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钦州11月19日电 题:广西钦州大蚝肥美 “蚝二代”养殖户:一天几十万斤不够卖
作者 黄令妍 翟李强 林洁琪
在广西钦州市附近海域,当地渔民养殖大蚝的蚝排在海面上绵延不断,蔚为壮观。11月,钦州大蚝开始进入最肥美时节,皮肤黝黑的“蚝二代”养殖户刘星良在竹木搭成的蚝排上“水上漂”般自如行走,不时从排下抽起一串生蚝查看其长势。
“80后”刘星良承袭父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启的养蚝事业,目前与人合伙经营,拥有50多张蚝排。他的每张蚝排下,吊着1万多串生蚝。
位于广西北部湾畔的岭南古城钦州,是中国著名的“大蚝之乡”。这里养殖的生蚝以营养丰富、肉肥爽滑著称,畅销全国。
钦州母亲河钦江入海口附近海水咸度较低,适宜蚝类生存。依托中国南方最大的大蚝天然采苗基地茅尾海,此地渔民充当“大自然的搬运工”,采集蚝苗,使之食用海水里丰富的天然浮游生物长大,打造一片名副其实的“海上牧场”。
钦州市以龙门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形成了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养殖生蚝7年来,刘星良见证了产业巨变。
“生蚝近几年需求量特别大,以前运到码头上一天只卖两三万斤,现在几十万斤都有人抢着收。”刘星良说,中等个头的蚝养殖一年左右即可售出,大蚝则需要两年半以上。钦州海域目前水质较好,生蚝供不应求。
近年来,“大蚝之乡”通过养殖技术创新,做大产业,增加生蚝产量,满足食客们的味蕾需求。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选积介绍,早期养蚝是往海里投石,等着蚝苗爬上石头,自然生长,这样的土方法效率低。经过多年探索,大蚝采苗、养殖技术不断改进,从水泥柱插柱采苗发展成水泥片采苗,插养改为吊养,产量每亩提升10%到15%。
郑宏明是钦州市大蚝协会会长。有着30多年养蚝经验的他,创新使用聚乙烯抗风浪蚝排代替传统的竹木蚝排。“虽然造价高,但可以有效抵御海上风浪,降低台风威胁。”郑宏明介绍,新型蚝排的推广,将推动生蚝养殖走向深海。
目前,钦州已形成养殖面积超15万亩、产值超30亿元的大蚝养殖产业,大蚝养殖面积、产量在华南地区均排第一位,年产蚝苗达1.3亿支(串),种苗供应广东、海南、福建等中国各省市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当地加工生产的原汁蚝油、蚝豉系列产品畅销粤港澳地区。
作为“大蚝之乡”,钦州市已举办十届“蚝情节”,上演一系列精彩活动。其中,“蚝王争夺赛”通过重量、长度、宽度和美观度等综合评比,决出“蚝王”,最大可达3斤多重。“开蚝达人秀”则要求选手在数分钟内连续开蚝取肉,完成个数多者胜。这些趣味赛事历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