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海军加快扩充武器装备平台

澳大利亚海军加快扩充武器装备平台
在美英澳“奥库斯”联盟核潜艇合作项目前景不明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海军落实“主动介入”战略的具体措施,近期从武器平台与保障体系两方面入手,加紧推进海军作战能力建设,以强化战略威慑能力。不过,要将这些举措转化为实质性战力,仍面临诸多挑战。

  武器装备列装方面,澳大利亚近期重点围绕无人和有人作战平台推进相关建设。一方面,寻求打造无人舰队。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该国计划投入17亿澳元(约合11亿美元),打造“幽灵鲨”水下无人攻击舰队,核心装备为“幽灵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表示,“幽灵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将补充澳海军水面舰队与潜艇力量,增强海军作战能力。

  据悉,澳大利亚政府已与安杜里尔澳大利亚公司签署为期5年的合同,由该公司在澳境内进行“幽灵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的研发、建造与维护工作。马尔斯表示,“幽灵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具备较长的续航能力与较强的隐身性能,可执行情报收集、监视、侦察及打击任务。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透露,澳大利亚计划建造数十艘“幽灵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且不排除向盟国出口的可能。首批“幽灵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预计于2026年初开始服役。

  另一方面,补充新型有人舰艇。据报道,近日,澳大利亚海军接收第9艘改进型海角级巡逻艇。根据澳大利亚国防部与国内军工企业达成的协议,澳大利亚海军计划列装10艘改进型海角级巡逻艇,目前第10艘正在建造中,预计于2026年7月前交付。相较于老款型号,改进型海角级巡逻艇配备智能化操作系统,可搭载至多32名艇员,执行海洋执法与海上监视任务。

  澳大利亚还明确,将于2026年与日本三菱重工签署新型护卫舰采购合同。该批护卫舰以日本最上级护卫舰为基础研发,总计11艘,项目总金额约100亿澳元。值得注意的是,合同将包含模块化建造技术转让条款,明确澳大利亚本土企业在该项目中的参与率将达到40%。澳大利亚意图在扩大装备规模的同时,同步提升本土军工制造能力。

强化训练保障能力

  综合训练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澳大利亚近期同样采取多项措施。近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投入120亿澳元升级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亨德森造船厂,计划用20年时间将该造船厂打造为奥库斯级核潜艇的维保中心。据称,澳大利亚对该造船厂核潜艇维护设施的总投入,后期或追加至250亿澳元。此外,澳大利亚还将加快核动力潜艇相关人才培养,为后续核潜艇维保与使用提供支撑。

  马尔斯透露,除澳大利亚的核潜艇外,亨德森核潜艇维保中心还可用于美国海军核潜艇的维护。借助该中心及配套保障支持,美国海军核潜艇部队可延长在印太地区的部署时间。外界分析认为,澳大利亚推进维保中心建设、培养相关人才并向美方开放维保资源的一系列举措,意在向美国展现自身已具备核潜艇维护能力与人才储备,进而推动美国向其转让核潜艇技术。

  购置反潜训练系统,提供作战训练支撑。近日,澳大利亚海军与瑞典萨博公司签署AUV62-AT反潜训练系统采购合同。萨博公司介绍,该系统采用铝合金框架,长7米、重800千克,最大潜航深度300米,最高航速12节,外壳直径533毫米,可模拟潜艇突袭、鱼雷攻击等不同场景,用于支持海军反潜作战训练。该系统配备通信软件与任务评估系统,支持从舰船发射回收,可生成声纹信号对反潜系统形成干扰。

  澳大利亚国防部表示,AUV62-AT反潜训练系统具备仿真度与经济性,可支持长时间、高强度训练,使澳海军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达到训练效果。

战力生成说易行难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海军战略定位以区域防御为主,聚焦守卫本国周边海域及海上贸易航线。近年来,随着“奥库斯”联盟成立,澳大利亚海军参与印太海洋事务的力度加大,战略导向发生明显变化。在新版《国防战略评估》报告中,澳大利亚将国防政策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介入”,并明确海军在国防事务中承担关键角色。

  从内部来看,资金供给难度较大。武器装备采购需巨额资金支撑,仅奥库斯级核潜艇项目,澳大利亚在未来数十年内的投入就将高达3680亿澳元,其中包括向美英支付技术分摊费、本土造船厂升级费用及核废料处理相关投入。而近期推进的其他装备采购项目,将进一步加剧其经费压力。

  从外部来看,国际合作推进存在困难。无论是推进“幽灵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列装,还是采购AUV62-AT反潜训练系统,澳大利亚均希望通过技术引进逐步实现自主研发,最终打造世界领先的自主水下军事能力。然而,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可预见的未来,外界普遍认为澳大利亚在军备研发生产领域,仍难以摆脱“核心技术依赖方”与“核心设备采购方”的定位。

  至于通过投入巨资建设核潜艇维保中心,推动美国转让核潜艇技术的做法,大概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美国看来,核潜艇技术既是其在政治、军事层面牵制澳大利亚的重要手段,也是美国国内军工企业从澳大利亚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途径,向澳大利亚转让相关技术,显然与“美国优先”战略不符。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