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2月28日电 (陈静)临近全国两会,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云南省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的李志娟十分忙碌。考察、调研、写议案、参加会前培训……“我想呈现华侨社区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李志娟说。
今年34岁的李志娟是昌宁县卡斯镇人,2010年跟随丈夫到华侨社区生活。2014年,她创立了鸿坤生猪养殖场,如今养殖场占地达40多亩、年出栏生猪两万多头、年产值超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成为当地有名的创业青年,于2020年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
“我失败过一次,负债十几万,很多人劝我不要再养猪,和丈夫一起外出务工。”李志娟说:“但我不想放弃,丈夫一家都是越南归侨,过去日子辛苦,好不容易在华侨社区安了家,更想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柯街镇华侨社区的前身是1979年云南省为安置越南归侨成立的柯街华侨农场,2022年末共有居民1223户3426人,归侨侨眷占总人口的91%,祖籍多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公公婆婆刚回国时,一家5口挤在不到30平方米的连排宿舍里,日子十分拮据。”李志娟说,柯街引进大棚反季蔬菜种植后,丈夫积极学习相关技术,开展规模化种植,收入逐步稳定。成家后,她与丈夫一起努力,生猪养殖事业蒸蒸日上,现在一家人住进独栋小楼,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志娟的经历更加坚定了社区居民们发展的信心,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奋斗好日子。
据了解,当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行“山顶栽树、山腰种果、平地种菜、水塘养渔”的规划,以大棚蔬菜为主的蔬菜种植成为社区主导产业,粮食种植、水果种植、香料烟种植、畜牧业、水产养殖全面开花。
更为独特的是,社区立足侨文化优势,许多家庭开起了农家乐,越南春卷、白切鸡等小吃远近闻名,2022年累计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乡村旅游带动归侨侨眷增收致富。
2022年末,华侨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03万元、社会总产值1.7亿元,居民住房条件从原来的人均9.6平方米增加至现在的29平方米。
李志娟认为,多样化的产业发展让华侨社区的日子越来越好,这也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可因地制宜复制推广,“如果大家都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过上好生活,就不必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志娟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开展走访学习,并打算提出建立生猪价格保险机制、建设保山至临沧铁路促进沿线发展等建议。她希望通过人大代表这个新身份,为华侨社区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完)
来源:中新社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