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六号配送“大礼包”,航天“黑科技”持续升级

天舟六号配送“大礼包”,航天“黑科技”持续升级
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装载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为提高货物运输能力,本次任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进行了优化改进,将货运飞船发射需求由1年2次优化为2年3次,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此外,飞船还搭载了大连理工大学试验卫星等项目。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2次飞行。

  作为空间站的地面后勤补给航天器,天舟货运飞船承担了补给空间站推进剂、运送航天员生活物资等多重使命。有了货运飞船,人类长期驻留太空才成为可能。本次任务中,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装载了200余件货包,运输物资总重约5.8吨,包括航天员在轨消耗品、推进剂以及多项应用实(试)验装置等。

  作为新一批货运飞船的首发船,天舟六号也是后续任务的范本。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开始,技术团队针对后续任务需求,对飞船进行了系统升级,如天舟六号飞船的货物舱有较大改进,货物运输能力大幅提升,这意味着飞船为航天员送去的物资可以支撑更长时间。

     在此次任务中,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将以天基测控为主实施在轨飞行控制。天线网络作为“神经中枢”,将主要完成飞船测控指令信号的上传下达。在空间站任务中,“神经中枢”的高可靠性将为任务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障。

既“有容乃大”,也“锱铢必较”

上海航天“天舟六号”试验队 刘家益 摄

  “天舟六号”是世界现役货运飞船中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这离不开它的“有容乃大”。  这里的“有容乃大”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扩容”的货物舱,二乃其背后默默“谦让”的推进舱。

  为了让“天舟六号”实现“宰相肚里能撑船”,达到货物运输能力的世界最大,推进舱缩小了自己的“地盘”,让给货物舱进行“扩容”。“天舟六号”是改进型全密封货运飞船。由于非密封舱只能放仪器设备,密封舱才能放货物,研制人员将“天舟六号”货物舱的后锥段由非密封舱改为密封舱,让货物舱有了更大的“货架”。相应地,原来位于货物舱后锥段的28台(套)仪器设备被移至下方的推进舱。  

     万里行“舟”,除了要有“肚量”,还得“抠”细节。作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推进舱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05所在推进舱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对推进舱内外设备进行了重新设计布局,团队利用前期五艘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试验成果,采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研制流程,进行“腾笼换鸟”,为货物舱释放珍贵的装载空间。

  具体而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推进舱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是仪器设备区,内设一层仪器圆盘用于安装各类电子设备;下半部分是推进设备区,安装着燃料贮箱、气瓶等推进模块。  货物舱后锥段的仪器设备进行下移后,推进舱仪器设备区内的仪器圆盘变得“一座难求”。研制团队选择“螺蛳壳里做道场”,对现有仪器圆盘的安装位置进行重新调整,并重新设计仪器圆盘的整体结构,从而练就其“大容量”。经过多轮设计及试验验证,团队最终把增加的28台(套)设备仪器成功安装到推进舱的一层仪器圆盘上。

“黄金搭档”专属配送“豪华礼包”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后续,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骆云飞 摄

  “天舟快递”配送到“家”,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和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这对“黄金搭档”功不可没。虽然它们的“前辈”有过多次默契合作,但面对新任务,挑战依然存在。在浩瀚太空完成交会对接就像穿针引线,但凡有一点误差,都可能让对接的两个航天器擦肩而过,这就要求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工作人员持续跟踪火箭及发射场设备设施状态,密切跟踪技术状态变化,高度关注发射日工作、低温推进剂保障、任务期间防台风等问题,确保技术状态识别细致充分。

  作为中国第一型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长七火箭入轨精度是现役运载火箭中最高的,偏差不超过4秒,在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任务中助力飞船创造了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作为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科研团队在长七火箭基础上衍生出长征七号A、长征八号等多型运载火箭。

  在取得连续成功的同时,长七火箭研制队伍也在持续优化火箭设计和发射场测发流程。火箭院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表示,在测发流程方面,本次任务优化了地面测控软件,并进行了单机、系统和全箭验证,测发流程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经过流程优化,发射场测发时间从27天缩短到了25天。

  目前,长七火箭主要承担天舟货运飞船发射任务,是搭建“天地运输走廊”的“货运专列”,以每年1到2次的发射频率为中国空间站正常运转提供物资保障。后续,长七火箭在满足空间站货运任务的同时,还将搭载远征上面级实现太阳同步轨道9.5吨的运载能力,积极拓展中低轨卫星发射市场。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举措,文昌航天发射场实现了将建设进度提速、建设过程规范和装备质量受控等成果,深度融入阵地一线和机房指挥部,也为空间站阶段一次次发射任务胜利,提供了强劲支撑。

“万里穿针”:自动签收“快递”

822d9351ly1hdu5ljmvj9j237k23ce83

  为了迎接天舟六号到来,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航天员最近有些忙。他们对天舟五号上剩余货物进行整理,一部分货物留在空间站,其余消耗品放置在天舟五号里,等再入大气层时一并烧蚀销毁。一切准备就绪后,航天员便等待签收地球发来的新“快递”。

     然而,在太空中签收“快递”,不像地球上签收那么简单,需要天地一体密切配合,才能确保签收成功。众所周知,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复杂度高、精准度高,被形象地称为“万里穿针”。目前,我国交会对接技术日趋成熟,优势明显——

  执行效率高。天和核心舱作为空间站的基础舱,空间站建造过程都需要在天和核心舱上进行。天和核心舱配备了多个对接口和停泊口,停泊口对接的是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而对接口用于对接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此次,天舟六号交会对接的是天和核心舱的后向端口。对接后向端口的优势,在于航天员搬运物资过程将更加方便、高效。

简析中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有容乃大”与“锱铢必较”

  对接更稳妥。从天舟一号到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都是在“太空家园”无人状态下交会对接的,所以只能选择自动模式。天舟五号飞行任务有所不同,空间站开始在有人状态下迎接货运飞船,这意味着飞船在自动交会对接过程遇到故障时,可以切换到手动模式,由空间站里的航天员手动操作飞船完成交会对接。此次,天舟六号采取自动交会对接,并配备了手动模式,这两种模式互为备份、更为稳妥。

  盼望着,盼望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终于来了!

  中国空间站里,3名航天员格外兴奋。作为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唯一一次货运飞船发射,天舟六号为未来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两个飞行乘组送去更多补给物资。被称为“加强版货运飞船”的天舟六号,实力硬核、货物满满!


     来源:新华社、中新网、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国防时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