沸数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口朝下挟出,立即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

  抽气吸法

  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选定的部位,通过抽气装置抽出罐内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此法可根据抽气的多少调节罐内的负压,调节吸附力。

拨罐的治疗方法

  单罐法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多罐法

  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血时,可按脏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留罐法

  留罐又称坐罐,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临床常用,一般疾病均可应用。

  走罐法

  走罐亦称推罐,即拔罐时先在所拨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后,将罐拔住,然后,医者握住罐子,上下左右推移,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多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使用。

  闪罐法

  闪罐即将罐拔上后,立即起下,再迅速拔上,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拔上。此法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对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目,尤为适用。 

  刺血拔罐法

  刺血拔罐又称刺络拔罐,即将选定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可使用于各种疾病。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

  留针拔罐法

  留针拨罐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药罐法

  将竹罐于药液中煮沸10 ~15分钟后,使之吸附于患部;或将药液贮于抽气罐内后,使之吸附于患部。药液的配制可根据病情需要,如采用祛风活血药物,如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木瓜、川乌、草乌等,可治疗风湿寒痹等。

拔罐的禁忌

  1、不能过长的时间

  通常拔罐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至15分钟之间。长期拔罐容易损伤局部皮肤,造成淤青,严重时皮肤受损甚至会引起感染。

  2、不能随便拔罐

  拔罐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拔罐方式,如果拔罐时不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容易影响到拔罐。

  3、禁忌者不能拔罐

  严重贫血、心脏病、白血病等疾病时,不能拔罐,此外,孕妇还应避免拔罐。

  4、不适合拔罐的特殊部位

  拔罐应避免血管大、骨骼不整齐、毛发多等部位,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

  5、皮肤外伤不适合拔罐

  皮肤有感染或溃疡的病人要避免拔罐,否则会加重皮损的症状。

  6、不适合洗澡

  拔罐后不宜马上洗澡,此时皮肤毛孔处于打开状态,避免湿气、寒气再次侵入体内。

  7、不适宜吹冷风

  拔罐后如果出现毛孔扩张的情况,此时如果吹冷风或者保暖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感冒。

  8、拔罐不宜频繁

  拔罐并非每次拔罐都会加重局部皮肤损伤,如果淤青未消退再拔罐就会加重局部皮肤损伤。

  9、感染预防

  因为拔罐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都会引起皮肤起泡,出现水泡后要用消毒纱布进行消毒,避免摩擦导致感染,如果水泡比较大,可以用消毒针挑破,然后用生理盐水、碘伏等进行冲洗消毒。

  (资料综合中医百科、医学百科、中医中药网、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