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世界多地发生的武装冲突,让多国越来越意识到,依赖单一能源存在风险,发展SAF燃料有助于实现军事能源独立。不过,受技术水平和价格等因素影响,SAF燃料在各国军队中大规模推广使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确保在任务范围内有效运行,军用飞机需随时获得可靠燃料来源。SAF燃料主要由可再生原料制作,来源多样,既可以是二手食用油、生活垃圾和能源作物等生物燃料,也可以是从空气或工业排放物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制成的合成燃料。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SAF燃料可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约80%的碳排放,被视为保证燃料持续供应的良好解决方案。
多国正在加大SAF燃料的研发投入,并尝试在军用飞机上使用。目前,已研制出的SAF燃料能够与煤油完全混合,最高比例可达50%,且无需对飞机或发动机进行改造,也不会对飞机运行和维护产生不利影响。
美国每年需花费大量资金购买航空燃料,其运输投递费用也高达数十亿美元。在美军看来,在海外执行任务时过多依赖外国燃料将威胁美国经济安全,影响其任务执行效率。而且,燃料价格波动将导致美军预算波动,从而增加运营成本,需要向国会申请额外拨款或者被迫从训练和武器采购项目中挤出资金。为此,美军也试图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美国在《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提出,2028年前,五角大楼需至少建立一个炼油厂,生产SAF燃料占比为10%的混合燃料。美军资助了一家名为“十二”的能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喷气燃料。美军还与一家总部位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航空公司合作开发碳转换技术,制造商用和军用航空燃料。目前,这两家公司正尝试扩大技术规模,将混合燃料中SAF燃料占比提升至50%。
今年1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决定在F-35战斗机上测试使用合成燃料。该公司表示,合成燃料中新燃料占比可高达50%,具体取决于原材料的类型和生产途径。据悉,美军使用的生物燃料已由以生物柴油、生物乙醇为代表的第一代,以纤维素生物燃料为代表的第二代,发展到以藻类为原料的第三代,并已用于战斗机、直升机等机型。
英国在军用SAF燃料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英国国防部于2020年更新航空燃料标准,允许在军用飞机上使用SAF燃料。随后,英国推出“航空业零排放”战略,计划建设5个SAF燃料工厂,到2030年左右实现SAF燃料占航空燃料比重达到10%。近几年,英国空军一直在试用SAF燃料,尝试将其与传统航空燃料混合,在军用飞机上测试验证。
2022年11月,英国空军与空中客车等公司合作,进行首次完全使用SAF燃料的军用飞机飞行试验。该机名为“旅行者”号,在空客A330飞机基础上改进而来,完全由SAF燃料提供动力。在飞行过程中,“旅行者”号还进行了一次空对空加油作业。
在2024年英国皇家国际航空展期间,英国“台风”战斗机曾以约35%的比例混合可持续航空燃料,进行了8分钟的飞行展示。今年6月英国空军举行的阅兵式上,“红箭”飞行表演队首次使用SAF燃料进行飞行表演,其主要采用可再生生物燃料。该燃料的化学结构与“红箭”飞行表演队用于拉烟的普通柴油十分接近。今年7月18日至20日英国皇家国际航空展期间,英国空军“红箭”和“台风”两支飞行表演队再次使用SAF燃料进行飞行表演并组织编队飞行。
法国也不断加快军用SAF燃料的相关投入。2023年2月,法国一架NH-90直升机使用SAF燃料完成首次试飞。此次试飞是法国武装部队与飞机设备制造商赛峰集团、道达尔能源公司及空中客车公司合作,在未对NH-90直升机发动机进行改装情况下进行的。NH-90直升机是一种中型双发通用直升机,采用两台RTM322型涡轴发动机。在此次测试中,其中一台发动机使用了SAF燃料。该燃料由道达尔能源公司利用加氢处理酯和脂肪酸工艺从废旧食用油中生产获得。
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参观赛峰集团位于维拉罗什的工厂时表示,将投资2亿欧元(约合2.3亿美元)建设一家SAF燃料工厂,推动SAF燃料的生产。目前,包括赛峰集团在内的法国多家防务公司,正在验证100%使用SAF燃料运行的相关情况,并对运行结果进行评估。
各国军方与商业部门合作加快研制SAF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有助于实现多国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作出的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承诺。不过,SAF燃料要在各国军队广泛使用,仍需克服诸多困难。
产量问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目前SAF燃料的使用量在全球航空燃料中占比仍然较低。现有SAF燃料产量在几十万吨左右,要在军事航空中广泛使用,则需要上亿吨。按现有产量估计,仍有巨大差距需要填补。如何实现SAF燃料的大规模量产,是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成本问题。据估计,SAF燃料的价格约为传统航空燃料的2.5倍。多国大规模使用SAF燃料,所需的燃料研发、采购和储油配套设施改造成本将会非常高。外界因此也担心,各国是否愿意为如此高昂的价格买单。另外,SAF燃料增产涉及炼油商的大幅调整,或将遇到来自相关利益方的阻力。该产业能否吸引更多投资,也是未知数。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