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别拼“次数”
■冯政红
在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各单位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但是,少数单位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在衡量领导干部调研成效时,不以解决了多少问题为准,而是把调研次数作为衡量依据,基层的问题没解决,负担反而增加了,受到基层官兵的“差评”。
不可否认,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次数的多少,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这项工作的力度。但简单地把“次数”等同于成效,就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甚至形成不良的工作风气。比如,有的为了次数,只是到基层转一转、看一看,不曾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有的为了次数,只是走个过场,搞个形式,次数够多但收效甚微;有的甚至在总结报告中夸大次数,只为博得上级表扬。凡此种种,不仅背离了“接地气”解决问题的初衷,也让机关和干部的形象打了折扣。
当前,军队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进行。旅团领导干部直接面对官兵,抓建基层与调查研究是一体的,不能只看“次数”,关键要看解决问题的实效。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兵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基层官兵的评价权重,让基层官兵当“裁判员”,真正把基层的意见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推动每一次调研抓建真正成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武警河南总队濮阳支队)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