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迪大叔的“红色小屋”
■吴龙义 本报特约记者 胡 铮
秋日的清晨,阳光洒在新疆疏附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喀帕村的一座普通院落,门楣上“光荣之家”和“共产党员家庭”牌匾特别醒目。
“吐尔迪大叔早上好。”不多时,小院热闹起来。疏附县第二中学的师生们相约而来,小院主人、71岁的维吾尔族退役军人吐尔迪·库尔班站在门口,热情地把大家迎进他的“红色小屋”。
记者看到,50多平方米“红色小屋”的展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70多枚毛主席像章、200多幅革命先烈图片及各类红色文物。
“是党养育了我,党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没有过多寒暄,吐尔迪老人向师生们讲起自己“红色小屋”的来历。
吐尔迪5岁那年父母双亡,是好心的邻居收养了他。后来,时任乡党委书记李鲜,把吐尔迪送进了乡福利院。在福利院健康成长的吐尔迪,切身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1968年,在李鲜的鼓励下,吐尔迪参军入伍。服役期间,他牢记老书记的嘱托,吃苦耐劳、刻苦训练,先后获评“优秀义务兵”“理论学习标兵”“军事技能优秀兵”等,1970年光荣加入党组织。1973年退伍返乡后,李鲜又像亲人一样帮助吐尔迪。
“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吐尔迪始终不忘党的恩情,通过收集整理红色文物传播红色精神。后来,随着收集红色文物的增多,他专门把家中一间房屋改建为陈列室,并命名为“红色小屋”。“听吐尔迪爷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感恩。”初二学生艾孜买提·买买提激动地说。
令人欣慰的是,吐尔迪的儿媳努热曼古·吾舒尔成为“红色小屋”的讲解员。她说:“父亲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会继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当好红色传人。”
如今,“红色小屋”已成为当地开展国防教育的窗口,每年累计接待参观者千余人次。县人武部领导介绍:“吐尔迪老兵的事迹,是开展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活教材,组织学生来这里参观,就是要让青少年从小树立国防观念,厚植爱国情怀。”
一天下来,吐尔迪大叔的“红色小屋”先后迎来了多批中小学生及一些慕名而来的群众参观。他耐心地讲述着红色故事,字字句句都饱含对党的感恩之情。
夕阳西下,吐尔迪大叔热情地送走最后一批参观者后,又回到“红色小屋”仔细擦拭着每一件展品。一幅用维汉双语书写的“感恩共产党”的横幅,映衬着他幸福的笑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