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国际防务研究组织近日发布报告称,2024年全球核武器开支持续增长,美国核武器年度总支出高达568亿美元,超过其他所有拥核国家总和。近年来,美国在核武方面动作频频,除逐年加大核现代化项目投入外,还频繁通过前沿部署、联合演习、技术转让等方式与盟友一道强化核协同作战能力,种种举动违背全球核军控、核裁军共识,恐推高核战争风险,严重破坏全球战略稳定。
加大经费投入,提升核装备性能。美国以应对等量级大国挑战为由,持续加强对核力量发展的支持,全面提升核打击能力。美国会预算办公室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10年,美核力量运营和现代化投入约为9460亿美元,其中现代化投入为4600亿美元,占总投入近一半。
以美正在加紧研制的哥伦比亚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为例,该项目用于取代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总投入约为1300亿美元,占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美海军造船预算的五分之一左右。哥伦比亚级核潜艇使用全电推进系统,可将噪音降至95分贝以下。其装备的“三叉戟”Ⅱ型潜射弹道导弹配备MK-6制导系统,隐蔽接近和精准打击能力增强,加之可搭载大当量的W88或中等当量的W76-1、低当量的W76-2弹头,基本具备从战术核打击到战略核摧毁能力,显著降低核战争门槛。
转变核武器运用理念,提升核实战能力。近年来,美国核运用理念由以战略威慑为主,向常态化威慑、实战化运用方向转变。一方面,通过模糊核常攻击界限,提升核实战效力。当前,美战略核战争计划明确要将常规武器作为关键可用选项纳入总体核战争设计之中。借助年度军演契机,美不断加强核常一体化演练。2024年“坚定正午”核演习,美重点演练战机协同和核武器模拟挂载任务,目的就是验证低当量核弹头配合常规力量作战模式。
另一方面,通过模糊核力量前推意图,提升核实战能力。美经常以演习或临时部署为由,规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核武器部署限制。2024年8月,美B-2战略轰炸机动态部署至澳大利亚空军基地,除了强化与澳协同作战能力,还有意将澳打造为战略跳板。未来一旦形势需要,美军机可从澳空军基地起飞实施战略威慑。此外,美还以轰炸机特遣部队演习为名,将B-52战略轰炸机前沿部署至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对俄实施抵近威慑,这些动作实质上都是美核实战能力的常态化检验。
加强盟友间协同,强化一体化核作战水平。美以“延伸威慑”为由,通过变相核技术转让、核常武器前沿部署等方式,逐步在盟友国家间实现隐性核扩散,其核心目的在于提升前沿慑压态势、降低威慑成本、优化协同作战能力。美以“奥库斯”第一支柱为合作架构,采取“先部署、再出售、后建造”的“三步走”方式,携同英、澳共同建造攻击型核潜艇。美还以W93潜射核弹头为合作契机,拉拢英共同打造通用型海上核打击能力,进一步加剧核扩散风险。
此外,美在2024年借与菲律宾联演契机,将“堤丰”中导系统动态部署至菲律宾,并计划今年在澳大利亚举行“护身军刀”演习期间,派出其在太平洋地区部署的第二套“堤丰”中导系统参演,企图通过强化与盟友的军事协作,对地区国家进行前沿慑压。
美国拥有世界最大、最先进核武库,却持续强化核武能力,本质是通过系统性军备升级和盟友内部核扩散,将核力量从最后威慑手段异化为实战可用工具。在当前全球安全局势持续动荡、冲突频仍之际,美所作所为将加剧核扩散与核冲突风险,需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近日将数枚B61-12战术核弹部署至英国萨福克郡的莱肯希思空军基地。这是美国于2008年从英国撤出核武器以来,再次在英国部署核武器。美英这一动向,将深刻影响北约核政策和欧洲地区安全形势。
对于美国核武器重返英国一事,美英官方均未正式承认。一名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根据长期政策,我们不会透露美国核武器在任何特定地点的存在。”不过,多种迹象表明,这些核武器已存放就位。
美国“动力”网站7月下旬披露,在7月18日至20日的英国国际航空展上,美空军第493战斗机中队最新发行的纪念币首次亮相,为美国核武器重返英国提供了佐证。该纪念币外形类似核爆炸的蘑菇云,正面印有该中队代表性图案,中心部位可见B61战术核弹轮廓,背面是彩色图案的核爆场景。
英国媒体称,美空军1架C-17运输机执行了这批核弹的运输任务。该机隶属美空军唯一可常规运送核武器的运输机部队——第62空运联队。据悉,该运输机从美空军储存核武器的美国新墨西哥州科特兰空军基地起飞,于7月17日抵达莱肯希思空军基地。
长期关注全球核动态的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在相关报告中认为,美国核武器重返英国并非突如其来之举,而是早已埋下伏笔。五角大楼2023财年预算文件中就提到,美国正在升级位于欧洲的核武器存储设施。除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5国空军基地的现有核武器存储设施外,美国还将升级位于英国的相关存储设施。北约2023财年安全投资计划预算中,也将英国莱肯希思空军基地列入接受“特殊武器”存储设施升级的基地名单。所谓“特殊武器”,就是美国官方文件对于核武器的掩饰性说法。
英国《泰晤士报》称,近年来,美国一直在升级英国莱肯希思空军基地的相关设施,以备接收B61系列核弹。主要措施包括增设防御弹道导弹攻击的掩体、屏障及配套的通信系统。目前,该基地已具备储存B61-12战术核弹的条件。
重返英国的美国核武器具体如何使用,引发外界诸多猜测。有报道称,部署在莱肯希思空军基地的美空军第48战斗机联队,是最早获准使用B61-12战术核弹的美军海外部队。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今年6月的北约海牙峰会上宣布,英国将从美国采购至少12架F-35A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已于2024年3月获得核打击资质认证,能携带B61-12战术核弹。预计这批战斗机将部署在英国诺福克郡的马勒姆空军基地,并加入北约空中核任务部队。
相关资料显示,英国采购美制F-35A战斗机的单价在7500万至8000万英镑之间,12架F-35A的费用合计超过9亿英镑。加之重新研制空射核武器的费用过于高昂,英国很可能选择与美国共享B61-12战术核弹。未来,英空军将重获空中投射核武器的能力,恢复海空两基核威慑力量布局。
有外媒称,美国再次在英国部署核武器,与当前欧洲安全形势密不可分,威慑俄罗斯是其主要目的。这进一步强化了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向俄罗斯发出的“50天最后通牒”的警告意味和施压力度。
特别是,不同于美国在其他北约成员国的“核共享”模式(美国出核弹、成员国出人出飞机),美国在英国的核部署可完全实现“人、机、弹”的“美国化”。加之英国核武器的使用权也实质性地受控于美国,美国核力量的使用灵活性和反应效率将显著提升。
在俄乌冲突延续导致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紧张之际,美英这种充满冷战意味的核部署,只会加剧欧洲的核对抗,使全球核安全局势更加紧张。此外,英法在7月10日的伦敦峰会上宣布,两国将就核力量的运用进行协调。
有评论认为,这些动向意味着北约核战略将出现重大转变。北约欧洲成员国主动充当对俄核威慑的“跳板”,将危及欧洲地区的战略稳定,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此外,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搭载核弹的战斗机,出现在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或冲突地区时,难以被精确区分是执行常规作战任务还是核打击任务,容易引发误判、误击乃至意外核风险。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