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赛出精品课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勤琳
一个清晨,温暖的阳光照进信息支援部队某旅某连学习室,去年获评旅“优秀政治教员”的该连指导员罗桑旦达,正围绕“向战转型怎么干”主题展开授课。
课间休息时,新兵王跃鹏主动找到罗桑旦达:“指导员,我有个建议,既然是情景课,能否让大家一起互动起来?”
“怎么互动?”作为旅队“优秀政治教员”,罗桑旦达一直对自己的课比较自信,乍一听战士的建议,眉头微蹙。
“我在大学辅修教育心理学专业,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参与式学习。比如这堂课,如果设计互动环节,让大家分组讨论,可能效果会更好。”王跃鹏接着说。
“大学生见识就是不一样”“提意见谁不会”……听到王跃鹏的建议,几名老兵这样议论。
“这样行不行,下次的政治教育课,咱俩各讲一节,让大家当评委,看哪种方式更好。”见王跃鹏跃跃欲试,罗桑旦达随即与他达成约定。
新兵与身为旅“优秀政治教员”的指导员“赛课”,这个约定让全连官兵意外又好奇。
那天开始,连队学习室的灯总是亮到半夜。罗桑旦达翻阅着历年优秀教案,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一定要作好示范,让大家学有所获。”他精心设计了一堂思想教育课,准备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触动官兵。
另一边的王跃鹏则完全不同。他拉着几个同年兵一起参与,尝试各种互动。“这种方式会不会有效果?”“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引发思考吗?”他不断调整方案,甚至录下模拟授课过程,反复回放分析。
“小王,别折腾了,罗指导员可是专业出身,你一个新同志……”一名班长劝他。“教育方法没有高下之别,只有适不适合。”王跃鹏执着地说,“我想试试。”
比赛当天,俱乐部里座无虚席,营长、教导员和几名其他连队指导员受邀担任评审。
罗桑旦达首先登场,信心十足。“同志们,这堂课我们从一次重要会议讲起……”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配合精心制作的PPT,将主题脉络梳理得清晰透彻,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轮到王跃鹏上台,他和战友首先把桌椅全部推到墙边。“请大家围成圆圈!”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开始了别开生面的授课。
“假设我们正处于一场战争中,现在要制定作战方案……”他根据任务想定,对战友进行分工,通过模拟行动,把抽象的理论讲授变成了具体的决策讨论和实施。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比赛结束,结果有些出人意料——王跃鹏票数领先。
“互动性强”“容易记住”“很轻松就学会了”……看着意见本上的留言,教导员意味深长地说:“新兵思维活跃,教育方式也得与时俱进。”
那晚熄灯后,罗桑旦达辗转难眠。他披上外套走出宿舍,发现学习室的灯还亮着,此时王跃鹏正在埋头整理教案。见到指导员,他赶忙起立。
“快坐吧。”罗桑旦达在他对面坐下,笑着说,“今天你的课确实有独到之处。”王跃鹏有些不好意思:“指导员,我的理论功底还有很大差距,这次只是在您的原有基础上做了些形式创新,今后还要好好学理论。”
“我也不能故步自封,只注重课件质量而忽视战士反应,要主动作出改变。”拿起一张王跃鹏设计的任务卡片,罗桑旦达问,“还有哪些好的创意,能说说吗?”
“当然可以!”月光如水,洒在王跃鹏满是惊喜的脸上。
那段时间,连队官兵经常看到,“优秀政治教员”虚心向新兵请教多媒体制作方法,新兵认真聆听“优秀政治教员”分析官兵思想特点。
前不久,旅里举办公开课观摩会,罗桑旦达和王跃鹏代表营队参加比赛。赛场上,罗桑旦达围绕“新时代强军目标”展开讲解,王跃鹏适时插入互动问答;当王跃鹏组织分组讨论时,罗桑旦达精准地进行理论总结。比赛结束,这堂融合了系统理论框架和有趣互动的授课获评精品课,罗桑旦达蝉联旅队“优秀政治教员”。
两人这股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劲头,也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激励着身边战友不断取长补短、精武强能。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