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欧洲欲大力增加战斗机产能

多方合作,欧洲欲大力增加战斗机产能
近日,欧洲多家航天制造企业宣布,将扩大战斗机生产规模,以满足欧洲国家不断提高的军备采购需求。外界舆论认为,从防务开支持续增加到战斗机产能提升,一系列举动暴露出欧洲日益严重的安全焦虑。

  外媒分析认为,市场需求上升和安全形势变化是推动欧洲加大军机生产力度的主要因素。处于研发阶段的欧洲下一代战斗机采购和运营成本高昂,预计10余年后才能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对于多数欧洲国家而言,数量充足且经过升级改造的第四代战斗机,是当下应对安全挑战的更优选择。

  鉴于此,欧洲地区第四代战斗机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外媒数据显示,目前,欧洲战斗机公司“台风”战斗机订单总量达‌729架‌,交付数量为‌612架;法国达索公司待交付的“阵风”战斗机订单达230架。在欧洲防务自主意识增强的背景下,欧洲国家对欧洲自研战斗机需求量达到历史高位。

  在“重新武装欧洲”计划下,欧洲多家防务企业加大战斗机等主要作战装备的生产和研发力度,并在相关领域展开合作。欧洲战斗机公司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0余个欧洲国家的数百家企业建立关键部件采购合作,以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保障装备顺利生产。

  瑞典萨博公司与德国赫尔辛公司展开合作,将“半人马座”人工智能系统集成至“鹰狮”E战斗机,并开展无人驾驶战斗机与有人驾驶战斗机的对抗测试,以提升作战效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和奥地利相继增购“台风”战斗机,并计划在新增战斗机列装后开展联合巡航,以提高联合行动水平。

0823dd54564e925884dab87a4a63bf57cebf4eac

  而英国政府高层透露,目前正与韩国政府展开磋商,探讨联合开发用于KF-21战斗机的新型发动机的可行性。新型发动机将用于替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F414发动机,目的是为该型战斗机出口扫清障碍。报道称,F414发动机是KF-21战斗机的动力来源,而美国对该型发动机实施出口限制,阻碍韩国向海外客户出售KF-21战斗机。

  韩国政府已启动国产战斗机发动机研发项目。牵头此项目的韩华航空航天公司表示,将在2036年完成国产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预计开发成本在37亿美元左右。韩华航空航天公司认为,其在发动机授权生产、小型推进系统开发方面积累的经验,为此次研发奠定了基础。

     据称,该公司计划将工程师数量增加至600人,较当前人数翻倍,并在韩国建造一座价值3000万美元的工厂,同时在美国和欧洲设立海外研发中心。该公司称,其研发的发动机推力和燃油效率将超过F414发动机,投入大规模生产后,将瞄准东南亚、中东和东欧地区市场。

  然而,外国军事专家对韩华航空航天公司在目标时间内,独立研发满足现代高推力需求的发动机持怀疑态度。在此情况下,英国政府介入,提议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作为联合开发伙伴,并称此方案可以作为韩国在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能力前的过渡。英国官员认为,这样的合作将降低项目风险、加快开发进程,并建立持久的产业合作关系。据悉,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也在寻求与印度就AMCA战斗机发动机开发达成类似协议。按照该模式开发的发动机将不受美国出口限制。

  不过,韩国国防工业长期嵌入美式装备体系,短期内难以完全割裂与美国的技术合作。同时,在地缘政治博弈下,美国或将通过出口管制、联盟施压等手段干预韩英合作。在美韩同盟框架下,韩国想要达到技术自主与安全合作关系之间的平衡,仍面临挑战。

掀起增产热潮

  据报道,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联合成立的欧洲战斗机公司宣布,计划在2026年将“台风”战斗机产量由现在的12至14架提高至20架,并在2028年实现年产量30架。

  法国达索公司公布“阵风”战斗机产能提升计划。其中包括将2025年交付量从2024年的21架提升至25架的短期目标,以及后续每年递增4至8架的中长期目标;加快“阵风”M舰载机研制进程;在印度设立首个“阵风”战斗机海外机身生产线,预计自2028年起每月交付两架完整机身。

  瑞典萨博公司生产的“鹰狮”战斗机也迎来新一轮增产。继2024年年底新增一条“鹰狮”战斗机生产线后,萨博公司宣布“鹰狮”E战斗机启动批量生产,并表示“鹰狮”F战斗机将在不久后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外媒报道称,欧洲此次增产热潮已延伸至其他类型军机。瑞典萨博公司宣布,“全球眼”预警机年产量将突破4架。捷克和波兰分别公布L-39“天狐”高级教练机和AW-149武装直升机生产线扩容方案。

引发外界质疑

  欧洲军工企业战斗机增产计划与各国军费持续增长态势,均缘于该地区普遍存在的安全焦虑,相关做法引发外界质疑。

  部分西方媒体认为,欧洲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向军工领域,势必挤压交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若持续将资源过度集中于国防领域,导致其他产业发展失衡,不但会引发民众不满,激化社会矛盾,还会削弱基础工业、科技研发等领域的资源供给。同时,当前欧洲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且缺乏系统性长期军事发展规划,通过扩大武器装备产能来提升军事工业整体水平不切实际。

  此外,欧洲国家纷纷加快军工领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竞争和分歧。德国认为,法国达索公司以提供技术服务为切入点,向葡萄牙等国推销“阵风”战斗机,抢占了“台风”战斗机的市场份额。在“台风”战斗机等多国联合研发项目中,各国就扩大项目成员等事宜存在分歧,英国支持土耳其加入“台风”战斗机项目,意大利、德国则持抵触态度。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