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道,美陆军计划从2026年底开始,逐步关闭UH-60“黑鹰”、AH-64“阿帕奇”等现役主力直升机的生产线,并暂停有人旋翼机新研项目,把资金用于升级现有机队与研发新型替代平台。
升级现有机队方面,美陆军将主要推进UH-60“黑鹰”、AH-64“阿帕奇”、CH-47“支奴干”等3款主力直升机的数字化航电改造及防御系统升级。其中,UH-60“黑鹰”直升机将加装新型防御套件,应对短程防空导弹与雷达制导火炮威胁;AH-64“阿帕奇”直升机重点升级远程打击能力与先进火控系统,同步强化电子战防护套件,提升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精准打击效能;CH-47“支奴干”直升机则通过优化动力系统、加固机身结构、升级燃油系统,进一步提升载重能力与复杂环境适应性,更好完成山地环境下的重型吊运、装备投送等任务。
研发新型替代平台方面,美陆军将“贝尔”MV-75倾转旋翼机定为UH-60“黑鹰”直升机的替代者。该机兼具固定翼飞机的速度优势和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可搭载一个步兵班及全套装备。美陆军初步选定第101空中突击师作为首个列装该型飞机的部队,将采用新旧平台交替部署模式,在“贝尔”MV-75倾转旋翼机逐步形成战斗力的同时,保持UH-60“黑鹰”机队执行任务的能力。按照目前推进的时间表,“贝尔”MV-75倾转旋翼机最早将于2028年交付,较初始规划有所提前。
此外,美陆军还将加快无人机的研建及列装,缩小传统有人直升机的任务范围,将低空侦察、常态化巡逻等重复性任务以及前沿高危区域渗透等任务,交由无人机执行。

美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表示,此次改革旨在注入新技术、淘汰过时系统,打造更精简、更具杀伤力的航空力量。美媒称,美陆军此次改革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现代战场环境深刻变化。俄乌冲突的实战表明,传统有人直升机在密集防空环境下面临严峻生存挑战,短程防空系统与廉价巡飞弹的普及大幅压缩低空飞行器的作战空间,迫使美军重新评估有人直升机的战术定位。
另一方面,军种预算分配竞争激烈。在美军各军种的预算竞争中,陆军长期处于劣势。受资源约束,美陆军选择停止效费比较低的有人直升机相关采购,将节省的资金集中投向新技术研发,通过调整资源投向力求在有限条件下提升战力。
这项看似经过多重考量的改革也暗藏隐忧。“贝尔”MV-75倾转旋翼机尚未经过实战检验,技术成熟度与战场适应性存疑。无人机列装规模有限,且与有人飞机的协同机制尚未完善,难以完全填补有人直升机留下的任务空白。主力直升机生产线过早关闭,可能导致配件供应断档、维修保障能力萎缩,逐步老化的直升机队因缺乏有效保障难以维持作战能力。
此外,预算分配的固有矛盾并未解决,美海军、空军对陆军的资源挤压仍将持续,有限资金在升级、研发间难以平衡,或将导致两头落空。这场仓促推进的结构性转变,本质上是美陆军在战略焦虑下的被动调整,最终可能陷入陆军航空力量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在美国密歇根州举行的“北方打击”25-2演习中,一场特殊的飞行测试引发关注: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人员仅接受不到一小时培训,便通过平板电脑在地面精准操控一架UH-60“黑鹰”直升机,完成悬停、吊挂载荷等任务。这标志着美国首次实现对“可选飞行员载具”(OPV)“黑鹰”直升机的完全控制,也为后续完全无人驾驶U-Hawk直升机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北方打击”系列演习由美国密歇根国民警卫队全国全域作战中心主办,涵盖陆海空多域作战课目,OPV“黑鹰”直升机的实战化测试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款具备有人/无人操控能力的直升机由西科斯基公司研制,于2019年启动飞行测试,2022年实现无人驾驶飞行,其核心技术源于一套控制系统和历时10年研发的MATRIX自主飞行控制软件包。
OPV“黑鹰”直升机的操控较为便捷。航线既可提前规划,也可在飞行中灵活调整,所有指令均能通过平板电脑下达。直升机内置的自动避障系统,使其无需与操作员持续通信即可独立执行任务,还能同步接收多个地点操作员的指令。演习期间,这架OPV“黑鹰”直升机以外部挂载方式吊运水箱拖车、多管火箭炮弹药单元,还完成一次模拟医疗撤离营救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具备无人驾驶能力,OPV“黑鹰”直升机仍配备安全飞行员。这是为遵循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空域管理规定,也是为任务安全提供附加保障。

相较于传统“黑鹰”直升机,OPV版本的优势在于破解专业人才依赖和高危任务执行的难题。传统直升机吊运物资时,飞行员需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精准操作,常需机上其他人员将身体探出机体外进行辅助观察,而地面操作员可获得更清晰的视角,适时调整直升机姿态和高度。由于OPV“黑鹰”直升机仍保留完整的人工驾驶功能,相关设备配置使其成本高于尚在研发的U-Hawk完全无人驾驶直升机。西科斯基公司计划拓展OPV“黑鹰”直升机的民用场景,目前正与Rain公司合作,为其开发野火抑制算法和自主灭火功能。
分析人士认为,OPV“黑鹰”直升机虽在吊挂运输等特定任务中提升了效率,但自主飞行能力仍有局限,难以应对极端复杂的飞行环境,本质上属于技术过渡产物。美国大力推进这一项目,背后暗藏多种考量:在完全无人驾驶直升机技术尚未成熟的背景下,通过OPV“黑鹰”直升机进行技术验证,既能满足当下部分作战需求,也能为U-Hawk直升机的研发争取时间和资源。
随着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持续迭代,完全摆脱人类操控的自主飞行装备将成为现实。而OPV“黑鹰”和U-Hawk两型直升机的未来发展状况,将取决于技术突破和实战应用的双重检验。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