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警备区积极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作
“银发宣讲团”走进校园
本报讯 吕善强、林滨海报道:“看到这些熟悉的老伙计,我仿佛又回到当年的战场。”在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97岁离休干部王湘生凝视着复原的抗战文物动情地说。今年初以来,厦门警备区积极开展“深挖、守护、传承”红色精神活动,组织老干部“口述历史”,抢救性收集387件革命文物,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红色基因库。
该警备区组织史料整理专家、国防教育骨干成立“红色记忆抢救专班”,采取“一老一档”模式对老干部的红色故事进行深度采集。同时,专班成员运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等技术对老干部的勋章、战地日记、历史照片等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步建立动态更新的红色资源数据库。
从平型关大捷到广阳伏击战,从保卫延安到渡江战役,王湘生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革命战争时期血战沙场的英勇事迹。当谈及“家国”二字时,老人眼中泛起的泪花令在场的学生深受触动。“这些故事不是历史课本的注脚,而是刻进民族血脉的精神坐标。”中学生颜妍在聆听报告后感慨。
为了做好红色精神传承工作,该警备区与市教育局共同制定《红色教育进校园三年规划》,开展“老兵故事会”进校园活动并形成常态化机制。他们遴选15名事迹突出的老干部组成“银发宣讲团”,在“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进校园,以亲身经历阐释“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情怀,让“强国有我”的信念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警备区政治工作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用宝贵养分滋养青少年心灵。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