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军地联合培养无人机植保作业人才
新农人插上“科技翅膀”

昆山市民兵操作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何 潇摄
本报讯 何潇报道:调整喷头角度、控制雾化粒径和喷射压力……在飞手操控下,无人机环绕飞行,为一棵棵“果树”喷洒农药。
近日,江苏省昆山市民兵训练基地机翼飞旋,一场农业无人机技能竞赛火热展开。基干民兵与乡镇农业技术能手同场竞技,在病虫害防治、复杂地形作业、无人机维修等课目中展开比拼。
参赛基干民兵汤嘉伟皮肤黝黑、体格敦实。当他拿起无人机遥控器时,一展手上的“绣花”功夫。按、拨、推、拉……汤嘉伟灵活操纵摇杆,引导无人机巧妙避碍,顺利穿越一处处复杂地形。
“这技术,过硬!”在给汤嘉伟点赞的同时,笔者向担任评委的该市人武部领导道出心中疑惑:“基干民兵为什么和农业技术能手在一起比拼?”人武部领导笑着说:“他们可都是我们同批次培养的助农人才。”
近年来,该市人武部发动民兵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在推动智慧农业中,帮扶人员发现无人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农具”,可由于无人机操作难、维修难,立足农村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并不容易。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该市人武部联合地方有关部门专门开设农用无人机技能提升班。
“我们一方面指导市民兵无人机分队派出教官,结合苏南水乡农田特点为农户传授无人机植保技巧,另一方面邀请专业培训机构系统讲解多光谱数据解读、变量施肥等先进农业技术。”人武部领导说,截至目前,他们已培养280名无人机操作手。
新一拨参赛选手登台,汤嘉伟带着喜悦走下比武场。他告诉笔者,无人机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改变是多方位的。以水稻管理为例,他们可以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实时采集水稻生长情况,也可以结合云计算生成变量作业处方图,实施精准施肥,有效压减亩均人力成本。
民兵无人机操作手不仅是助农“排头兵”,还是应急救援的“急先锋”。今年7月,台风“竹节草”过境昆山,该市民兵操作无人机对河堤、水库进行管涌隐患排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竞赛既是对新农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是对军地携手破解乡村振兴难题成效的检验。”该市人武部领导说,他们将持续完善“农时服务、闲时备勤”机制,让民兵更好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