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的航迹
■蒋 富
凌晨的长白山,雪是天地间的主角。冷风卷着雪花如针扎般打在脸上。我裹紧羊皮大衣,握着手电在机坪上站定,只见战鹰在寒风中微微颤动。手表指针刚过4点,天色漆黑如墨。
这是我直招入伍后,新训结束前的最后一班岗。3个月的新训已经收尾。作为航管专业的直招军官,接下来我将去军校继续打磨专业课程。再回到这片营区时,我或许会在塔台里,对着雷达屏幕上的航迹守护战鹰了。
记得初到警卫连的日子,我们几个直招军官站队列总踩错步点。班长纠正时,我们心里却嘀咕“队列不过是形式,能干活才重要”……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紧急集合。一天凌晨3点,警报突然响起。我们手忙脚乱地穿衣服,跌跌撞撞跑到集合点,比规定时间晚了5分钟。连长脸色铁青,让我们站在雪地里反省。战士们整齐的队列就在旁边。他们的眼神里有不解,也有几分藏不住的轻视。班长走过来,伸手帮我把没系好的防弹衣带子拉紧。“你们总觉得自己学历高,可军人的首要素质是能打仗,连紧急集合都跟不上,再高的学历也会打折扣!”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戳心。
那天,我在雪地里站了半小时,寒风吹透了迷彩服,也吹醒了我的自负。我第一次认真反省:我们所谓的“优势”,在军营这个讲实力、重担当的地方,有时可能站不住脚;想要被认可,先得把自己当成新兵,把最基础的事做好。
从“自省”到“自强”的转变开始了。队列训练,我们每次提前到操场,对着标杆练军姿;公差勤务,我们主动抢重活,满身油污也不在乎;体能底子差,我们就睡前主动加练,周末绕着营区长跑……
真正让我们和战友拉近距离的,是连队组织的文体活动。营区办合唱比赛,连里选了《有我在》这首歌。战士们唱得响亮,可动作零散、气势不足。我们主动提议设计编排动作:“第一段齐唱抬手敬礼,副歌分声部,后排加踢正步收尾……”每晚,活动室的灯总要多亮1小时。我们带着大家排动作、练和声,老班长们也跟着一起学。比赛那天,我们连的合唱拿了二等奖。班长笑着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想法,这动作把咱连的精气神都唱出来了!”
后来,上级举办演讲比赛,主题是“守护我的连”。班长有满肚子故事,可拿起笔却不知怎么写。他揣着皱巴巴的草稿来找我们,语气里带着不好意思:“帮咱捋捋呗。”我们听班长回忆细节,把“雪幕里的战鹰轮廓”“雨水流进脖子”等生动细节写进稿子里。比赛那天,班长讲述完,台下的掌声久久不停。回来的路上,他把奖状往我手里塞:“这奖有你们一半,没这稿子,我讲不出心里的热乎劲儿。”
文体活动期间培养的默契,慢慢延伸到日常相处。白天,我们一起练队列,晚上轮流站岗,出公差时互相搭把手,就连夜餐,班长们都会提前给我们准备好。长白山的风依旧冷,可我们的心却越来越暖。我们不再是格格不入的“局外人”,而是能放心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体能的进步,更让我有了底气。体能测试,我3公里跑的成绩比很多战士快了半分钟。班长高兴地说:“你真舍得下苦功夫!”从那以后,连里体能弱的战士开始跟着我加练。1个多月后,有一名战士成绩达标,他高兴地对我说:“排长,我终于跟上队伍了!”
此刻,我站在机库门口,手电光扫过清晨刚破冰的跑道。跑道尽头的地平线泛起鱼肚白,再过不久,战鹰就将起飞。当歼击机在风雪中猛然拉起、穿透雪幕,划出一道守护空天的航迹——那既是我参军入伍的初心起点,也是往后岁月里永恒的方向。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