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泰顺县军地联动深化青少年国防教育——
“兵校长”工程成效初显
■夏一晨 本报记者 宋芳龙
金秋十月,浙南山城书声琅琅。在浙江省泰顺县育才高中报告厅,“兵校长”罗志坚讲述他和战友们的戍边故事,令在场师生深受触动。这是该县军地合力探索青少年国防教育的一个缩影。
“退役军人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是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宝贵资源。”泰顺县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说,自今年4月启动“兵校长”工程以来,他们已遴选28名优秀退役军人走进校园,协助中小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构建起军地联动开展国防教育的新格局。
“兵校长”核心职责是协助制定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组织军事技能实践教学、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等。记者了解到,该县军地建立“选聘—培训—考评”全链条管理机制,从专武干部、退役军人、民兵骨干中严格遴选,实行一年一聘。目前,“兵校长”工程已被纳入《泰顺县全民国防教育五年规划》,该县还出台《中小学设立编外“兵校长”实施办法》,按照“职责清单化、教育课程化、机制长效化”的工作思路,打造“军事素养培育+红色基因传承+实践能力锻造”的国防教育体系。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胡海胜是首批选聘的“兵校长”。他主导构建的“崇军学堂”融合军事训练、国防讲座、新兵入伍观摩等特色课程,深受师生欢迎。
“兵校长”们推出的“四个一”教育矩阵——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八一话传统赓续精神谱系、国防教育日观基地沉浸体验、烈士纪念日学英模筑牢信仰,有效推动了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大安乡中心小学通过“军事+体育”融合模式,将军事地形学、真人CS对抗等军事元素融入体育课程。该校体育教师王红艳发现,当课程进行到按图行进、战术队形编组等内容时,青少年对国防的认知开始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体验,协作团结意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首批“兵校长”累计开展国防教育专题授课100余次、军事实践教学80多场、红色研学30多次,覆盖师生5000余人次,青少年国防教育参与率同比提升40%。泰顺中学学生温胜翔的感悟颇具代表性:“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居安思危,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该县人武部领导表示,“兵校长”工程已建立人才储备库,未来将重点向乡镇学校延伸,力争3年内实现全县中小学全覆盖,通过开展“军事教员进校园、红色资源进课堂、国防实践进课程”等活动,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