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与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吉朗市签署《核动力潜艇伙伴关系与合作条约》(又称《吉朗条约》)。双方称,此次合作是两国在“奥库斯”联盟“第一支柱”项目下,对“未来50年双边防务合作的承诺”。
根据英澳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吉朗条约》将促使两国在奥库斯级核潜艇的设计、建造、运营、维护和部署等方面展开合作,为澳大利亚相关人员培养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同时,该条约也为英国海军舰艇访问澳大利亚及在斯特灵海军基地轮换驻防创造条件。
按计划,英国海军将采购12艘奥库斯级核潜艇,并以每18个月1艘的速度开工建造。该级潜艇将于2040年前开始交付,逐步取代现役机敏级核潜艇。
澳大利亚海军计划在南澳大利亚州奥斯本海军造船厂建造5至8艘奥库斯级核潜艇,首艘潜艇预计2040年左右服役。为填补核动力潜艇形成战斗力前的能力空白,澳大利亚将从2030年开始,分批次采购3艘美国制造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通过这一举措,澳大利亚海军可积累核动力潜艇操作经验,同时联合美国海军及英国海军,对相关操作人员展开培训。
有外媒评论称,英澳两国在此时签署《吉朗条约》,具有特殊战略意图。一方面,应对美国方面带来的不确定性。目前,美国国防部正在对“奥库斯”协议进行审查。负责牵头审查的美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多次对该协议提出质疑,反对与盟友共享核潜艇技术。美国海军工业协会发布报告称,美国潜艇工业产能处于冷战以来低谷期,核潜艇建造速度难以满足自身需求。
英澳官方表态称,理解美国对“奥库斯”协议进行审查这一行为,但特朗普政府在奥库斯级核潜艇合作上的模糊态度,在两国国内引发忧虑。在此情形下,英澳高调推进长期合作计划,旨在为核潜艇合作项目注入信心。
另一方面,填补当前水下作战威慑能力“空档期”。目前,澳大利亚海军尚未列装核潜艇。英国海军现役机敏级核潜艇服役时间较长,艇况已显老旧,且受其国内干船坞资源紧张影响,维修保养工作频繁延期。
例如,“大胆”号在普利茅斯达文波特船厂的等待及维修周期累计长达22个月。“机敏”号在今年6月进入中期现代化升级阶段,该艇此前已连续执行任务15年,创下英国核潜艇最长无间断部署纪录,从侧面反映出英军现役核潜艇的部署压力。在此背景下,英澳公布核潜艇列装计划时间表,既体现出两国对自身水下威慑能力不足的焦虑,也显露两国通过明确规划逐步提升威慑能力的意图。
为落实《吉朗条约》,澳大利亚与英国展开一系列具体行动。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向英国国防产业投资46亿美元,用于支持核潜艇反应堆设计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及专业人才培养等。英国政府宣布,已与BAE系统公司、巴布科克集团等军工企业签订奥库斯级核潜艇关键部件的长周期采购合同,并确定巴罗因弗内斯为核潜艇主要建造地。未来,英国将为澳大利亚核潜艇供应关键零部件,澳大利亚也将为英国提供部分组件。双方将形成潜艇生产领域的双边协作模式。
不过,有分析认为,这份着眼于未来50年双边防务合作的《吉朗条约》,在后续执行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美英澳3国此前公布的方案显示,奥库斯级核潜艇主体建造采用英国技术,垂直发射系统及配套武器则以美国技术为主。若缺乏美国的技术支持,英澳仅凭自身力量建造该级核潜艇,可能出现潜艇建成后缺乏适配武器系统的情况。
英国政府当前对《吉朗条约》带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预期,预测在未来25年内,该条约将为英国带来200亿英镑(约合267亿美元)出口收益,并创造约2.1万个工作岗位。不过,从英国国防工业当前的产能与供应链压力来看,该项目的发展走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此外,澳大利亚国内分析人士认为,澳大利亚政府可能难以长期承担奥库斯级核潜艇高昂的全生命周期制造成本,对后续资金供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表示担忧。澳大利亚国内已出现部分声音,质疑奥库斯级核潜艇项目对国防安全的实际贡献。还有观点认为,取消该项目才能让澳大利亚减轻潜在的高额财政负担。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