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太阳光电板”近日成为岛内舆论关注焦点(台湾“中时新闻网”数据图片)
【华夏经纬网综合报道】“浮动式太阳光电板”近日成为岛内舆论关注焦点,乌山头水库光电争议尚未平息,如今高雄凤山水库也被爆出大规模设置光电板,引发饮水安全疑虑。虽然乌山头水库急忙澄清该光电板占水库面积极小,且其材质安全不影响水质,然而民众心中疑惑仍难完全消除。
9日,台南市议会国民党团关心乌山头水库提供民生和农业灌溉用水,居然布满光电板,要求拆除一期光电板,计划继续动工的二期种电计划,全部停工,绝不容光电板污染台南人的民生和灌溉用水!
高雄凤山水库也被爆出大规模设置光电板,引发地方居民不安。( 台湾“中时新闻网”)
此外,国民党民意代表陈菁徽12日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指出,连假期间接获民众电话反映高雄凤山水库也被爆出大规模设置光电板,她随即与团队赶赴“案发现场”。当抵达凤山水库时,映入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光电板”,过去这里曾是重要湿地,一级保育类猛禽如游隼与白尾海雕都曾在此栖息,如今却被钢架与镜面板取代。她痛批:“这里原本应是生态多样的宝地,如今成了发电厂。”
更令她震惊的是,这样的光电设施竟可“免环评”,与乌山头水库的争议如出一辙。她质疑政府在推动“净零转型”时,并未经过充分评估就让自然生态被牺牲,导致绿能口号成了破坏生态的借口。
揭露“先行者”阿公店水库现况
阿公店水库现况。(台湾“中时新闻网”)
水库为何会铺上光电板?主因为能源政策使然。根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经济部门“能源署”的太阳能推动政策,台湾预计在 2025年太阳能总装置容量要达到 20GW。其中,屋顶型太阳能占 6GW,地面型则占 14GW。在地面型当中,由台经济部门主导的部分大约有 5GW,而属于水域型光电(设在水面上的案场)则由台“水利署”负责推动,目标为 0.138GW(约138MW)。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场为阿公店水库,早在 2019年6月已完工启用,装置容量约 9.99MW。
而该政策一直持续推动。台“水利署”说明,截至 2024年底,在与各水域管理单位合作(包括县市政府、台湾自来水公司、台北自来水事业处及台“水利署”所属机关)后,全台共完成 78件水域型光电案场,装置容量已达 154MW,超过原定目标,因此目前暂时没有新增案场规划。
乌山头水库种电的光电板达12公顷,引起台南乡亲担心会污染民生及灌溉用水。(台湾“中时新闻网”数据图片)
至于近期外界讨论的乌山头水库光电案,则属于台湾地区农业部门“农田水利署”嘉南管理处管辖,不在台“水利署”负责范围内。该案场在 2022年5月竣工并商转,装置容量约 13.7MW,是目前全台最大的浮动式太阳能光电场。
台“水利署”强调,以阿公店水库来说,设置前依规定申请,南区水资源分署在招商完成、选出得标厂商后,业者必须依照《阿公店水库蓄水范围及申请许可事项》的规定,向南水分署提出申请。
申请内容要写清楚太阳能板的设置容量与范围、施工与营运计划、安全措施、水污染防治方法等,并且明文规定不能污染水源、也不得破坏原有结构。
太阳能板会否释放有毒物质?
阿公店水库现况。(台湾“中时新闻网”)
台“水利署”强调,浮在水面的太阳能板主要由硅晶电池组成,外层有玻璃与铝框密封包覆,不会溶出液体或释放有毒物质。支撑太阳能板的浮筒则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成,这种材质能抗酸碱、抗紫外线,长期泡在水里也不会释出有害物质。
为了保护水库水质,清洗太阳能板只能用清水,平时板面上如果有灰尘或鸟粪,先用长柄拖具擦拭,再以清水冲洗,全程禁止使用化学清洁剂或溶剂。
台“水利署”说,阿公店水库会每月检测水质一次,检测地点包括太阳能板周边区域,至今结果都符合乙类地面水体标准,没有发现异常。
而阿公店水库的光电板使用面积约14公顷,只占整个水库蓄水范围(405公顷)的约3.5%。
乌山头系统水库原本上头无光电板。(台湾“中时新闻网”数据照)
浮动式太阳光电板哪来的?
至于浮动式太阳能电板从哪来?如何建置?台“水利署”指出,水库的浮动式太阳能电板,都是由水库管理单位通过招商方式让民间业者来建设和营运,管理单位本身不需要额外编列经费。由于太阳能板设在水面上,底下有水体可以帮忙降温、散热,因此发电效率比一般地面型太阳能还要好。
以高雄阿公店水库为例,这个案场的年发电量约1250万度电,大约能供应3400户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可减少约7500吨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相当友善。
不过,日常饮水来源的水库上方铺上光电板,的确会让民众忧心;更何况此次“丹娜丝”台风毁了大量沿海光电板,重创生态环境。台湾需要的能源转型应该是“与自然共生、与土地共荣”,而不是用破坏环境换取政策数据;真正的进步,不该是民进党中央无视民怨执意种电,让湿地变光电场、山景变沥青堆,而是诚实面对错误、修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