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首批全球地质遗产名录公布 我国7个地质遗产地入选

中国共有7地入选: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金钉子”剖面、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云南石林喀斯特、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和珠峰奥陶纪岩石(中国/尼泊尔)。

  10月26日,在浙江长兴举办的“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发布会上,100个地质遗产地正式公布。

  中国共有7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是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金钉子”剖面,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云南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和珠峰奥陶纪岩石(中国/尼泊尔)。

什么是国际地质遗产地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是国际著名的学术组织,是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地球科学团体。

  2021年底,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支持的“国际地质遗产地定义和标准”公布。2022年初,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向各成员国发布“遴选首批100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的通告,在对56个国家申报的181个候选地进行综合评定后,投票产生首批9个地球科学领域的100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

  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是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并得到有效保护。

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公布

379591_700x700

(图片来源:环球网)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公布,其中涵盖了全球大量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等著名区域中重要的地质遗迹,如美国黄石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非洲坦桑尼亚早期人类遗址等。中国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等7个地质遗产地成功入选。

  这些遗产地涵盖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地理学、地貌学等领域。中国是全世界第一批中获得地质遗产地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7个地质遗产地入选

377873_900x700

中国香港西贡果洲群岛的早白垩世流纹质岩柱群。渔护署供图(来源:中新网)

  这次中国入选的7个地质遗产地,是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多数位于世界(国家)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和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内,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并且其优良的保护状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资源,在加强地质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力提倡国际合作,极大提高了我国地质遗产地的国际知名度。

  此次获得首批国际地科联认证的7个地质遗产地,多数是我国以前已经认定的世界(国家)地质公园或地质遗迹保护区,每年接纳大量学生和旅游者参观考察,在宣传宜居地球和矿产资源形成、生命演化、人类起源等科学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金钉子"

f5bc-78260fdd7f2eb57f12c25c3ad1c3c584

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绝灭和“金钉子”剖面。(来源:环球网)

  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金钉子”剖面(以下简称煤山剖面)以含有两颗经过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批准的“金钉子”(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和长兴阶底界“金钉子”),以及完整记录了2.52亿年前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而闻名于世,这次生物灭绝事件导致当时海洋和陆地中80%以上的生物物种在很短时间内灭绝。

  煤山剖面地层连续,跨越古-中生代界线,含有牙形类、菊石等十多个门类化石300余种,除化石研究外,世界科学家对煤山剖面在生物地层、岩石地层等方面都展开研究。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来源:中国科学报)

  巴丹吉林沙漠面积约4.9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亚洲内陆(也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拥有世界罕见且独特的沙漠与湖泊系统。必鲁特高大沙山及其周围的湖泊是这一系统的典型代表。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西风季风过渡带,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第四纪末期气候变化以及风力地貌、干旱区水资源的理想区域。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沙漠湖泊系统和世界上最高的沙山是亚洲内陆干旱的产物,直接、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和过程。对于研究风沙防治等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

377876_900x700

西贡万宜水库东坝的早白垩世流纹质岩柱群。 李志华 摄(来源:中新网)

  香港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的早白垩世流纹质火山岩柱群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地质遗迹。这些火山岩柱群源自约一亿四千万年前该地区的火山活动。当时剧烈的地壳活动导致香港东南面形成一座超级火山。经过前后长达300万年的猛烈喷发后,火山最终崩塌,形成直径约20公里的破火山口,大量火山物质在破火山口内堆积并冷却。由于冷却环境稳定及火山物质均匀一致,过程中火山物质能够随着冷却体积收缩,导致表面首先形成规整的六角网络状裂隙,并随着冷却方向下延伸,最终将庞大的火山物质分割成数百万条岩柱。

  纵观世界各地的六角形火山岩柱,大多属二氧化硅含量较低的深灰色基性玄武岩,唯有香港地质公园的岩柱罕有地由富含二氧化硅的酸性流纹质火山岩形成。

云南石林喀斯特

石林喀斯特。

石林喀斯特(来源:中国科学报)

  石林喀斯特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600米-2203米,面积350平方公里。石林以其高大、密集的石灰岩石柱呈森林状分布而得名,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保存和展示了最好的剑状喀斯特(石林)地貌。

  石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2.7亿年前的二叠纪,石林地区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厚层石灰岩;2.6亿年前,地壳运动使石林地区抬升成为陆地,石灰岩受到挤压,产生破裂。抬升成为陆地的同时,石灰岩中发育了最早期的石林。2.5亿年前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将早期的石林覆盖于火山岩(玄武岩)之下;经过近2亿年的覆盖,约6500万年前,火山岩大部分被剥蚀,早期石林再次露出地表;5000万年至2000万年前,地壳抬升使石林地区大部分成为湖泊,部分石林再次被湖泊沉积物覆盖;2000万年来,古湖消失,石林地区逐渐向高原盆地演化,同时发育了最新一期的石林。

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

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

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来源:中国科学报)

  距今约5.2亿年的寒武纪澄江化石群生动再现了当时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实面貌,充分显示出寒武纪早期生物多样性,将绝大多数现生动物门类的演化历史追溯到寒武纪早期,为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

  截至目前,澄江动物群已发现包括原始脊椎动物在内的300余种类,归属于20多个门一级的动物类型。澄江动物群不仅表现出动物身体结构的复杂多样,同时也体现了动物生态功能的分化和多样,建立起了由“金字塔”型食物链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

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

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来源:中国科学报)

  绒布峡谷位于珠穆朗玛峰北坡,是藏南拆离系发育的典型地区,藏南拆离系滑脱构造结构在这里得到了详细描述和研究,珠峰及绒布峡谷在岩石上具有3层结构,中部是黄色的低角度韧性滑脱断层,上部是灰色脆性的珠峰灰岩,下部是黑色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喜马拉雅造山带深处的变质岩也是由于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的伸展位移而被出露地表。

  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是一组平行造山带的低角度正断层性质的韧性剪切带,沿着喜马拉雅的整个走向长度(约2000公里)进行延伸。出露在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构造是地球上最高的断层。沿着绒布峡谷,这个滑脱构造体系很容易到达,而且很好地出露在了外面。研究证明藏南绒布峡谷韧性剪切滑脱构造体系主要为伸展特征,顺该断层珠峰顶部灰岩向北滑动。

珠峰奥陶纪岩石(中国/尼泊尔)

珠峰奥陶纪岩石

珠峰奥陶纪岩石。(来源:中国科学报)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界上。它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通常被称为“世界屋脊”或“第三极”。喜马拉雅高原上有着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也记录着地球上最著名的构造带演变。

  珠穆朗玛峰的山顶是由约4.6亿年前(奥陶纪)的石灰岩构成,形成于温暖的浅水海洋中。这些岩石中含有海洋动物的化石,如腕足动物,牙形类和棘皮动物海百合类,代表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时期的热带海洋生物,现今大多已经灭绝或很少。这些形成于古特提斯洋的岩石,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相撞时,被推挤和抬升到现在的位置。

  相关链接:

      中国七地成功入选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 

      中国7地入选全球首批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名录  

      全球第一批地质遗产地名录公布!中国入选7个 

      香港地质公园早白垩世流纹质岩柱群入选首百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 

      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入选首批全球地质遗产地名录 

      首批世界地质遗产名录公布 希腊石化森林及火山口入选 

  (资料综合中新网、央视新闻、新华网、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