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不改仗英雄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6-06 14:31:43

  山川不改仗英雄

  ■白 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延安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当晚,延安各界群众举行了盛大的火炬庆祝游行。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高兴地来到游行队伍中间,游行的群众捧起大碗向他敬酒。彭德怀接过酒,深情地说:“我接受大家的酒,让我们一起为那些死难的抗日壮士和为中国独立自由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国际友人献上这碗酒吧!”他双手托碗,庄重地将酒洒在黄土地上。

  英雄,是一个民族永远挺立的精神脊梁,是一个社会永不沉沦的精神高地。在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以树皮棉花果腹的杨靖宇面对敌人的劝降,凛然回答:“不必多说,开枪吧”;张自忠战斗到最后一刻,“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新四军“刘老庄连”82名官兵血战到底,全部壮烈殉国,“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抗战英雄们奋起抗争时,并不知道他们能否成功,很多人最终也没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但他们始终坚信:“只要少数之中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民族就总有希望。”

  一位奔赴抗日战场的中国士兵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肯定会获胜的,肯定会。”记者问:“那时候,你准备做什么?”士兵回答:“那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胜利,就要敢决死。捷克作家伏契克说:“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千千万万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以“誓与山河共存亡”的坚定决心、“愿拼热血卫吾华”的不屈意志,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了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民族觉醒。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英雄离不开“勇”字,“勇”不仅是势均力敌下的勇敢,更是差距悬殊时的不屈。有资料表明,二战欧洲战场上,毙伤一名敌军平均耗弹5000发,而抗日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消灭一名日军平均只要30多发子弹、7枚手榴弹。殊不知,这样的作战效率,是他们在物质条件远逊于敌的情况下,用“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的血性与牺牲换来的。

  “躯壳纵填沟壑去,精神犹在海天张。”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视死如归,还在于其身上展现出的崇高风范和革命气节。“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很多英雄的名字也许无人知晓,他们的功勋却永世长存。

  习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追忆八路军击溃日军的黄土岭之战,作家魏巍曾这样写道:“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

  山川不改仗英雄。任何一个奋发图强的国家、任何一支励精图治的军队,无不以英雄之精神为精神、以英雄之追求为追求。“英雄不怕死亡,就怕遗忘。”记住英雄,就是记住民族的历史;守望英雄,就是守望国家的未来。今天,我们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传承英雄身上所展现的伟大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也是需要英雄并一定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让我们“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像他们一样“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作者单位:海军参谋部办公室)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