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忘不掉的旋律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10-27 17:04:56

  老兵忘不掉的旋律

  ■段雅琪

  那是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我作为带队干部,和战友们一同前往单位结对的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初到养老院的陌生感,在工作人员介绍一位特殊老人时消散——“我们这里住着一位老战士,上过战场,参加过渡江战役呢!”

  敬意油然而生。怀着期待,我和战友们决定去看望这位老兵,听她讲战斗故事,但大家的脚步最终却停在一张病床前。老人的女儿轻声告知,母亲年事已高,这段时间常常昏睡,很难起身。一时间,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一种沉甸甸的情感,压在我们心头。

  正当大家踌躇之际,老人仿佛感觉到有人围在身旁,缓缓睁开了眼睛。“妈,您醒啦……”女儿轻声向母亲说明我们的来意。我连忙凑近老人,指着自己作业服上的臂章说:“奶奶,看,红旗,八一!”

  老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臂章,眼中渐渐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不一会儿,她轻声唱起了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声音虽然不大,却非常坚定。

  我和战友们立刻跟上老人的节奏,为她打着拍子,与她一起歌唱。然而,时光冲淡了老人的记忆,她只是反复吟唱开头的那几句。

  “妈,您再想想,还记得其他军歌吗?”老人的女儿俯身凑到母亲耳畔引导,哼起老人熟悉的旋律,“向前,向前,向前……”老人仿佛记起了什么,随着旋律继续哼唱起来:“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老人的女儿告诉我们,母亲名叫于辉,1931年出生在胶东地区。山河破碎中,于辉的姐姐早早投身抗日洪流,年幼的于辉心中,也播下一颗革命的种子。她积极参加村里的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

  1946年,15岁的于辉如愿参军,随部队四处征战。渡江战役中,她作为卫生员随百万雄师一起渡过长江。“母亲和战友们是夜里渡江的,敌人向江面开炮,巨大的水柱一下子蹿到半空,小木船差点翻掉。母亲当时顾不得自己的安危,只是紧紧地把急救箱护在怀里,子弹就从母亲身边飞过去……”老人的女儿为我们讲述着母亲的战斗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于辉根据组织安排就地转业,先后在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工作,在不同岗位上都兢兢业业。这位山东姑娘克服了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困难,将青春奉献给国家建设事业。

  老人的女儿告诉我们,母亲原名叫“于梅娟”。参军后,她为自己改名“辉”,寓意追求光明,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光和热,“这是母亲一生的誓言”。

  作为军人,我特别能理解老人对祖国和人民的那份热爱。当我组织战友们向老人敬上军礼时,老人露出笑容——这是两代军人之间的特殊对话,无需言语,却已道尽千言万语。

  离开养老院时,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落。老人的歌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歌声,如同温暖的“余晖”,映照着永不磨灭的忠诚与信仰,也照亮我们年轻的心灵。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