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提升核打击力量,欧洲军备竞赛加剧

北约提升核打击力量,欧洲军备竞赛加剧
10月13日至24日,北约在欧洲多国及北海空域举行代号为“坚定正午”的年度例行核演习。本次演习不仅参演规模创历年新高,还首次预演核战争场景下空基核力量与常规打击力量的协同运用。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欧洲安全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北约意图通过演习放大核延伸威慑效应,将进一步加剧地区军备竞赛。

89920f93-f29b-411a-805a-89aaf98553c0

  本次演习由位于比利时的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联盟核计划小组指挥,美国、英国、德国、波兰、芬兰、瑞典等14个成员国参与,投入兵力超2000人,参演战机达71架,涵盖轰炸机、战斗机、预警指挥机、加油机等13类装备平台。

  演习区域以北海为中心,荷兰沃尔克空军基地作为主要枢纽,比利时克莱内—布罗格尔、英国拉肯希思空军基地作为“分会场”,丹麦斯克吕斯楚普空军基地承担“特遣支援部队”职能。在装备配置方面,美国派出4架F-35A战斗机和多架B-52H战略轰炸机,德国出动3架可挂载战术核弹的“狂风”战斗轰炸机和4架电子干扰机,波兰派出3架F-16战斗机,芬兰派出4架F/A-18战斗机。

     此外,丹麦、荷兰的F-35A战斗机也是参演主力,首次参加该系列演习的瑞典派出“鹰狮”战斗机执行护航任务。值得注意的是,除“狂风”战斗轰炸机和B-52H战略轰炸机外,F-35A战斗机同样具备挂载战术核弹执行打击任务的能力。较以往演习仅动用4至8架空基核载具的配置,本次演习核打击力量投入明显增加。

  本次演习分为作战规划、实战演练、评估总结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作战简报和计划拟订。联盟核计划小组在预设的特定安全情势下,接收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下达的空中战术核打击指令,同步启动通信、指挥和控制系统,完成作战方案拟订。其间,驻荷兰、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等国的北约核武器存储设施进入待命状态,联盟核计划小组与荷兰沃尔克等主要空军基地建立加密通信链路,确保指令传输安全。

  第二阶段为核打击与防御演练。重点演练核武器使用操作、地面核资产防护及一体化延伸威慑。具备战术核打击能力的F-35A战斗机、“狂风”战斗轰炸机等,按流程完成核弹运输和装载,在预警机、“鹰狮”战斗机护航下飞赴北海空域,开展至少3个波次的模拟核攻击训练。尽管未挂载实弹,但所有模拟核攻击训练均由具备核任务执行资质的北约飞行员完成。地面同步开展关键设施防护演练,模拟核资产转移、战机转场部署场景,并融入反无人机、电子战对抗等新型作战要素,检验复杂环境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阶段为评估总结。联盟核计划小组对演习整体效果进行复盘评估,重点核查核威慑体系的战备状态及协同效率。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坚定正午”核演习旨在确保北约核威慑“可信、安全且有效”,并向潜在对手传递“北约有能力保护所有盟友”的信号。

放大核威慑效应

  有外媒分析认为,本次演习凸显北约核战略的两大转向。

  一是强调“集体行动”,打破以往依赖美英核资产、其他国家仅配合响应的模式。演习由荷兰主导,14国分工更精细,新成员国芬兰、瑞典、丹麦参与度提升,瑞典“鹰狮”战斗机承担护航任务,丹麦作为北约F-35A战斗机培训中心所在地,还计划将部分演练内容纳入后续教学模块。北约核政策负责人斯托克斯称,整合联盟内具备执行核任务能力的常规战机及其他作战要素,可进一步提升一体化延伸威慑能力。

  二是通过“战争预演”放大核威慑效应。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核作战部门负责人邦奇表示,本次演习设想更贴合欧洲安全实际和未来作战趋势。比如,任务规划阶段明确联盟用核“门槛”,区分“直接触发”与“待命启用”两种情形;演练高峰阶段组织核常能力兼备的战机实施隐蔽转场,并增设空中通道封锁等课目,刻意提高处置复杂度,以检验核武器的战备状态及在复杂作战环境下的实际运用能力。

不利于地区稳定

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图|新华社

  多方担忧本次演习将加重欧洲核战争阴霾。有外媒指出,“坚定正午”核演习已连续举办10年,随着参演国数量增加、兵力投入加大,北约持续演练并优化核武器运用机制,强化核共享与核延伸威慑。未来,北约还可能借鉴“敏捷部署”作战理念,对F-35A战斗机等核打击平台进行分布式部署,进一步提升战术核打击灵活性。此类动向将引发欧洲国家跟风推进相关能力建设,加剧地区核军备竞赛。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美《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6年初到期,双方尚未就续约达成明确共识。近期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出口东欧、“民兵-3”洲际导弹试射等事件也引发国际社会对核扩散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北约持续推进“坚定正午”等核演习,将进一步放大核安全风险,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威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