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就做这样的人
■李国选
许多年前,那时我参军不久,在某炮兵师后勤部汽车连当文书,每晚要去车场察看安全管理情况。车场很大,中间空地上堆放着营房科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圆木,堆得跟小山似的。每隔几天,我就看见一位年近半百的干部围着堆放的木材转圈子。他走路一起一伏,向左边倾斜。我好奇地凑上去,见他瞪大双眼,口中隐约有声,我忍不住探问:“首长,您这是做啥?”
他收住脚步,扭头嘿嘿一笑,回答说:“我在给木材晚点名呐!”
“啥?木材还用点名?”我惊奇地问。
他收起笑意,感慨地说:“不过是点数而已。这木材是师里准备建设武器装备修理厂房的。”他缓了口气,又说:“我们从千里之外的林区把木材采购回来,很不容易啊!搞建设哪项都离不开木材,我不数叨数叨睡不着觉啊!”说罢,他又继续转圈子。
我一步三回头地看着他那一起一伏的身影,心里嘀咕:“真是个怪人。”
我好奇地向老兵询问这位“瘸腿”干部的身份,才知道此人是师后勤部营房科科长陈喜荣,因公受伤腿部落下了毛病。当了科长以后,他带着保管员去林区为师里采购木材,每天出外奔波,走遍了林场大小山头。冬天朔风怒号,大雪铺天盖地,行走困难。下山时他们就地滚下坡去,浑身上下成了雪人。年轻力壮的保管员竟都跟不上科长的步伐,到晚上累得上不去炕。清点验收时,陈科长裹着皮大衣坐在木头上不眨眼地盯着,生怕有什么差池。
听了这些情况,我恍然大悟,陈科长对那些木材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在这份工作中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后来,师里用这些木材建设了车炮库和装备修理厂房,结束了大型装备露天存放的历史,营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军区在我们师召开工作总结会,师长动情地说:“咱们师能取得如此成绩,陈科长功不可没。”
那年取暖期到来前,我们汽车连奉命出车从火车站往营区运煤炭。每次,陈科长都亲临现场指挥卸装,严格要求不落下一个煤块。
备足了取暖煤,我们被派到营房科,跟随陈科长及工人师傅检修锅炉及管道。他二话不说钻进地沟,逐段检查,弄得浑身脏污。大家劝说:“您这腿脚就别钻地沟了。”他瞪圆双眼朗声回应:“取暖关乎官兵和家属的切身利益,我不亲眼过目,不放心啊!”
目睹陈科长所为,我想起了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李铁梅赞美父亲李玉和的那句唱词:“做人就做这样的人。”我在心里默念:“做人就做陈科长这样的人。”
第二年,我加入了党组织,并被提拔为排长。没想到陈科长迈着瘸腿来到我们连,热情地握着我的手,乐呵呵地说:“祝贺你光荣入党、提干,这是双喜临门啊!”随之,他收敛笑容,严肃地叮嘱:“可是责任重了,干工作得更用心用情啊!”
又过了一年,师里新建了家属住房。我受命带队帮干部搬家。出乎意料的是,陈科长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我不解地问:“陈科长,这几年你给师里采购了那么多的木材,就没有捎带着为自家打几件家具?”
他嘿嘿一笑:“不错,林区遍地都是木材,我只要张回嘴,人家就会拱手相送。”
他顿了顿,接着说:“可是占了便宜,我就不能严把选材的标准,有愧部队管家人的职位。这事儿咱不能干。”
第二年,我调任师后勤部,和陈科长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多了。我注意到,每当遇到私利侵占公利的时候,他就会围着对方一起一伏地转圈子,边转边盯着看对方的脸,仿佛在问:“你说这事儿能办吗?”直至转得对方泄了气。有人当面发狠地骂他,他也不恼:“咱是部队的管家人,担着这么重的担子,手不紧那可不成。”
退休交接工作那天,陈科长在材料仓库里踱着步子,不时地摸摸钢材,拍拍板材,又碰了碰水泥,随口说出这些材料的数量和价值。我瞅了一眼账本,发现账目准确无误。这一幕让我想起当年陈科长给木材点数时的情景,顿时对他的职业操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10年后,我走上了分管师后勤工作的岗位,不禁想起了陈科长,心想他要是还在营房,一定会赶过来叮嘱几句吧?没想到,奇妙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我正这么想着,忽听“笃笃”的敲门声,随之屋门被推开,来者正是陈科长!他拄着拐杖,挪着碎步,显得老态龙钟。我赶紧迎上去,扶他坐到沙发上,问道:“您老人家咋过来了?”
他又是嘿嘿一笑,说:“我一直关注你们这些小兄弟的成长进步。听说你当了部长,就赶来向你祝贺。”他喝了一口水,继而又说:“还是那句老话,干工作得用心用情啊!”话虽简短,却掷地有声。
我赶紧应答:“有您做榜样,我一定不负厚望。”
目送着陈科长一起一伏的身影渐渐远去,热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耳边又响起李铁梅那句朴实的唱词:“做人就做这样的人。”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