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部尊重官兵主体地位——
同舱同室同呼吸 同心同德同战斗
■久亮 龙伟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宋润鹏
聚焦

官兵在任务期间开展“远航之星”评选活动(资料图片)。 刘再耀摄
训练进入关键阶段,一名战士的建议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碧波之下,海军某部一艘潜艇隐蔽潜航。驾驶舱内,气氛异常紧张——对手布下“天罗地网”,官兵虽然不断变换战术,却仍然无法隐匿踪迹。
眼看这场跨昼夜对抗训练“走进了死胡同”,艇员队党委组织官兵紧急商讨对策。
“我建议先采用静音巡航……”讨论中,战士张珂珂的想法大胆,引发与会人员的讨论。艇员队党委综合分析认为张珂珂的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决定予以采纳。
战斗警报再次响起,各战位协同作业,联动执行口令。大洋深处,“蓝鲸”悄然迂回,以出其不意的战术动作成功突破对手封锁圈。
“党委科学决策,走好群众路线十分重要。”该艇员队政委的话,道出了潜艇部队“百人一杆枪”的优良作风。
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十一个坚持”,其中一条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在该部采访期间,谈及“群众路线”这个话题时,官兵不约而同地向笔者谈起一次潜航任务。
那一年,某型潜艇首艇艇员队奉命执行最大自给力考核试验任务。任务期间,潜艇出现故障被迫上浮。紧急关头,艇员队党委力排众议,采纳主机班战士刘忠文的建议,顺利排除了潜艇故障,任务形势峰回路转。最终,官兵打破长航纪录,在艇员队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该部领导介绍,他们引导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在自觉走近官兵、融入官兵、服务官兵中切实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他们鼓励官兵围绕练兵备战、思想教育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建言献策,营造“不怕提异议、敢于讲真话”的浓厚氛围。每次接到任务命令,从艇员队领导到部门长,再到战士,官兵不分职务高低、军龄长短,围绕任务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提升议事决策质量水平。某艇员队航通部门的新型“点位标注法”就源于一次集体讨论。
一次任务中,潜艇遭遇未曾遇到过的复杂海况,常用的航线标注方法无法满足任务需要。在艇员队领导建议下,航通长组织召开了一场“诸葛亮会”。综合大家建议后,航通长带领官兵对航线标注方法进行优化,不仅让航线规划更加直观,还有效缩短了决策时间。
在某艇员队李副艇长的训练笔记本上,基层官兵的训练建议密密麻麻写了十几页——一级上士杨浩杰将声呐操作流程拆解为关键步骤,加速新艇员掌握岗位技能;一级上士王毅凯在一次远航中发现某设备温度持续偏高,发动带领班组集思广益,自主制作临时风口,成功消除安全隐患,这一经验做法也在艇员队得到推广。
采访期间,笔者从战士们口中得知,每次执行训练任务,李副艇长都会把“铺盖卷”从住舱搬到配电室,和值更的艇员们同吃、同住、同操练。“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身入兵中,和战士们打成一片。”李副艇长介绍,训练笔记中的好点子好想法,就是平时跟大家一起交流时记录的。他告诉笔者,为了严格落实“三互”“五同”“双四一”,他所在艇员队多年来坚持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任务期间,从艇员队党委成员到基层干部,必须每天到舱室、进战位、坐饭桌,与官兵面对面交流。对此,机电部门的年轻干部高印刚来队时不是很理解。
3年前,高印军校毕业分配到该艇员队。履职之初,他认为,“干好分内工作就行”,每天例行部门点名时,也只是“点卯答到”,平时总是独自埋头研究业务。一段时间后,尽管他出色完成各项训练任务,但战士们始终对他不冷不热,遇到问题也不愿与他交流。
在艇员队领导提醒下,高印改变工作方式,坚持晚饭后与战士谈心交流,从大家的牢骚话、悄悄话、客气话里听需求。休息时,他还主动参加象棋比赛,与战士们一边棋盘博弈,一边唠家常。
一次任务返航后,为清理舱底污垢,值班员需深入水柜等死角,对重要设备进行清洁检试。“掏舱底”工作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是个十足的苦差事。
那天,值班员陈思洋打开连接舱底的地板,顺着扶梯向舱底爬行。不料,他脚底一滑栽倒在地。见状,高印一个箭步跃下扶梯搀起陈思洋。“你上去休息,我来‘掏’!”随后,他撸起袖子,拿起水枪,忍着刺鼻的气味开始冲洗舱底……
“践行群众路线,首先要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尊重官兵主体地位。”谈及高印的成长经历,该部领导介绍,这些年,他们教育引导机关和艇员队干部把践行群众路线从军事训练向思想教育、服务基层等方面延伸,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持续开展“我为官兵办实事”实践活动,想方设法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
在该部“我为官兵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工作文件中,笔者看见一份为基层办实事清单,里面既有军人子女入学这些大家关心的事,也有来队家属接送站等惠兵举措。“满腔热忱为官兵排忧解难,意义有时不仅仅在于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更在于培养‘痛痒相关、温暖相知、危难相顾’的战友深情。”该部领导介绍,历届党委将群众路线刻印在心,牢固树立官兵是部队建设主体的观念,在充分信赖和彼此依靠中拉近了干部与战士的距离,密切了内部关系。
夕阳西下,军港码头上,“同舱同室同呼吸、同心同德同战斗”的标语格外醒目。刚刚结束长航任务返港的某艇员队进入整备期,官兵围绕装备整修、设备保养等工作自发组织了多场讨论,几项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已被列入艇员队党委议事日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