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成为战略竞争新高地

太空成为战略竞争新高地
近日,德国国防部长在德国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太空大会上宣布,将在2030年前斥资350亿欧元加强太空安全能力建设,并强调“未来的冲突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也将延伸至轨道空间”。这标志着德国已将太空确立为防务建设的重点领域,并加快争取“太空自主权”,此举可能进一步激化大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

  德国斥巨资提升太空能力,既与当前欧洲安全形势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其意图积极跟进太空竞赛的趋势。

  俄乌冲突持续延宕,德国的安全焦虑愈发严重,已影响到多个政策领域,安全议题成为德国最紧迫的事项。德国总理默茨曾表示,将把联邦国防军打造成“欧洲最强军队”,并承诺提供“所需的所有财政资源”。为此,德国已将国防支出从宪法规定的“债务刹车”机制中剥离出来。据悉,联邦国防军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曾遭到跟踪监视。对此,皮斯托里乌斯强调,太空领域的威胁不容忽视。10月27日,美国《政治报》欧洲版披露了德国在陆、海、空、天、网络等领域总额达3770亿欧元的军购计划,其中价格最昂贵的项目集中在太空领域。

  太空在未来战争中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德国认为只有加大投入才能捍卫自身太空安全。卫星受到干扰、导航系统失灵、通信瘫痪等,在未来战争中可能频繁出现。9月,德国国防部负责太空事务的施罗德尔在太空防御与安全会议上指出,“基于规则的太空国际秩序即将终结”,必须正视“太空正在成为一个作战领域”的现实。据悉,有超过200件反卫星武器运行在不同地球轨道,太空战风险切实存在。

  目前,德国在太空态势感知上严重依赖美国,存在很大脆弱性。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曾一度对乌克兰武器“断供”、卫星“断链”,这让德国深刻意识到,对美国的依赖会让自己在不符合美国心意时被“太空致盲”。因此,发展独立的太空安全能力势在必行。

构建全方位太空安全体系

  德国拟投入的350亿欧元将主要用于构建完整的太空安全体系,涵盖预警与监测手段、多层次卫星网络建设、抗干扰能力强化等多个方面。

  提升太空预警和态势感知能力。德国计划通过雷达、望远镜和“哨兵”卫星,打造全方位太空监测网,时刻紧盯太空的“风吹草动”。大力投资预警卫星,不仅可推动德军反导技术升级,还能减少对美国“天基红外系统”的依赖。

  构建多层次卫星网络,实现备份保障。德国将“提升系统韧性”作为当前太空防御能力建设的重点,通过设计制造多重备份组件,可有效提升自身太空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可靠性。此外,德国还在探讨建设本土中地球轨道卫星星座。

  增强太空系统抗干扰与抗攻击能力。这一举措主要源于对潜在太空攻击的担忧。皮斯托里乌斯声称,“太空没有国界”,卫星可能面临被破坏、干扰、操纵甚至物理摧毁的风险,德国应该强化系统抗干扰、抗攻击能力,并确保所有太空系统的网络安全。

  建立灵活可靠的卫星发射能力。德国计划采取组合策略,即短期依靠灵活的小型运载火箭,中期则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欧洲重型运载火箭。德国还将在联邦国防军太空司令部设立专门的军事卫星运营中心,统筹侦察、通信和防护服务。

  值得警惕的是,皮斯托里乌斯还强调,德国必须考虑发展“太空进攻能力”,建设具备打击手段的太空系统,并称“唯有拥有太空威慑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防御”。这一思路与德国此前提出建设“欧洲最强军队”的目标相呼应,显示出其安全与防务建设思路逐步从“被动防御”转向以威慑为核心的“积极防御”。

太空自主仍面临多重挑战

下载

  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和全球国防开支第四大国,德国显然不甘在太空领域落后,但其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能否如愿实现,仍存在不确定性。

  最大的问题是财政持续支持问题。德国的350亿欧元计划是在未来五年内持续投入,政府的持续支持必不可少。但当前欧洲政坛不稳定因素增多,一度以稳定性著称的德国政局近年来也趋于复杂。

     在此情况下,德国政府能否对太空安全事项持续投入存疑。此外,受俄乌冲突影响,德国认为投资安全与防务是非常紧迫的事项,但如果未来俄乌局势缓和甚至实现停火,或者太空战风险降低,德国是否仍会持续将巨额资金投入太空防务而非其他经济社会项目,尚难预料。

  工业基础也是一个问题。提升太空战能力需要强大且具有韧性的工业供应链体系,包括卫星制造、地面设施与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等。但目前德国国内相应的行业成长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满足联邦国防军需求。而且,很多在欧洲创立、具有发展前景的航空航天公司为争取美国的国防合同,近年来纷纷迁往美国。德国不仅在核心技术上深度依赖美国,卫星发射也要排队等待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这些因素均成为德国谋求太空自主的障碍。

89920f93-f29b-411a-805a-89aaf98553c0

  主导权之争暗藏隐忧。德国呼吁加快推进欧盟和北约框架下的太空领域合作,共同构建可信赖的安全架构,但法国目前是欧盟内第一大太空强国,德法近期在航空航天领域分歧不断,法国计划于2026年公布太空安全预算,而德国抢先公布巨额投入,有与法国争夺欧盟太空领域话语权的意味。

  德国此举在欧洲引发的示范效应也已显现。近期,波兰、葡萄牙、荷兰、芬兰等国都宣布加大太空防务设备采购。欧盟内部也一直讨论将下一财年的航天预算增加至600亿欧元以上。但问题是,一味砸钱,带来的只会是日益拥挤的轨道空间、不断涌现的反卫星武器,而非真正的太空安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